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城事要闻 > 正文
南安高甲少年粉墨首演
2016-08-24 09:54:20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高甲戏《收水母》,表演者最大13岁,最小7岁。他们大多是南安市石井镇岑兜村岑兜小学的学生。

首演《收水母》,孩子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我乃汉寿亭侯关某字云长,今日正是玉皇寿生日子,我该带了礼物前去做寿。”小鼓响,唢呐吹,扬琴和……台上,玉帝、王母、观音、金吒、哪吒及众天兵天将,提衣、舞袖、抬步,粉墨登场。台下,老的少的围坐一团。小朋友们看着同伴们扮成“小花脸”,穿着古装,不禁想上前伸手碰一碰,又忍不住笑。大人们倒是显得有些紧张严肃,不时交头接耳:“没学多久,不到一年。看样子,还行。”说得很谦虚,但笑得很骄傲。露天的场子里,一片喧嚣。“多少年了,大家都不看戏了。现在娃娃们表演了,大家倒是来捧场了。”70多岁的洪阿婆说。

这是一场特殊的表演,高甲戏《收水母》,表演者最大13岁,最小7岁。他们大多是南安市石井镇岑兜村岑兜小学的学生。自去年7月5日,村里开设免费少年高甲班以来,44名小学员就开始了不懈的训练学习。时至今日一年过去,村里希望在开学之前,首演一场,算是成果展示。

腾空翻、科步、道白、唱腔……主教练林亚加对小演员们的表演还算满意。“上学期间,一天一小时,放假后一天6小时。孩子们能吃苦,这是高甲戏的希望。”林亚加介绍,每天孩子们都练拿顶、下腰、前后空翻等基本功。“刚开始拿顶,手撑不住总要摔下来,胳膊肘都摔破皮了,压腿会疼,小朋友掉着泪练。”林亚加说,他鼓励孩子,孩子们也鼓励了他。

岑兜村的高甲戏起源于明末清初,高峰期时有20个团。时代变迁,如今村里只剩一个不到20人的团,演员年龄都在50岁左右,只有到了“佛生日”这样的日子,才能接到活。团长洪建围在演出前对小演员们做最后的指点,他对少年班的期望很高:“基本功只要刻苦就能练好,但至少要3年锤炼,演员的表情才能入戏。”

他和岑兜村党支部书记洪安平也有些担心,日后孩子们上初中离开岑兜村了还来学吗?村里垫资免费学习的模式能维持多久?“现在是大海撒网,先捞苗,希望把这一模式拓展开,选拔优秀的苗子到剧团里定向委培。”洪安平说,未来的路怎么走还不确定,但无论是他,还是全村老少,都认为“是时候培养高甲戏的下一代了”。(记者 吴嘉晓 陈玲红 摄影报道)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