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泉州时政> 科教文卫 > 正文
安海宋代儒商黄护:无法忘却的安平桥倡建者
2015-01-09 10:09:51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黄护其人为安平儒商,热心公益事业,曾参与建镇、兴学、造桥,善举颇多,遗泽后世,被桐林黄氏尊为一世祖;家族美德代代相承,蔚然成风

在桐林村,古厝众多,令人赏心悦目。

近观黄氏家庙,浓浓书卷气扑面而来。门廊石柱上镌一对冠头联:“桐梓旉荣孙枝挺秀;林泉佳胜地脉钟灵”,突出“桐林”地名。在大门门柱上亦有冠头联一对,左联文曰:“紫绶金章衣冠跄济”,右联则曰:“云龙风虎际会联翩”,彰显此地黄氏为“紫云”一脉。这两副对联皆出自清同治十三年进士、刑部主事黄传扶之手。后厅廊壁上,书录了一首紫云黄氏的“认祖诗”:“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随处立纲常。汝居外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朝夕勿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苍天有眼长垂庇,俾我儿孙总炽昌。”据桐林村老年协会会长黄家民介绍,这首“认祖诗”的来历相传是“紫云黄”始祖黄守恭与圣僧(匡护)取一铙钹,摔裂为四片,分赠四子,上刻此诗(又称铙钹诗),为子孙日后祭祖认宗的凭据。“从此,只要是紫云黄氏一脉,都会在宗祠、家庙或族谱上记录下这首‘认祖诗’,千年不绝。”黄家民说道。

家庙内朱漆梁枋上高悬历代30多位黄氏先贤匾额,有“侯爵”、“郡马”、“父子一品”、“宫保学士”、“进士”等,每个匾额之后都有一段令人钦佩的名人故事,同时也彰显着桐林黄氏贤士辈出、簪缨相继的氏族荣辉。中厅还有一块耐人寻味的横匾“分安贻燕”,据86岁的黄礼狮老先生解释称,同“认祖诗”是相呼应的,意思是指“黄守恭之子四散分居,可保儿孙顺利安康”。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