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美丽平潭 > 正文

平潭紫菜成就餐桌珍馐

2019-03-29 10:23:40 陈小欢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我来说两句

 

紫菜焖芋头选用五花肉、芋头、海蛎、紫菜等原材料 蔡起辉/摄

作为海岛城市,平潭四面环海,物产丰富,海产品自然成为人们餐桌上永恒不变的主题。智慧的海岛人民利用这些海产,烹调出一道道鲜香的美食,刺激了味蕾,也凝结了浓浓的乡愁。

在平潭,有许多值得称道的海产,甚至远销省内外,平潭紫菜便是其中之一。本期,我们一起来感受紫菜带给海岛儿女的那阵阵鲜香之味。

精耕细作 养殖优质紫菜

关于紫菜,在平潭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相传,在平潭牛山岛上有一个无恶不作的小牛精,它为了霸占岛民阿潭的妻子紫英,限阿潭十天之内种出细如牛毛的菜。后来,紫英在观音的帮助下,拔掉了牛精身上的毛,种在海边的坛石之上,长出了细如牛毛的菜。因其颜色呈紫褐色,因而得名“紫菜”。这则故事,虽是传神之说,却道出了平潭紫菜的突出特性。

“平潭的水质好,波平浪急,养殖出来的紫菜细腻香甜。”有20多年紫菜养殖经验的薛胜介绍说,平潭紫菜行情比福清、霞浦等地产出的紫菜更好,销售的价格也更高。

品质优、行情好、价格高,这背后离不开海岛人民辛苦的付出。和养殖海带相比,紫菜养殖的过程更为繁琐且辛苦,光是育苗就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据了解,每年二三月份是紫菜育苗的时间。紫菜苗育在贝壳里,培育到农历七月下旬,便可以开始下苗。紫菜苗是肉眼看不到的,只能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下苗时把贝壳里的紫菜苗放在水里,然后运到海上把带有苗的水泼在养殖场里,过了一定的时间,苗就会自然吸附在绳子上。

从下苗到首次采收大概需要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渔民们要到养殖场把紫菜台翻过来,否则紫菜容易烂掉。“育苗、翻晒、采收这些过程需要耗费很多人力时间,养殖过程确实很辛苦。”薛胜说,“第一次采收的紫菜叫头水菜,菜质最为细腻,口感也最好。”

远近闻名 曾是珍贵贡品

作为一处海岛,养殖紫菜在平潭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已是岛民深入骨髓的生存技能。“平潭的紫菜很畅销,给渔民们带来了不少经济效益。每年一到紫菜采收的季节,很多朋友都争抢着来买头水菜,虽然价格贵些,但品质好,也算是物超所值了。”薛胜如是说。

其实,除了人工养殖外,平潭野生的紫菜更是远近闻名。“附石生海上时色青,取于之则紫色,其纤者,味尤珍。”这是《平潭县志》中对平潭野生紫菜的记载。

野生的紫菜称为坛紫菜,在平潭许多海边大石滩上,总能看到滩面附着着黑色的一片。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紫黑色的光芒,这些就是吸收了大自然原生的滋养,生长而成的坛紫菜。采收坛紫菜是一项危险的作业,因为滩面平滑,渔民们要用绳子绑住自己,从高处缒下,逐片采收。

据薛胜介绍,平潭南海一带多盛产坛紫菜,味道与营养极佳,早年间曾被列为贡品。“坛紫菜沿海地区都有,但是福建平潭的尤为出名,平潭是天然坛紫菜之乡。”他说,坛紫菜在平潭的屿头、南海、东庠多地均有分布,是平潭最独特的海产品。平潭如今人工养殖的紫菜,采用的即为野生坛紫菜的苗。

简单搭配 成就餐桌珍馐

无论是人工养殖,还是野生长成,平潭的紫菜都带着独特的家乡味道,让许多平潭人民难以忘怀。在一代代海岛文明的传承中,紫菜作为平潭的一种特色海产,被制作成了一道道鲜美的传统美食,不仅深受平潭人民喜欢,也取悦了许多外来游客。

潘继勇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平潭人,已经从事餐饮三十年的他对平潭紫菜也情有独钟。“平潭紫菜品质好,烹饪出来的菜品格外香甜。”潘师傅介绍,紫菜焖芋头是平潭的特色美食,紫菜的鲜美搭配芋头的软糯,令人口齿留香。

为了演示紫菜焖芋头的制作过程,潘师傅准备了紫菜、芋头以及其他配菜。随着油锅热好,只听一阵“滋滋”声响,紫菜在锅中迅速受热,在热油的作用下,散发出了格外的鲜香之味,然后再加入芋头焖上一段时间,拌入葱蒜等配菜,一道地道的平潭美食便烧制完成。

“这道菜味道鲜美,口感软糯,大家对它的接受度很高,基本上成了来店客人的必点菜。”潘师傅介绍说,如今,不仅是平潭本地人喜欢吃这道菜,就连福州等地区的客人来,都会点上一份品尝一番。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大学城酷图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法律顾问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