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岚岛旅游 > 正文

笔尖创意字画勾勒岚岛文创新思路

2019-04-20 10:37:27 林祥鹭/文 林映树/摄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季亚军   我来说两句

张如华

普通的圆木片摇身变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创产品

近日,记者在平潭的一家酒店内,发现了一组大小不同的圆木画。上面用黑色颜料画着平潭的各个景点,依次摆开,俨然一条生动的景点路线。在猫头墘,记者发现了同样创意十足的“平潭岛”字样,不仅融入海岛元素,还将大桥设计入字体内。一路追寻这些创意的背后设计者,原来是一位来自龙岩的创意画师张如华。下面,就让记者带你数点这些笔尖的创意字画吧!

圆木画

圈点岚岛好风光

一棵树干,被切割成均匀的圆柱形薄片。在圆木片上,用黑色颜料勾画、上色,这便是圆木画了。原本平淡无奇的圆木片,在张如华的笔下,圈点出岚岛的各处风景,顿时妙趣横生。

记者注意到,其中一个直径约10厘米、厚度约1厘米的木桩圆木片上,写着“石牌洋”的字样。标志性的半洋石帆让人一目了然,旁边行驶着轮船和海鸥,让画面更加饱满生动。圆木片上,长江澳风车田随着环岛路向前延伸,画面的尽头,风车、石厝构成一幅祥和安宁的画面。还有仙人井景区,在高度还原之外,一个小小的背包客在高处眺望。石梯石厝,被精细刻画在小小的圆木片上,尽显岚岛绮丽风光。

“别小看这手掌大小的圆木片,它有年轮、有颜色,也有温度,所以我想把平潭的景色画在上面。”走遍平潭,查阅资料,最后通过许多照片,将一个个景点画面敲定下来。张如华说,在圆木片上留下平潭的印记,感觉就不一样了。有心之举,使得普通的圆木片摇身一变,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文创产品,自然意趣十足。

在张如华看来,旅游与文创结合,能让游客印象更深刻。在猫头墘入口处的石厝里,一面直径约一米的圆形木板,是猫头墘的一块宝。蓝色的底色,大大的创意“岛”字,将“山”替换为了“平潭”二字。仔细看来,岛字还增添了海鸟与浪花的元素。“平潭”二字,更设计了两个桥段,寓意平潭的两座大桥。

创意字

父子趣玩文创潮

张如华说,平潭给了他一个蓝色的梦想。

“对其他人来说,这些木头不过是海边的一块废弃木板,但对我来说却是如获至宝。”在张如华的眼中不存在废物,每一个被丢弃的物件,只是没有放对地方罢了。于是他用巧妙的构思,让这些废弃的木板,重新找到了“对的地方”。

他在苏澳的海边,等待着漂流木被冲上岸来,直到寻找到自己理想的木头,就带回加以改造。张如华回忆说,当时一个人拖着厚重的木板,搬上车再一路运送到目的地。“创作这面大的圆形木板画,大约只耗费了一天时间。”张如华说,其实当心中已经有了创意的模样,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创作出来。归结一句话,熟能生巧。

“其实这个创意字的灵感来自儿子的画。小孩子的想象无边,既然要有创意,就要抛开许多框架和束缚。”张如华说,有一天,上小学的儿子用纸盒子画了一个“平潭岛”三个字,海鸟、渔网、螃蟹等等海岛元素统统被他画入纸内。画面天马行空,充满了童趣与想象。于是在这个基础上,张如华改进了画功与布局,才有了我们现在所看见的这幅画。

“艺术源于生活,还要有一颗专注于热爱的生活的心!”游客陈凯说。

新思路

打造在地民宿味

“西换女”“丫霸”“旅本邮”这些土味十足的平潭方言,出现在张如华的设计中,让人笑不拢嘴。如果不是对平潭有着十分的了解与热爱,很难创作出来。而出人意料的是,平潭仅是张如华的第二故乡,他真正的家乡在龙岩。

2016年,张如华看到平潭的发展前景,便当机立断离开家乡来到平潭发展。“要说来平潭的原因,我觉得最吸引人的就是这片海,因为这是大自然的魅力。另外平潭人非常质朴,我来这里几乎都是和本地人合作。通过自己的手艺为石厝增色,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张如华前后装修过三家民宿,并融入当地特色。用簸箕做招牌,以贝壳设计墙画,用漂流木做桌子……这些“海”味十足的物件,在张如华的手中,统统成为外来游客拍照留念的亮点。

接下来,张如华将在民宿内开设创作室,为来岚旅游的游客增添一点文化的韵味。将绘画创作与民宿经营相结合,来解决岚岛淡季的问题。

“我希望能够和一些艺术家合作公益教学,为平潭的旅游添加色彩,解决平潭旅游淡季旺季分明的问题。”张如华说,这样游客既能领略平潭的风采,又能有所收获。用民俗文化和艺术色彩,以亲身实践更深刻地认识平潭。让游客来了还想来,平潭的旅游才算是成功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大学城酷图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法律顾问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