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平潭频道 > 今日头条 > 正文
平潭:昔日海上孤岛 今朝双桥飞架
2021-06-29 16:51:35  来源:平潭时报  责任编辑:张哲昊  

过去,“行”不由己、听天由“路”,是平潭的交通写照。碧波荡漾的蓝色海峡,承载着几代人的辛酸。向海要路,是平潭唯一的出路。

逢山开路、遇水修桥。1991年,平潭县开始规划建设大桥,2010年11月30日,平潭海峡大桥试通车,孤岛连上陆地;2014年6月16日,平潭海峡大桥复桥通车,进出平潭岛双向六车道通道正式形成;2020年10月1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公路桥试通行,进出海岛有了第二通道;2020年12月26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面通车,福平铁路同步开通运营,结束了平潭不通铁路的历史。

从不通陆路的轮渡时代,到建成第一座海峡大桥的高速时代,再到公铁兼通的高铁时代……平潭如今依托双桥的建设,架起了连接内陆的大动脉,更架起了岚岛百姓的希望之桥、发展之桥、富裕之桥,逐渐成为海峡西岸璀璨的海岛明珠。

海峡大桥

一波三折13载终圆梦

“在宁静的夜晚,我做了一场美梦,梦见平潭大桥像一条巨大的纽带,把小山东和娘宫连接起来。桥上一片繁忙,两边的大理石上,雕刻着青龙,一共39只,代表着平潭39万人民。”2003年,就读于平潭实验小学的吴立舒在作文《未来的平潭大桥》中这样描绘了世代平潭人深藏心中的梦想。

2004年,福建交通信息增刊登载了吴立舒的这篇作文。省交通厅领导专门批示:建设平潭大桥意义重大,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从此,梦想照进现实。

其实早在30年前,平潭人民就开始探索建桥。1991年,平潭县开始规划建设大桥。1992年10月,在建县80周年纪念会上,县委、县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平潭海峡大桥,随后成立了平潭海峡大桥筹建委员会。

时任县长林文宝是平潭海峡大桥的首位倡建者,在他手上诞生了第一幅大桥设计图纸。在林文宝的带领下,平潭成立大桥筹建委员会、组织专家地质勘探、积极筹融资……但这位一生都在践行“大桥梦”的人,却积劳成疾,带着未圆的梦遗憾离开。

大桥梦起,却命运跌宕。作为贫困县,单靠平潭力量建桥简直天方夜谭。十几年来(1992年提出至2005年立项),建桥的夙愿在勘探、融资、规划、论证中屡次步入山穷水尽的境地,但平潭人民建桥的决心和信心始终没有动摇。

现任京台高速(平潭)跨海大桥有限公司董事长、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玉仁,先后参与见证了平潭海峡大桥和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建设,他的前半生,都在为平潭建设跨海大桥不懈努力。在经济条件薄弱,多次融资合作“无疾而终”后,丁玉仁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思路。

“当时对外融资一直失败,我们就尝试以交通项目的名义,向省里申报立项。”丁玉仁回忆道,没有想到,这一次却迎来了真正的转机。

在丁玉仁等人的奔走下,2003年9月29日,省计划委员会对平潭海峡大桥项目建议书作出正式批复,平潭海峡大桥项目正式立项。“事情的真正转机出现在2004年,当时的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来平潭视察,指出要早点修好大桥。”丁玉仁说,同年3月,大桥被列为福州市项目,并专门成立了平潭海峡大桥筹建办。

“筹建工作也很辛苦,我翻看了当时的日记本,从2004年到2005年,我们总共完成了65项课题的论证。”丁玉仁说。

2004年12月,项目建议书和工程预可研究报告经过重新修编,由省发改委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要求审批立项。2005年3月,交通部和发改委先后委托有关单位、召集专家对平潭海峡大桥项目进行现场调研、评估论证,基本同意“预可”。在这一年的6月7日,平潭海峡大桥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同年10月20日,大桥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正式立项。得知海峡大桥获国家立项,平潭百姓在当夜自发燃放烟花炮竹以示庆贺,当晚整个县城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在完成各项论证的基础上,2007年5月23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平潭海峡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不久,交通部也批复了大桥初步设计方案,标志着工程前期工作基本结束,具备开工条件。

建设平潭海峡大桥是大手笔,投资额大,风险较高。这样的工程一般需要通过项目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当时全县发动干部群众和广大岚籍在外乡亲、仁人志士,募集大桥建设资金。平潭各界纷纷慷慨解囊,为大桥捐资达6655万元。

2007年11月30日,这座凝聚了平潭人梦想和期待的海峡大桥在娘宫村举行了开工典礼。这一天,万人空巷,无数的平潭人涌上街头,载歌载舞,用喜悦和狂欢来铭记这一历史性时刻。

平潭海峡大桥桥址所处的位置为海坛海峡的南部,风、浪、潮等自然天气条件恶劣,加上海底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队采取“三班倒”和增加机械投入的方式赶进度,“人停但现场和机械不停”成为当时的施工常态。

就这样,原计划2011年8月通车的海峡大桥,终于在2010年12月25日提前通车,最终通车时间整整提前了9个月。与此同时,2010年9月28日,平潭海峡大桥复桥动工建设,并于2014年6月16日通车。

2010年12月28日,大桥正式通车的第三天,和许多平潭人民一样,林文宝的爱人李爱玉驱车专程来到平潭,只为看看新建成的大桥。“文宝,今天我替你到大桥上来看看了,桥建得很好,你可以安息了。”李爱玉说,自己的丈夫一直心念大桥,在病重的那些日子里,他还一直把海峡大桥的设计图放在枕头下。

公铁大桥

七年奋战高铁由此开

时代和国家给予平潭的,远不止这些。

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发布,拉开了平潭开放开发的序幕。同年7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决定设立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彼时,全岛的目光,都聚焦在海坛海峡南口的平潭海峡大桥。而在接下来的日子,时代的目光渐渐转向了波飞浪卷的海坛海峡北口。十年后,那里横空架起一座“超级工程”,那曾是平潭人民想都不敢想的梦。

为加快海西经济区建设,福平铁路建设被加速提上日程。平潭人民的“高铁梦”就此绘就。2010年1月,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成立了区铁路建设前期工作领导小组,专门推进福平铁路建设的前期工作。

相比一桥的步履维艰,二桥行进步伐显得更加矫健。与平潭海峡大桥“延生”的时代不同,平潭已经从偏居一隅的贫困海岛一跃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桥头堡”,综合实验区的新使命、新定位,让这座盘踞在世界三大风口之一的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呼之欲出。

2010年3月,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福建平潭岛上岛铁路规划方案研究协调会,明确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和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对跨海路段采用公铁合建方案进行研究,共同编制《福建平潭岛上岛铁路和公路跨海坛海峡桥隧方案硏究》报告。就此,实验区成立后的“一号工程”、海岛第二通道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建设提上日程。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所处位置是世界三大风暴海域之一,风大、浪高、流急、岩硬,波浪力是长江等内河的10倍以上,全年有效作业时间不超过120天。此外给设计和施工带来巨大挑战的还有海底地形起伏大,岩体风化不均、岩面倾斜、基岩裸露,恶劣的环境让这里一度被称为“建桥禁区”。

面对难题,如何在设计上降低施工风险?大桥工程师们把3座主要航道桥均设计成钢桁混合梁斜拉桥,钢桁梁采用两节间整段架设技术,减少了拼接接头,缩短了海上作业时间;深水高墩区桥采用简支钢桁双层结合梁,整孔钢梁全焊、整孔浮运及吊装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确保了工程质量。

“我们围绕桥梁结构、防风、防腐等方面开展了50多项专题研究,交出了6000多张的设计图纸。每个方案都是在无数个方案中比选出来的,才形成了最终结构安全、节约投资、便于施工的方案。”设计方铁四院桥梁院工程师杨利卫说。

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蓝图日渐清晰。2012年3月,交通部批复平潭海峡公铁大桥通航论证报告;2012年10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福平铁路可研报告;2013年5月,铁路总公司正式批复福平铁路初步设计。

2013年11月13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启动建设,向“不可能”发起挑战。自建设之日起,大桥一直迎着大风大浪顽强“生长”。2014年5月6日,在“亘古无人迹”的人屿岛上,SR73-9号桩正式开钻,拉开了大桥基础工程施工的帷幕。2018年6月20日,鼓屿门水道桥左幅主塔成功封顶,这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最后一个主塔。2019年9月25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线合龙贯通。2020年10月1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公路桥试通行;2020年12月26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面通车,平潭迈向高铁时代。

时隔十年,海坛儿女再度沉浸在大桥通车的喜悦。不少人纷纷自驾或乘高铁前往福州,穿梭在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上,睹其风采、叹其艰难、惊其壮阔,体验一把平潭的“速度”。

“对平潭来说,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通道。”长期从事台海研究的厦门大学教授唐永红对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开通寄予厚望。他表示,公铁大桥的开通,直接提升了平潭对外的便捷性,间接改善了平潭社会发展环境、投资环境,有助于台胞台企来平潭创业发展,推动平潭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如今,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伫立在海里,不仅跨越了海峡,还跨越了历史。

未来通道

海峡浪涌梦起开新局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纲要》的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在“京津冀-粤港澳”这一交通主轴中,台湾省台北市也被规划在内,所在支线路径为阜阳经黄山、福州至台北。此消息一出,顿时引来广大网友们的热议,大家都纷纷点赞“优秀”!有的网友说“有盼头了”,还有的网友表示“台湾自驾游可以实现了”。

而福平铁路就是京福台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地对台客货交流主通道,是合肥至福州铁路往台湾的延伸段,也是台湾海峡铁路的先建段。另外,国家高速公路网京台线长乐松下至平潭段已于2020年底全线贯通,京台高速的贯通只差最后一段。

在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会客室里,一张“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2011-2030)”的规划图将已经实现的、还未实现的规划统统囊括其中。图上,一条黑色虚线从平潭岛内一直往台湾海峡延伸,那是万众瞩目的台海隧道北线方案。

“眼光要放长远。”丁玉仁说,平潭的战略定位,决定这个小岛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规划建设的眼光势必放长远。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台海隧道的研讨从未停止。

1996年,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主任吴之明提出建设台湾海峡通道的建议,他是这个“大胆构想”的首创者。

此后,从1998至2003年,前四届台湾海峡通道工程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已设计出北、中、南三种方案:北线从福建平潭到台湾新竹;中线从福建莆田到台湾中部;南线从厦门经金门、澎湖列岛到达台湾嘉义。而北线方案,是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施工条件较好、造价最省、可行性较高的一个选择。

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福建省委会主委吴志明联合多名台联、台盟界别全国政协委员提交《关于尽快启动京台高速铁路海峡西段建设的提案》,建议国家加快北京至台湾高速铁路海峡通道西段的建设,打通平潭到台湾本岛的海底隧道,把海峡两岸连接起来,为两岸人民深度融合创造条件。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吴志明表示,平潭是大陆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如果修建一条连接海峡两岸的海底隧道,那么两岸地理、心理的距离都更近了,待两岸统一时再续建通向台北的东段工程就更快了。

2020年5月,以吴志明为首的调研组赴岚调研,实地察看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并听取了平潭提出的启动高速(海底隧道)项目的可行性建议,表示将深化完善提案内容,推动项目前期筹备工作早日启动。

“从平潭海峡大桥动工起,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眼前的这片台湾海峡。”丁玉仁说,从海峡大桥、海峡复桥再到海峡公铁大桥,我们在向海要路,在与风浪斗争,但同时我们也在了解“困住”我们的这片海域。十几年来,我们收集了许多关于这片海域的水文、潮汐、水深等方面的数据,这些都将成为建设台海隧道的第一手资料。

海峡浪涌梦又起。当平潭人民沉浸在奔向高铁时代的喜悦里,下一个更为宏伟的梦想却已酝酿许久。究竟还有多少不可能的梦想“降临”这座海岛呢?我们潜心静待。

(记者 林舒玲 翁娟 周寒冰)

更多>>平潭要闻
更多>>国际旅游岛
更多>>福建日报看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