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记忆中的乡愁——泉州传统村落探访

围绕“泉州传统村落之振兴”主题,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东南网走进多个泉州传统特色村落,用科学规划勾勒出古村“重生”的美好蓝图。一个个村庄在笔下、图中渐渐清晰,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闽南原乡卷轴正缓缓展开。

 资  讯 

泉州传统村落之安溪吾培:林海茶香 山居掩映

即时 | 2021-02-02 18:21

万绿丛中,山居掩映。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东南网2月2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林婕)翠竹如海遍布山野,溪水潺潺清澈见底,鸟鸣深涧宛转悠扬,炊烟袅袅飘向远方……这便是吾培人记忆中的故乡。

吾培村坐落于安溪县桃舟乡的晋江源头保护区内,四周群山环绕,民居依山而建,一条从晋江分流出来的小溪穿过村庄,滋养代代村民,村落格局完整地保留选址时 “荷叶承珠”的意象,蕴含着朴素的风水文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几经修缮的龙潭宫承载着当地村民数百年来的信仰。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山居掩映 见人见物见生活

吾培村700多名村民大部分都姓肖,由相邻的达新村分支而来。据《肖氏族谱》记载,因培地香山之下有南宝祠宇,故命名为吾培。地处山区,吾培村有着得天独厚的水光山色,山上怪石嶙峋、茂林修竹,山水掩映中,多幢民居错落有致,一派桃源气象。

因深山的交通不便,建村伊始,吾培村历代村民就挖山开道不止,历经祖祖辈辈的努力,终于建成以沿河谷主道为干,向茶园、寺庙、祖坟、水源地等12个方向延伸的道路系统,村落风貌与格局颇具特色。村道两侧的民宅疏朗有致,保存较为完整。不同于闽南古厝胭脂砖与燕尾脊的瑰丽,吾培村的古民居大多白墙灰瓦,颇有几分江南风韵。

矗立在半山腰上的南宝堂是一幢全木结构的肖氏祖厝,建筑风格独树一帜。古宅背山而建,小巧精致,屋内窗棂木雕精美清晰,部分构件就地取材用竹子拼接,新颖别致。和闽南山区的许多建筑一样,南宝堂没有大门,一眼便看到了厅堂,堂前几株椿树静立,四季常青,与屋檐下挂着的红灯笼色彩交错,衬得祖厝愈发古朴。

始建于清末的土楼金斗堂是当地较为特色的古宅。土楼位于半山腰上,居高临下,整体呈长方形,建筑面积510平方米,以卵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辅以木头和石材,十分坚固,足以抵御山林野兽与盗贼抢匪。土楼正对大山,外墙略低于厅堂,中间隔着一个深井,采光充足。站在厅堂中,漫山的翠竹犹如一道绿屏映入眼帘,为沉闷的黄土带来勃勃生机。 

吾培村的文物古迹丰富,除了民居与土楼,古树名木、祠堂、庙宇、古桥、古井等至今仍保留完好的传统风貌。由肖氏始建于明朝的龙潭宫供奉着马氏仙、玄女真仙、通天太保等民间神灵,承载当地村民数百年来的信仰。宫庙几度被毁,又重新修缮,唯有一口400斤重的古钟仍保存至今。

在通往龙潭宫的路旁,含苞待放的樱花与绿意盈盈的杉树分立两侧,缤纷盎然。冬日的阳光穿过树丛,斑驳地洒在地面,不少村民坐在家门口晒太阳、泡茶。茶香、柴火香飘散在清新的空气中,融合成乡村特有的烟火气。甘蓝、芥菜、萝卜、小白菜……许多民宅的房前屋后都种植蔬果,养殖鸡鸭,不时传来的几声鸡鸣狗吠打破村庄的静谧,更显祥和。

地处深山,吾培村的民风十分淳朴,不少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因此得以传承。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杀狮”技艺表演。“杀狮”技艺表演源自宋、明时期的军旅阵法,是武术训练与舞狮技巧融合于一体的文体活动。“杀狮”队伍一般由18个人组成,手持十八般武器,上阵“杀狮”,狮头一般由村里的壮汉把持,另外四个壮汉牵着狮身布,配合狮头、狮尾游动。“杀狮”民俗表演具有数百年的历史,在当地深受村民喜爱,一般重大民俗活动才会演出。

独特的民俗文化随着岁月流淌传承至今,但村中的老建筑却在年月流逝中日渐破败。多数墙壁脱落、年久失修的古厝被作为杂物仓库,有加速损坏、濒临倒塌之趋势。历史建筑如何得到有效维修与保护,成为吾培村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村中积极推行“拯救老屋”行动,成立吾培村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管理委员会、古村落保护开发有限公司,实行“三位一体”,有效运作。同时,吾培村还整合各类财政资金,对有价值的古寺、古土楼、古民居进行修缮,恢复传统村落风貌,并对村庄环境进行整治,充分展示居民原生态生活方式,让传统村落见人、见物、见生活。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吾之茗农场”是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科教实践基地。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林海茶香 共筑乡愁守望地

即便是秋冬时节,闽南仍然温暖如春。得益于温和的气候、充足的日照,以及充沛的雨量和肥沃的土壤,吾培村森林覆盖率极高,山上处处是参天大树、珍贵名木。阿丁枫、南岭锥、杉木、铁皮石斛、红豆杉……12800亩林地面积将吾培村打造成一个“天然氧吧”。干净的蓝天与郁葱的草木赋予这个古村落四季盎然的底色。

沿着村口的培美桥向山林一侧的幽径漫步,拾阶而上,目之所及一片绿意,山上古木参天,青竹如海,溪涧则遍布野生虾蟹与石蛙,山水之美令人流连忘返,也让吾培村成为高山避暑、生态养生的绝佳去处,很好地满足了现代人对自然田园与返璞归真的向往和追求。

和许多安溪乡村一样,吾培村处处茶香弥漫,3000亩茶园均在海拔千米左右,常年云雾缭绕,土壤有机质丰富,非常适合铁观音生长。村里家家种茶、制茶,品茶、卖茶,茶业收入占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

吾之茗生态农场是当地一家集农、林、牧、渔和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农场,农场综合办公室由山顶的古民居改造而成,古色古香,屋外云涌山动,屋内茶叶芬芳。农场旗下有多家茶叶合作社,茶叶种植采取“放养”模式,让其自然生长,保持原汁原味,不使用化工农药、肥料,不使用空调制茶,茶树与草木和谐相处。茶农吸取了红茶全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茶原理,结合安溪铁观音的实际,创造出一套乌龙茶铁观音“半发酵”的独特制茶工艺,并根据季节、气候、鲜叶等不同情况,灵活采用“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术。

地处高山盆地,吾培村的环境十分适合微生物的生长,村民因地制宜研制了蜜茶制作技艺,蜜茶具有润肠通便、润肺止咳、解毒、医疮、止痛等保健功效,这一技艺至今已传承了300多年。如今,以“吾培古地 养生茶谷”为主题的吾培乡村游、生态游、养生游,已成为安溪茶文化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

作为一种富有人文特色的旅游资源,传统村落早已被列入国民休闲计划和旅游市场,吾培村的生态优势、传统文化、休闲养生功能也将加快转化为旅游产品、经济优势。为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安溪县自然资源局在完成《 安溪县桃舟乡吾培村村庄规划(2012—2030)》后,聘请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专家规划编写《安溪县桃舟乡吾培村旅游规划——吾之茗养生世界》(2017-2036)。在此规划成果上,吾培村围绕村落特色进行自我改善提升和保护开发,并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寺、土楼、古民居、古道、古树、古井制定保护管理办法。

传统村落保护,绝不是简单的封存,需要全社会多种主体的共同参与。当地政府和规划部门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采用“加减乘除”方法对村落进行保护开发:加大投入保护古迹,提升风貌,彰显魅力;减化肥,减农药,减建设,减污染,减损害,最大限度地保护古村落的各种历史信息;活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文筑魂,以旅强村;除旧革新,建章立制,让保护古村落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自觉追求。此外,吾培村十分重视村民的力量,将古村落保护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并引导群众自觉遵守。

有了清晰的规划蓝图,如今,吾培村正以“传承乡土文化、彰显茶乡特色、促进利用发展”为方向,加大保护发展力度,让古村落成为心灵的寄居处,乡愁的守望地。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漫山翠竹为古厝带来盎然绿意。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旧时吾培村村民出村的小径。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含苞待放的樱花树与万里无云的蓝天相映成画。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肖氏祖厝背山而建,小巧精致。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土楼依山而建,居高临下,整体呈长方形。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始建于清末的土楼金斗堂是当地较为特色的古宅。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土楼内保存了精细的木雕雕刻。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龙潭宫内的装潢十分精美。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从古厝的天井抬眼望去,蓝天绿树美如画。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冬日的阳光穿过树丛,斑驳地洒在地面。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名农妇正在自家门前耕作。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吾培村口的培美桥。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民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溪水清澈,村民时常用来清洗刚采摘的农作物。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吾培村处处茶香弥漫。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泉州传统村落之永春夹际:文雅侨村绽放金色魅力

即时 | 2021-01-22 18:24

夹际村地处永春西南部的仙夹镇,隐逸深山,景致无边。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东南网1月22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林婕 文/图)金秋,是永春县仙夹镇夹际村最好的时节,杏黄稻香,硕果累累。

无惧岁月流淌,钟灵毓秀的水光山色与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孕育了这片土地文雅的金色底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碧溪书院背山面水。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书香萦绕 孕育文雅侨村

夹际村地处永春西南部,隐逸深山,景致无边。屹立在云雾飘渺间的天柱山如同一面翠屏将夹际村“隔绝”成一个世外桃源。沿着山路蜿蜒盘旋数公里,一幅色彩明艳的田园山水画映入眼帘,四季常青的松木遍布山野,红白交错的民宅点缀山腰,山脚下的稻田如同铺在大地上的青黄毯子,承载着农民的寄托与希望。

因高山盆地的地形,夹际村保存了从明代至今较为完整的传统村落布局结构,50多幢古民居依山沿路而建,错落有致。部分古民居的木雕、石雕、灰雕、泥雕至今仍精美完好。

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上林祖厝是村里颇具文化价值的古建筑。这座由清代进士郑良世所建的古宅坐西向东,大门正对着天柱山主峰,门口的旗杆石柱凸显了祖厝的地位。古宅白墙灰瓦,屋顶的雕塑色彩绚丽,多个龙头雕刻矗立屋脊之上,比普通古宅多了几分肃穆。这座“进士第”仍有后人居住,古色古香的大厅中摆放着刚摘的芥菜和晾晒一半的地瓜干,深井庭院摆满了各种盆栽,门前屋侧则被主人精心布置成一个“乡村小花园”。古老的大宅与清新的花草、秀丽的山水融为一体,文雅大气。

郑良士的曾孙郑以騧是清代举人,为给子女修建一处好的学习场所,郑以騧参考彼时科举考试的设计格局,修建了闽南“皇宫起”古厝碧溪书院,因有九个正向厅和十八个房间,又称九厅十八房,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书院背山面水,主体为土木结构,内部格局独特,地面铺着石板与红砖,溪水从后门的天井穿过整个庭院,再从前门流出来,学童们坐在院内可听见潺潺流水声,间或还会从远处传来几声鸟鸣声,仿佛置身于山林间。屋内设置有琴棋书画,充满雅趣,还有供学生听课的大厅、泡茶交流的茶室等。穿过天井,院中木柱上镌刻着两副楹联,书墨飘香,雅气萦绕。郑以騧的4个儿子都在这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圣地学习,其中两个儿子考中举人,另两个儿子中了秀才,家族人才辈出。

如今,碧溪书院已成为夹际村的文化中心,挂有“永春县妇联巾帼学创基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等牌匾。每逢节假日,都会有志愿者来书院辅导孩子们学习。年年岁岁,时光与溪水从书院中流淌而过,屋外埕院中的鸡鸭自在觅食,屋内朗朗的读书声响起……这大概便是夹际人记忆中最美的故乡。

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夹际村自古人才辈出,这片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了3000多名常住村民,还有1万多名海外侨亲,菲华银行巨擘郑少坚和永春公益捐资华侨第一人郑仓就是夹际村当代著名的乡贤。至今仍在使用的夹际小学,就是夹际侨亲于民国时期捐资所建。在乡贤的助力下,村里还建有中学、卫生院等,教育医疗设施配套齐全。

为挖掘和提升村里旅游资源,夹际村计划盘活部分闲置古民居,用以发展民宿产业,打造高水准、精品化的民宿旅游品牌。乡村特色旅游将让传统建筑保护与村庄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促机制。

目前,夹际村已成立传统村落保护提升工作领导小组,计划投入1300万元用于保护提升工程,并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村规民约。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夹际村将对数十幢古建筑实行“传承+发展+运用”的发展模式,引进泉州师院合作共建写生基地、利用好 “华侨展示馆、楹联馆、碧溪书院”等传统文化传播阵地,不断增强文化传播力度,并加强对古居、古树、古井、匾额等历史文化要素的保护利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夫妻”银杏树是夹际村的“活招牌”。仙夹镇自然资源所 供图

银杏稻田 渲染山村金秋

夹际村的四时如画,灵动迷人。但相比草长莺飞的春季,生机勃勃的夏季和寒风侵肌的冬季,秋季,才是夹际村最具魅力的时节。这个瓜果飘香的季节藏着夹际村最美的景致,葱郁的山林与黄澄澄的稻田交相辉映,将村落渲染得明媚盎然,秋风把银杏吹得金黄,纷飞的落叶如同舞动的精灵,美不胜收。

扎根这片土地350多年的“夫妻”银杏树是夹际村的“活招牌”,由郑良士夫妇所栽种。银杏树距地面60厘米处有两叉,外叉为雄,是“夫”,内叉为雌,是“妻”,每遇上结果期,外叉不结一果,内叉则硕果累累,两叉枝叶交融相依为伴,经过岁月洗礼,依旧枝繁叶茂。目前,村里已栽植了多棵银杏,来年秋天便可漫步银杏景观带,感受落叶缤纷的金色秋景。

“夫妻”银杏树旁是一座修建于清末的古炮楼。这座石头垒成的炮楼占地约25平方米,高约12米,共三层,呈四方柱体,四面各有1个瞭望眼和若干枪眼。由于当地华侨众多,炮楼修建之初是为站岗放哨以防盗匪,后来在革命时期,曾发挥作用,成为红色遗址。百余年来,古炮楼与银杏树相依相伴,无言诉说着飘渺的往事,自成一景,吸引了许多艺术及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夹际村融入“绿色、健康、安全”的发展理念,不但开展“青山挂白”整治,新种植生态涵养林530亩,还实施旧村复耕工程,让青山农田抬眼可见,还乡村本来的色彩。

除了草木遍野的山地外,夹际村还有一望无际的稻田。千余亩稻田是村民赖以维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所种植的黑米红米远销各地。夹际特色美食“榜舍龟”“白粬”皆以大米为原料制成。村里每年还会举行白粿果柱祈福活动,将白粬堆叠成柱状,供奉祭祀,祈求来年丰收顺遂。夹际村还种植各类高山茶叶、佛手瓜、生姜、血橙、百香果、油茶、永春芦柑等各类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并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开展果蔬基地体验采摘,带动了村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丰富的生态食品和餐饮特色,为夹际村发展农家乐,开发特色旅游产业及商品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为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建设,永春自然资源部门为夹际村编制了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划定村庄禁建区和农房建设用地范围,明确村庄建筑风貌,引导村民合理有序建房,下大力气开展农村环境大整治,让村庄“靓”起来。

2017年以来,夹际村共完成58幢裸房装修,实现了“全村无裸房”,同时,鼓励村民实施房屋“平改坡”改造,并对房前屋后、村庄周边的旱厕、简易搭盖、违章建筑及破旧鸡圈、鸭圈、牛羊圈进行全面清理,对小区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此外,夹际村还将村主干道路拓宽、硬化到4—5米,实施白改黑工程,并建设旅游接待点和生态公厕,优化旅游基础设施。

如今的夹际村山清水秀,村容整洁,农村人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一条“观农家景、摘农家果、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的生态农业旅游链正逐渐形成。这条绿色的致富路将带动乡村旅游、餐饮、民宿的发展,提升农民收入,让这个金色乡村实现振兴,展露新颜。

没有城市的喧嚣,夹际村显得宁静美好。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屋顶的雕塑色彩绚丽,多个龙头雕刻矗立屋脊之上。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全村至今保留完整的古民居有60几座,上林祖厝位列其中。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碧溪书院外观为传统闽南古厝。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碧溪书院内设置了多个功能区,充满雅趣。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夹际小学保留民国时期建筑风格。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夹际小学内学生们正在认真学习。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夫妻”银杏树旁是一座修建于清末的古炮楼。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历尽岁月沧桑的文物古迹,让人感受到夹际村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站在清代进士郑良世所建的古宅前,眺望天柱山主峰。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夹际村,总能邂逅关于“侨”的元素,随便一处建筑就绘着先辈远赴异乡的画面。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碧溪书院内摆放着书桌,方便孩子们前来读书学习。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秋风把银杏吹得金黄。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宅门前屋侧被主人精心布置成一个“乡村小花园”。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为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建设,夹际村引导村民合理有序建房。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泉州传统村落之南安漳州寮:琵琶古厝弹奏家风新调

即时 | 2021-01-15 18:37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自成一个聚落。南安市自然资源局 供图

东南网1月15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林婕)白石基底,红砖外墙,燕尾翘脊……提起闽南传统建筑,古朴典雅的蔡氏古厝群便会浮现眼前,深刻隽永。

这片位于南安官桥镇漳州寮村的恢弘古建筑群蕴藏着最传统、最纯粹、最典型的闽南,一砖一石都留下了时代的印痕,诉说着峥嵘岁月,也传承着熠熠生辉的家风文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蔡氏古民居位于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琵琶建筑奏响闽南古韵

明末清初,蔡氏族人在南安官桥墟外一方沃土,搭草寮而居,自称“将就寮”,闽南语音同“漳州寮”。地名虽有将就之意,但这个古村落却一点也不将就。漳州寮三面以连绵不断的山峰为底景,与“背山、面水、向阳”的中国传统“藏风聚气”居住理念不谋而合。

在漳州寮一块40多亩的长方形地块中,有序地分布着22幢闽南典型的“皇宫起”红砖古厝,共近400个房间。这座宏大严整的“闽南传统建筑大观园”主要由南安巨商富侨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所建,于1867年始建,1911年竣工,前后经历近半个世纪。

蔡氏古民居总建筑面积16300平方米,东西通长210多米,南北通宽100多米,按“琵琶穴”风水格局进行建造。古厝群整体形如琵琶,一头大一头小,分五行排列,每列二至四座不等;每座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都设有独立庭院;各个宅子前后间距约10米,左右间的防火通道宽约1—2米,整齐划一。建筑群的东侧附建有一组书轩、梳妆阁、醉经堂等建筑,东西部之间设有院墙和院门。

此外,古建筑内部还设有召集聚落成员和传递信息的钟鼓楼、处理宗族各项事宜的宗祠、公共食堂、公共柴火间和焙制花生的作坊等,外部设有围墙、更楼、哨门等防御性设施,四面置田地、果园,自成一个聚落。彼时,在南安当地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嫁入蔡家的媳妇,双脚无需沾到一寸泥土。”细看发现,连接各座宅院的皆为花岗岩铺就的石埕,用石板实现的“道路硬化”让建筑群更加整洁大气。高空俯视,石埕上的一条条石板如同一根根琵琶乐弦,轻轻拨动,一曲曲南音古韵便悠悠响起,流传百年,经久不衰。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沿袭、保留了传统闽南民居建筑技艺,不仅在布局上处处体现闽南建筑文化的“风水”玄理,在居住舒适度上也做了科学的处理。古厝群坐北朝南,向南偏东12度,夏季南面日晒不入室内,冬季北风被后墙挡住,冬暖夏凉,为闽南地区最佳朝向,当中所折射出的智慧令人赞叹。因为宜人的居住环境,古民居内至今仍住着部分蔡氏后人,房前屋后种植的花草和宅内扑鼻而来的阵阵米酒香,为古建筑增添了一丝田园雅趣和烟火气。

置身这片磅礴大气的古厝群,随处可见雕梁画栋,细节之处精美绝伦。红砖外墙上遍布着万字堵、海棠花堵;窗框上雕着花鸟虫草、奇珍异兽;门廊上刻着梅兰竹菊、书法对联……这些工艺精湛的砖雕、木雕、石雕都有着丰富深刻的寓意:年年有余、狮子望乡、花开富贵……家族所求的富贵平安展现在一幢幢古建筑中,精致的雕刻也让古建筑的艺术性得到极大升华。

与普通闽南古厝相比,蔡氏古民居还多了一份“侨韵”。蔡启昌父子是清光绪年间著名的旅菲华侨,蔡氏古民居许多建筑材料来自菲律宾,多幢古厝的大厅或房间内铺着从菲律宾运来的花砖,传统建筑中藏着的异域风情彰显出这个家族曾经的辉煌,加之闽南独具魅力的雕艺和风格,让这首“南音古曲”带着清新的“南洋韵律”,别具一格。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蔡氏古民居家风家训馆依托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攸辑厝建设。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家风家训传承文化精髓

随着年月流逝,蔡氏古民居内的部分雕刻已被损毁,唯有一方方家规家训传世至今,历久弥新。蔡氏家族崇尚孔孟之道,深得儒家精义,将严谨的家风与沧桑的历史都浓缩在一座座建筑中。

“五代传后裔,千秋笃学家”“皆贤不能皆不肖,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明镜止水以持心,泰山乔岳明立身”……多幢古厝的厅堂、大门门楣、房间窗棂处处可见主人的治世家训。其中,攸辑厝被改造成了蔡氏古民居家风家训馆。60余条家规遗训是古厝主人蔡资深通过精选古诗词及格言、名句,请书法家或刻于石、或雕于木、或悬于厅堂、或张于门扉,书法书体多样,与古朴的建筑相应和。

这些家规家训涵盖了修身齐家、立德立言、处世、从政、读书、惜时等社会政治和人生的方方面面,苍劲的书法挥洒出房屋主人的文化涵养和崇尚风雅和谐的品性,也饱含了对子孙后代的谆谆教诲,至今读来仍振聋发聩。

一条条蕴含人生哲理和处世学问的格言警句与闽南传统古建筑相辅相成,加之融合了百年前的海外文化,让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呈现特殊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文化特征。在漳州寮,同类型的传统风貌建筑还有11幢,就分布在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周边。

在尊重传统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当地规划部门按照“保护修缮”原则,对古建筑进行小规模改造,尽量保留代表历史风貌的一切遗迹遗存,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强抢险修缮整治的同时,也进行科学的保护及合理利用。而对于核心保护范围外分散的、未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较为完整的传统民居及历史环境要素,规划部门也一并积极予以保护。

“既要保护有形的、实体性的物质文化遗产,又要继承和发扬无形的优秀文化传统,使有形的遗存和无形的遗产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共同反映村庄的历史文化积淀,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据南安市自然资源局村镇规划科负责人苏鹰鹏介绍,蔡氏古民居的建筑及文化内涵构成规划的一个整体,目前,漳州寮仍保持古村落以居住为主的基本特征,同时兼容生态旅游、商业开发和文化交流功能。

“漳州寮聚落周边山形水系拥有完整的风水空间格局,保有完整的族产系统。”据介绍,接下来,南安市自然资源局将针对区域山水格局保护、濒危遗产抢救、宜居环境整治、传统建筑现代设施改造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规划及实施策略建议,让不同阶段漳州寮的保护及发展循序渐进。同时,漳州寮还将制定规划引导措施,让村民代表全程参与规划方案编制及实施过程,推动村民共同构建漳州寮保护发展组织框架。

这片由乡侨创造的恢弘古建筑,为漳州寮的发展开辟了一条独特的旅游之路,未来,随着建筑文化、家族文化、家风家训等文化精髓的深入挖掘与传承,古厝群必将赋予这片土地更深远的意义,让闽南琵琶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主旋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走进蔡氏古民居,感受其蕴含的古雅诗意。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蔡氏古民居一律是青石墙脚、红砖墙身、红瓦顶和燕尾脊。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座座屋脊高翘。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蔡氏古民居内部一景。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置身在古民居内,仿佛走进一座中国传统艺术的殿堂。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蔡氏古民居内,雕梁画栋,门前墙砖浮雕,立体感强。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民居内许多建筑装修材料都是从菲律宾海运过来,加之闽南独具魅力的雕刻艺术和装修风格,构成了一幅中西合璧的建筑图画。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建筑群西端的蔡浅厝是蔡资深的居所,正厅堂上悬挂蔡资深画像。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蔡氏古民居的一处外墙上,以贴砖花的形式赫然标有“荔谱传家”字样。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建筑物中有不少文人的各种题词。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厝中的不少雕刻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复。上图为旧时雕刻,下图为修复过的雕刻。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座座自带闽南气息的红砖厝,静静呈现。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厝群中依旧充满了生活气息。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蔡氏古民居一律青石墙脚、红砖墙身、红瓦顶和燕尾脊。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民居内,厝前屋后,花木扶疏,环境幽雅。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墙上的泥塑雕和石雕工艺精细。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蓝天、红砖,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这就是故乡的记号。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泉州传统村落之泉港诚峰:渔航峰尾 书香半岛

即时 | 2021-01-09 20:33

“观海楼”因初建之时洋楼正面看海而得名。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东南网1月9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林婕)冬季的海风呼啸,蒙蒙细雨中,多艘渔船陆续靠岸,岸边的渔市上人声鼎沸,诚峰村的清晨,从这里开始。

这个位于泉港区峰尾镇中心的传统渔村因海而生,也向海而生。在流淌的岁月中,包容的海洋文化与深厚的书香历史,交织成了独一无二的半岛文化,滋养了村落所在的峰尾半岛,哺育了一代代峰尾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峰尾古城入口处的人造景观。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古街古城 传承书香文化脉络

峰尾半岛地处湄洲湾南畔,三面临海一面环山,拥有长达13公里的海岸线,这里的人们世代以海为田,耕海牧渔。诚峰村兼具城镇的繁华与乡村的淳朴,书香文化与海洋文明并蓄。村中的峰尾古城因海防而建,至今仍可在城内看到残留的古城墙。建城六百余年来,城外沧海桑田,城内岁月静好。

漫步在古城的石板路上,时光变得悠长,浸染了风霜的古宅与开得正艳的红花相映成画,美得动人心魄;数百年的古井依然清澈见底,井水清冽甘甜;闽南红砖厝、南洋番仔楼与当地特色的石头房错落有致,各自绽放着魅力;古街两侧的书院、医馆、商铺带着浓浓的年代感,没有街区的喧嚣,更多的是古老的诗意。

诚峰村村委会主任刘雪兰就出生在古城,虽然儿时的记忆不再清晰,但对家乡的热爱却是与生俱来的。“吃了吗?”“回来了呀!”……城中还居住着不少本地村民,在一声声家长里短中,古城变得亲切了起来。村中大部分村民都姓刘,随着繁衍分支,祖庙宗祠已多达30几间,宗族文化氛围十分浓厚。此外,还有留存数百年的东岳庙、姑妈庙、永全社等多座宫庙,承载着村民代代相传的民间信仰,如今仍然香火旺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东岳庙内的戏台。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供奉“正顺尊王”的东岳庙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代。正顺尊王又称“本官爷”,他洁已奉公、体察民情,受到民众敬仰。东岳庙的大殿上悬挂着“天理良心”“此地难瞒”等牌匾,彰显人们追求社会公平公正和褒扬廉文化精神的内涵。值得一提的是,庙中至今仍保留着数百年前的雄雌龙石柱和戏台。龙柱上雕刻有五子登科、鲤鱼跃龙门等故事,精美绝伦,寓意丰富。戏台面对着宫庙的大厅,传承了民间“请神看戏”的传统,处处展现闽南文化特色。

民间的信仰多来源于当时为民请命的名人、英雄。其中,反清女首领邱二娘就是一名受到村民爱戴的巾帼英雄。邱二娘是清代诚峰村一户人家的童养媳,受其表哥影响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抗粮殴差,开仓济民,被捕后英勇就义,民众塑像奉祀。无论是正直的“本官爷”,还是正义的邱二娘,这些民间信仰都赋予了村民向上的力量。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刘培琪进士第内,“进士第”的牌匾熠熠生辉。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古城如同一块未经雕饰的璞玉,没有太多商业气息,“见人见物见生活”。当地著名的刘培琪进士第是一座典型的清代闽南古厝,至今仍有后人居住。历经年岁侵蚀,古宅稍显破旧,但庭院被主人打理得井井有条,花草点缀,整洁清新,屋内,写着“进士第”的牌匾熠熠生辉。

解元府、廻澜书院……在峰尾半岛上,这样的“门第”还有许多,峰尾先贤刘镜就是朱熹的得意门生之一。除了追随朱熹在八闽各地劝学采风,筹建书院外,刘镜还经常在家乡各祠堂、家塾中点燃烛光,倾尽心力传教“朱子读法”。缘于此,峰尾半岛儒风兴盛,众多后代子孙崇尚经学及儒术。如相邻的诚平村中,著名诗人卢琦就就是元代泉州府唯一中进士又步入仕途的人。卢琦在永春为官之时推行一系列勤政爱民措施,深受百姓爱戴,甚至为其建立生祠,位列元代“十八良吏”第三位,其著作《圭峰十集》其中二卷被收编进《四库全书》,成为泉港文化的标杆之一。

诚平村还是蔡襄母亲的故乡。蔡襄的外祖父卢仁是峰尾出名的读书人,通经史,精古文,才华横溢,一生从事教育,治家严谨。受外公的严格课读和训导,蔡襄从小与舅父卢锡潜心苦读,高登进士后,主持建造“海内第一桥”洛阳桥,而具体负责建桥事务的就是其舅父卢锡。深厚的文化积淀让峰尾历代人才辈出,书香浸润了整个半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廻澜书院旧址。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胸怀大海的格局让半岛人看得更高,也走得更远。许多村民远渡重洋到外面的世界拼搏,让峰尾半岛成为有名的侨乡。位于古城入口处的两层番仔楼,就是村里的乡贤从新加坡寄钱回乡所建,初建之时,洋楼正面看海,因此名为“观海楼”。房屋主体为花岗岩结构,部分墙面使用胭脂砖与绿色琉璃砖,色彩艳丽。屋檐处,抬眼可见几只惟妙惟肖的琉璃狮,雨天时,雨水从狮子口中流下,精美逗趣,是当时闽南一带常见的中西合璧建筑。

86岁的老人刘荣洁是土生土长的诚峰村人,年轻时曾参与过“观海楼”的修建,见证了古城跨世纪的变化。“那时候,街上很多商铺,很多人来做生意,路还不是石板的,是鹅卵石铺成的,不宽,大多人都没有开车,都是走路或骑自行车……”据老人回忆,因为近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峰尾古城到处是走南闯北的商人,十分繁华,是当地有名的“小上海”。四通商行、大成商行、宝兴商行……至今,城内仍留有许多商行商号,融合中外风格的商行建筑现在看来依旧十分大气。

如果说,古城是历史的象征和见证,那么文化则是古城内在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峰尾古城是泉港历史上唯一的一座古城,为守护古城文脉,传承初心,泉港专门成立区级峰尾镇诚峰村传统村落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邀请上海、福州等团队共同编制高水平规划,对峰尾古城实行“修旧如旧”、突出“活态传承”,并以“历史文化保护”为核心,与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行党建共建,为古城保护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当地一所老房子的栏杆上刻着精美的砖雕。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地处泉港人口第一大村的诚峰村,这座占地11公顷的古城与国家一级渔港紧紧相邻,古城保护和渔港经济区两个规划空间相互交织,两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功能配套用地和发展空间,然而周边仅有100多亩填海的可利用土地,远不能满足二者的需求,成为发展一大瓶颈,拓展新村,势在必行。

围绕古城保护重点工作,镇村集中力量,于2020至2021年在摸底建档、完善保护规划、修缮传统建筑、综合整治、数字管理、规范新村建设等六大方面生成了20多个项目、计划投资4000多万元,仅2020年就完成投资2061万元,推动古城古街整治、保护规划、古城基础配套以及一批民生基础设施项目落地,让古城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根据规划,在科学的保护与开发下,古城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得以保留,同时,不断发掘的文化精髓与更加清新的环境将让古城焕发新的生命,让保护“城”的价值与满足“人”的需求相统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渔港渔业是以海为生的古城先民迁徙繁衍至此赖以生存的基础。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渔港渔市 坚守海味原乡记忆

作为闽南四大渔业重镇之一,渔港渔业是以海为生的古城先民迁徙繁衍至此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峰尾半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之根本。

在诚峰村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万多名村民,其中,一半以上为渔民,目前拥有45艘渔船和150多艘小型船舶。除了外海捕捞,渔民还在内海养殖着海蛎、紫菜、海带等海产品。在码头的渔市上,渔民们的摊位前摆满了各种新鲜的鱼虾蟹,这是半岛居民餐桌上必备的佳肴。渔市在一声声吆喝声与讨价还价声中启幕,在洗洗刷刷中收摊,这份独属于滨海渔村的“烟火气”,正是许多讨海人记忆中的“海味”原乡。

四季的海风从这里吹过,数百年的岁月匆匆流淌,勤劳的渔民们用一条条牢固的线编织出一张张坚不可摧的渔网和一个个关于远航的梦想。

“我们这里的渔民普遍信仰姑妈娘娘,出海前都会到庙里祈求一帆风顺。”刘雪兰说,对于渔民而言,和妈祖信仰相似的姑妈娘娘是这片土地、这片海洋的守护神。姑妈娘娘是生于明代的刘益娘,因她生前一直致力于观察天时气象,点火为号为渔民引航,消灾御难,短短一生,乐于助人,深得村民爱戴。

随着时代发展与科学进步,渔民们已能准确获取天气信息,但却面临着传统渔业的发展瓶颈。立足经济和民生之根本,诚峰村将“建设渔港经济区”作为规划布局的基础和重点,投入6000万元资金全力推动国家一级渔港建设,同时把古城的保护、建设和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以港兴城”的发展格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诚峰村大半部分村民向海而生。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目前,峰尾镇已完成12个码头泊位、防波堤、拦沙堤及相应配套设施建设,诚平二级渔港项目和峰尾临时渔货市场也已启动建设。渔港项目集渔船避风和补给、水产品集散和加工、休闲渔业和海洋旅游、集镇建设和渔民转产转业等于一体,建成投产后,将带动渔港、城镇、产业的联动发展,创新文、产、旅结合路径,有效推动传统渔业的转型升级和古城保护发展,对泉港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海洋文化产业也是海洋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峰尾半岛拥有内涵丰富的海洋信仰和传承有序的渔航文化。水密隔舱技艺、福船“拔落令”、古船模制作、渔网技艺、姑妈信俗文化……为不断丰富海港文化的内涵,峰尾镇通过引导古船模制作技艺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鼓励传承人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和电商推广非遗项目及文创品,以产业的兴起促进福船传统技艺和文化传承。如今,峰尾结合文化节和各类活动以及本地特色海产品,已开发了旅游伴手礼激光内雕木帆船模、峰尾手信·海鲜干货系列、益娘文创系列礼品,并进入泉州市第六批伴手礼备选名录预备名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岸边的渔市上,渔民们的摊位前摆满了各种新鲜的鱼虾蟹。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此外,峰尾半岛也积极开展“净岸”专项行动,推进海岸线整治,拆除违法建设以及违法占地的临时设施、临时搭盖,并将“海岸修复”纳入自然资源部门的整体修复项目,守护半岛美丽的海岸线。

围绕“体验型渔港经济区”的发展定位,峰尾渔港经济区的产业布局正加快推进,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个集渔港作业、休闲渔业、古城旅游、滨海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体验型渔港经济区正逐渐形成。

这幅将产业发展、古城保护与居民生活相融合的规划蓝图,如同一座灯塔,为诚峰村的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必将让这艘“福船”驶向属于它的幸福港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宅与三角梅相映成画。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闽南红砖厝、南洋番仔楼与当地特色的石头房错落有致。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龙柱上雕刻有五子登科、鲤鱼跃龙门等故事,精美绝伦,寓意丰富。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东岳庙的大殿上悬挂着“天理良心”“此地难瞒”等牌匾。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进士第庭院一角。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城中搀扶行走的老夫妻。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数百年的前厝古井依然清澈见底。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诚峰村内的姑妈庙香火旺盛。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渔货市场 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海螺做成的风铃装饰颇具特色。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泉州特色村落之惠安东山村:传统渔村变身“生活艺术岛”

即时 | 2020-12-28 07:59

远眺依山而建的东山村,在大海的映衬下,清新动人。曾招雄 供图

东南网12月28日讯(本网记者 林杰 谢玉妹)生生不息的渔港、勤劳淳朴的惠安女、独具一格的风车岛……借助自然生态、文化民俗资源与有序规划,惠安县小岞镇东山村从昔日的传统渔村一跃而成为充满文艺气息的“生活艺术村”。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700多年历史的东山卫城古城墙,为明代朝廷防御倭寇所建。康锡彬 供图

淳朴古村蕴含独特风情

东山村位于惠安东部的小岞半岛上,是泉州市陆域最东极,北瞰湄洲湾,南接泉州湾,东望台湾海峡。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蕴藏着6海里的绵长海岸线,风景旖旎,如同一颗被时光打磨的明珠镶嵌在半岛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沿着北环岛路驱车进入小岞,海风强势迎面吹来,依山而建的村宅面朝大海,推窗便是怡人海景。数百年来,居住在半岛上的男人讨海为生,女人耕田持家,淳朴的民风延续至今。

东山村内残留着一方明代海防古城墙,见证了半岛数百年的历史。古城墙修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已700多年,为朝廷防御倭寇所建。城墙位于东山村的制高点,依山而建,高约4米,原本周长400多米,如今仅遗留一方180米新旧相接的城墙。修缮过的城门仍保留着原来的古朴,在蓝天碧海映衬下,投射出时光的斑驳感。

城内的村庄宁静祥和,新厝古宅相间而立,浓浓的烟火气让人恍然不觉这里曾是重兵驻守的卫城。城内有一口数百年的古井,如今已无人取水,但井水却从未干涸。据东山村党支部书记黄锦山介绍,最早的东山村由古城墙环抱,是一个典型的卫城,分布着粮仓、兵营、古井、观音庙等。至今,城内仍保留着供奉观音的宋代莲花寺。寺庙面向大海,古朴精致,地面上的宋代莲花石刻依然清晰可见。闽南沿海特有的石头房静静矗立在城内,时而可见身穿传统服饰的惠安女挑担出入街巷,独有的惠安渔村风情自然流露。随着时代变迁,村民也陆续走出城门,在山脚下安家繁衍生息。

根据乡村规划,东山村将结合城内的文化遗迹,融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地方民俗文化、人居文化于一体,留住乡愁,实现文旅融合。

“东山卫城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我们正依托村落历史文化价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整治城内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村。”黄锦山介绍说,他们正鼓励城内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蔬果,发展微田园,将美化村庄环境与致富增收相结合。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白色的风车犹如守岛的巨人。康锡彬 供图

传统渔村散发文艺气息

“让生活融入艺术、让艺术滋养生活”,近年掀起的文化艺术风潮,让小岞镇和东山村改变了发展思路。风车岛就是最好的例子。

沿着渔港海堤上的水泥路一路向东,向上仰望,风车岛就位于东山村渔港码头的岸边山丘上。据当地村民介绍,风车岛原来叫尖山,随着发电的风车落地于此,方改名为风车岛。

海天之间的山岗上,6架几十米长的白色风机沿着海岛铺开,犹如守岛的巨人。扇叶在风力下不停转动,每架风机每年的产值可达450万元。白色的风车与蓝色的大海、金色的礁石及远处的灯塔构成了一幅简约文艺的滨海画卷,为小岛新增了一种独特的风情,也让岛上的居民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借助小岞打造“生活艺术岛”的东风,地处泉州最东极的东山吸引了不少游客纷至沓来。许多海内外画家、摄影爱好者特意来此采风,观看泉州第一缕阳光。“去年五一黄金周,到风车岛观光的游客达到5万人次,成为小岞最热门的景点之一。”据黄锦山介绍,立足原生态、原生产、原生活、原住民的自然底色,东山村正用艺术活化乡村,使其成为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根据资源规划部门的规划,风车岛作为东山村打造特色村落的自然景观,将在尽量保持原生态的前提下,结合休闲渔业,带动旅游产业。作为传统渔村,东山村中70%的村民以渔业为生,世代守护这片海。小小的避风港停满了近海作业的大小渔船,近百条渔船连成了一条渔村最具韵味的风景线。

目前,东山村正计划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建设“信用村”,针对体制、资源、渔场、市场、季节等情况引导群众适当调整规模及作业类型,走现代渔业发展之路,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增加群众收入。除了引进两家农家乐,一家海产业公司,东山还在划建设三角鱼露文创园,打造鱿鱼生产基地,将鱿鱼、紫菜等海产品包装成为旅游伴手礼,升级特色旅游产业链。

地处惠女原生态文化保育区的核心区域,东山村拥有民俗风情、绿色生态、滨海风光、工业景观等特色旅游资源。近年来,东山村紧跟乡村振兴发展主题,编制规划方案,明确了形象定位、发展主题及路线等,致力提升基础设施、提振村容村貌、深耕文化内涵。

未来,东山村将以发展渔村休闲旅游业为思路,积极融入市县镇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以“小岞生活艺术岛” 建设为契机,依托“风车岛”“东山卫城”“莲花寺”等众多景点,积极发展旅游业,完善餐饮住宿、文化休闲等配套服务设施,探索一条符合村情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实现“强村富民”的目标。

让旅游带动渔村发展,将文艺融入传统中,东山必将“再起”,未来可期。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东山村海岸线绵长、沙滩柔软洁净,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游玩。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东山卫城内,村民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百香果。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东山卫城内遗留着不少闽南风格的石头房。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到风车岛上看日出是游客的首选。曾招雄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尖山因发电的风车落地而改名风车岛 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站在临海高处远眺,风光奇特 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东山村码头,整装待发的渔船。康锡彬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东山村码头边上,等待修葺的渔船。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东山村正在建设的三角鱼露文创园。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风车岛岛屿上的灯塔。林杰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过去渔民出海捕鱼前都要备上供品到宫庙上香“卜杯”,祈求庇护。图为东山村在海边建起的宫庙。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留守东山村的大部分村民仍以渔业为生。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退潮过后,在沙滩上淘海螺海贝的渔民。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小岞惠女参加渔具传统手工制作活动现场。庄育杰 摄

泉州特色村落之石狮古浮:渔舟唱晚 紫菜飘香

即时 | 2020-12-19 10:14

红色的龙海寺与绿色的白鹭岛在海天一色中熠熠生辉。祥芝镇政府 供图

东南网12月19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林婕)初到石狮祥芝镇古浮村时,恰逢紫菜飘香的时节。

石狮的深秋仍带着一丝热气,湛蓝的天空倒映在古浮湾的滩涂上,朝阳下泛着点点光。不远处,潮水已退,渔民们正忙着采割紫菜,海风徐徐,岁月静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松柏居是古浮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民居。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古港古街风情依旧

“古之神木飘浮而至,庇佑一方”。在古浮村的灵海庙中,碑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明代古浮这里的村民在海边拾到一根浮木,放在深井中。夜晚发出亮光,村民用斧头劈开木头,发现有一个暗盒,当中藏有“杨府大使”字样的黄纸,村民认为这是神木,遂以该木雕神像,并建庙以奉祀,此后村落福泽绵长,村名也由古匏改为古浮。

传说通常带着点神话色彩,但和许多闽南古村落一样,古浮的民间信仰与佛道结合的特色信仰十分盛行,大小宫庙比比皆是。始建于南宋的龙海寺便是一座佛教古刹。古刹靠海而建,香火常年络绎不绝,也吸引着香客信众前来禅修。

古浮湾的生态保护良好,与龙海寺隔海相望的是离岸不足一公里远的白鹭岛。岛上气候宜人,遍植木麻黄,吸引了上万只鸟类在此栖息,种类多达数十种,以白鹭为主。从航拍图看来,白鹭岛正好是一颗完整的绿色爱心,因此,这颗来自大自然的心也被称为“爱情圣岛”。在这里,可以“观鸟看海听佛音”,充分感受“一书一茶一修行”的意境。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古浮湾的海洋贸易和捕捞活动十分活跃,十几平方公里的海湾宽阔无礁,是优良的天然避风港口,在明代时,仅停靠在古浮海岸的就有700多艘渔船。古浮村内有一条通往海边的商贸古街,赶海的人、坐船的人、做生意的人、走商讨生活的人全部通过古街来往。昔日繁荣景象仍有迹可循,古街沿线有二三十幢古宅、宗祠、庙宇等古建筑,一幢幢出砖入石的古厝兼具海洋特色与闽南风格,极富历史文化价值。

旅菲华侨蔡松柏建于民国初期的松柏居,是古浮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民居。松柏居为典型的闽南古厝,整座建筑坐南朝北,呈三落五开间带左护厝格局,由石埕、门厅、榉头、正厅、厢房等组成,建筑面积550平方米。古厝的石雕、砖雕、木雕、泥塑等装饰精美,保存完好,建筑风格独特,曾在历史变迁中被当成学堂和公社,如今,计划被用作古浮村的文明实践基地。

根据石狮自然资源部门的规划,古浮村将依托古港古街的商贸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其中,修缮开发古街沿线保存较好的古民居成为一大重点。“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将秉承‘修旧如旧’和‘因地制宜’的原则修缮古建筑,不能修又拆不掉的就做成微景观。”据祥芝镇副镇长孙甜甜介绍,古浮村有二三十个农民画家,国画、油画、立体画信手拈来,在古村落规划建设中贡献了不小的力量,村里许多建筑外墙及微景观上的画作就是出自村里的画家之手。

干净整洁的村道上,生动盎然的微景观牵引出了古村落厚重的历史感,让一幢幢日渐破落的古厝慢慢变得鲜活动人。未来,古浮还将引进油画写生交流沙龙、公益书院、手工作坊、休闲场所等适合乡村旅游又有古浮特色的业态。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浮村大部分村民都从事紫菜养殖和加工行业,图为一对夫妻正在晾晒紫菜。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一湾一鲜紫菜留香

夕阳西下,渔舟在海湾悠悠荡漾,古浮捕捞的渔船并不多,码头仅供养殖小船和海钓船停靠,渔民们结束一天辛苦的劳作,满载而归。靠海吃海,在古浮,3000多名村民中,有三分之二从事海水养殖业,大多为紫菜养殖和加工行业。

“古浮紫菜”素负盛名,作为全国人工养殖紫菜的发源地,古浮有着半个多世纪的紫菜养殖历史,是石狮首枚“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古浮的紫菜养殖海湾位于泉州湾入海口,这里浅海滩涂广阔,湾内海水水质好、风浪小、水流畅通,并处于淡咸水交界处,营养盐含量高,温度适宜,是养殖紫菜的天然场所。

采苗、育苗、挂帘、泼苗、分帘、丰苗、采收、加工……古浮紫菜的养殖需经过一道道复杂的工序。与其它地方的养殖方式不一样,古浮紫菜都是从牡蛎壳中孕育产生的,每年12月左右,渔民会将挑选出来的牡蛎壳清洗干净并串起来,形成独有的紫菜孢子附着体,选苗育种需要经过长达8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在每年白露后泼苗养殖,11月份后开始采收。

目前,古浮紫菜的养殖面积超千亩,2019年出产优质古浮紫菜200余吨,年产值近3000万元。因菜质光滑细腻、风味独特、营养价值丰富等特点,古浮紫菜成为石狮独具特色的海产品之一,深受消费者青睐,常常供不应求。除了紫菜,古浮还养殖西施贝、花蛤等海鲜,这片未受污染的天然海域所养殖的海鲜营养鲜美。部分村民就地在海边开起了大排档,将海鲜进行原汁原味的烹饪,供慕名前来的游客品尝。

“原来的大排档都是是临时搭盖,环境卫生差,且占用公用土地,损害村集体利益。”据孙甜甜介绍,按照乡村振兴的规划指引,2018年,古浮村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土地估价入股和产投集团合作,投入2100多万元重新建设古浮海鲜大排档。建成后的4幢大排档外观颇具闽南特色,有24间店面,12个单元。古浮海鲜大排档的蜕变提升既改善了原有生态环境,又为村集体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造血功能,预计年村财收入增加20万元以上,带动古浮就业岗位超过100个。凭借海鲜大排档、紫菜养殖地、白鹭岛等旅游资源,古浮每年可吸引游客30万人次,旅游收入可达2000万元,极大带动了当地及周边的乡村经济和就业发展。

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古浮村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已策划生成11个项目,计划将产业发展、旅游开发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将古浮打造成石狮集特色餐饮、文旅体验为一体的宜居宜业新型社区、滨海生态旅游胜地。

一幅以乡村旅游为主轴的规划蓝图正缓缓展开。未来,古浮将构建复合多元的功能体系,形成以沿海观光、紫菜养殖等项目为主的捕鱼养殖体验,以油画、手工业等民俗文化为主的乡村文化体验,以生态教育、户外运动等项目为主的户外休闲体验,以古浮大排档、特色民俗等项目为主的休闲度假体验等四大“乡村体验”核心功能体系。

科学有效的规划将为古浮的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助力这个古老的渔村光鲜蝶变,让一曲曲渔舟唱晚响彻古港,一排排紫菜飘香古村。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白鹭岛与龙海寺隔海相望,风景秀丽。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白鹭岛吸引了上万只鸟类在此栖息。祥芝镇政府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从航拍图看来,白鹭岛正好是一颗完整的绿色爱心。祥芝镇政府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松柏居为典型的闽南古厝。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浮古街上,有很多富有诗意的画作。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紫菜分帘。祥芝镇政府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渔民正在采收紫菜。祥芝镇政府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村道两旁用油画详细解析了古浮紫菜的养殖生产过程。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浮紫菜11月份后开始采收。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浮海鲜大排档的蜕变提升既改善了原有生态环境,又为村集体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造血功能。祥芝镇政府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古浮湾的滩涂上,远远可以看见大片大片的紫菜养殖。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泉州传统村落之南安观山:深山古厝散发时代新韵

即时 | 2020-12-11 17:43

观山村青山环抱、绿树掩映,红砖古厝点缀其中。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东南网12月11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林婕 文/图)山风微凉,已入寒冬,观山村依然草木葱郁,青山如黛。

这个坐落于南安眉山乡的传统古村群山环绕,双溪河如同一条流动的绿带穿山而过,一幢幢红色的百年古厝散落在半山腰上,点缀着如墨山水,勾勒出一幅唯美诗意的乡村画卷。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充满异域特色的番仔楼,绝对是观山村古大厝里一枝独秀的存在。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侨乡大厝藏风情

百年以来,南安便有俗语云:有观山富,没观山厝;有观山厝,没观山富。

建于宋元时期的观山古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四面青山为屏,中间绿水为带”的山水格局滋养了这片古老的土地,2000多名村民依山傍水而居。作为南安第一侨乡,观山85%的村民家中都有旅居南洋的亲人,当年远走他乡谋生的观山人在赚得第一桶金后,纷纷衣锦还乡“起大厝”。

放眼观山,闽南传统红砖厝随处可见,南洋风情建筑格外醒目,前苏联风格的“石印厝”独树一帜……20多幢形态风格各异的百年古厝像一颗颗红宝石镶嵌在绿腰带上,让这座藏在深山中的“闽南侨乡古厝大观园”熠熠生辉。

观山村的山路两侧草木茂盛、繁花似锦,蜿蜒而上,一幢红色番仔楼映入眼帘。这座由清中宪大夫、印尼商界领袖李功藏回乡所建的两层洋楼,占地800平方米,工期历时10年,耗资10万两白银。除了主楼,一侧还建有供佣人居住的护厝,一条石桥连接了两座建筑,56个西式拱形门廊让线条硬朗的房屋更加别致。

洋楼依山而建,为防止山体滑坡摧毁房屋,主人就地取材,在周边垒了四层挡土石墙。细看古宅,歇山式屋顶柔和流畅,角翘简洁平缓,给大厝增添了舒展大度的气魄;花岗石梁铺就的二楼走廊百余年来任水浇淋,总是滴心不穿;大厅中,明艳的六角红砖专程从香港运送而来,随着年月流逝愈加光亮;房间则铺着来自菲律宾的花砖,蕴藏在细节中的年代感让古建筑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番仔楼侧后方有一棵百年桂花树,每到秋季,便静静吐露芬芳。如今,桂花依旧飘香,但大宅仅剩一名84岁的李功藏后人独居其中。

不同于番仔楼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一旁的李功藏故居是典型的闽南传统风格古厝,虽已历经百余年,门廊上的彩绘仍十分鲜艳。精美的石雕、描着金漆的房梁、镌花刻鸟的窗棱……残留的老构件都在诉说着古宅当年的富丽堂皇。

因屋后形如大印的石头而得名的石印厝,是闽南少见的仿造前苏联风格的建筑。古厝为印尼华侨李成象为解决族人拥挤的住房所建,外观虽为印尼设计师所设计,但建筑材料与内部装修皆按照族人在农村的生活习俗所造。大厝最高点挑高八米,花岗岩外墙上镶嵌着不少精美的石雕,房前屋侧都留有菜地,自给自足的同时,也为房屋增色不少。

站在山的这头,向山的那头眺望,一脉相承的顶新厝、中新厝、下新厝错落有致地矗立在半山腰上,在山水掩映间自成风情。一幢幢风格迥异的古建筑见证了观山风风雨雨的百年岁月。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观山村秀美的茶园风光。观山村 供图

深山古村焕新韵好

依托古建筑资源,观山村计划深入挖掘闽南乡土文化和南洋文化,建成“闽南侨乡文化综合体验地”,以及中外文化兼容并蓄、多元共存的“活态文化博物馆”。为集中保护数十幢古建筑,观山村计划投入千万资金恢复村落的历史风貌,提升传统建筑群的价值,推动乡村振兴。目前,村内已建有一家民宿,写生摄影基地、农家乐、亲子游等多个项目也正在规划中。

按照规划,观山古厝将在保护修缮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利用,让百年古厝散发新时代的气韵。如今,由印尼华侨李功瑞出资建造的西金大厝已被改造成观山村艺术馆、农耕文化馆。规模庞大的下新厝,则变身为眉山乡家风记忆馆,设有红色党建、家风家训、华侨名人轶事等多个主题。馆内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旧物,一句句先人祖训让后人涵养乡愁,知往鉴今,续写良好家风。

除了丰富的古建筑资源,大自然赋予的秀美山水是观山乡村旅游规划的另一个底气来源。行走在观山村,脚下的泥土夹杂着青草香,散发着大自然独有的气息;鸡鸣狗吠之声、潺潺流水声与深涧中的鸟鸣声合奏成美妙的田园韵律,声声入耳;木瓜树、柿子树、葫芦藤蔓……抬头可见的瓜果让人忘了四季变换。正值秋茶采摘时期,阵阵清香飘逸在山头。铁观音和茶油是观山村的支柱产业,千亩铁观音茶园和近200亩油茶树地为村民带来丰厚的收入。

据眉山乡副乡长周亚梅介绍,目前,观山村正全面可持续开发观山村自然生态资源,通过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有序互动、高效融合,将观山村建设成为集乡村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养老服务、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体验、休闲农业与现代服务业于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传统村落。

为了让观山村规划更加契合实际与传统,南安市自然资源局先期就介入指导《泉州市眉山乡观山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让这个古村落既能留住乡愁,又能得到保护性发展。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建设、动静分离的原则,观山村的总体布局被分为“一心、一园、五区”,即游客集散中心、闽南侨乡古厝大观园、皇旗尖茶叶观光体验区、滨水养生度假区、古厝休闲农庄区、休闲农业创意区。

“我们将依据有关文件、各类规划和设计方案,加强对观山村传统村落的保护。”据南安市自然资源局村镇规划科负责人苏鹰鹏介绍,接下去,自然资源部门将积极配合观山村村集体推动村民、乡贤的力量,鼓励村民发展茶叶、农产品,充分挖掘和弘扬观山村的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农耕文化、“番”文化、茶文化,立足实际,推进乡村旅游,将观山村打造成传统村落示范村,“让更多人认识观山村,来观山村旅游!”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村里中新厝、石碣厝、顶新厝、雨伞厝等各式各样的闽南古大厝,让人赏心悦目。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图片在观山村,移步有厝、厝厝不同。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古大厝中,格外醒目的就是这座两层的番仔楼。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西式风格的拱形廊柱搭配闽南特色的红砖,富有韵味。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观山村的古大厝内,一弯弯灵动的燕尾脊。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功藏厝,又称“池塘湖大厝”,是印尼爱国华侨李功藏故居。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石印厝是闽南少见的仿造前苏联风格的建筑。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石印厝屋外花岗岩外墙上镶嵌着不少精美的石雕。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石印厝内糅合了许多闽南建筑元素。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行走在番仔楼里,感受古厝的独特魅力。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深秋季节,番仔楼后的柿子树也成熟了。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观山村位于南安眉山乡的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村落。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泉州特色村落之石狮后杆柄:多重风光架起旅游虹桥

即时 | 2020-12-05 11:04

在农地间蜿蜒穿过的木栈道成为后杆柄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后杆柄村 供图

东南网12月5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林婕 文/图)百花争艳、风光明媚的时节不一定是春天。

在石狮,一条长达4公里的峡谷旅游路把沿途的姑嫂塔、花海谷公园、学府公园,体育公园、青年水库、塔山水库串联成一条风景线,任四时更迭,景致无边。这不仅是石狮首条观光旅游路,也是后杆柄村的致富路。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传统韵味的红砖厝与南洋风情的番仔楼风格迥异,却又和谐共存。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古厝新宅共筑美丽村居

后杆柄村位于石狮市永宁镇,“杆柄”闽南语音同“官聘”,因此也称官聘村。作为一个“十户人家九户侨”的侨村,后杆柄有着3000多名海外乡侨,是常住村民的两倍多。至今,村里仍保留多幢旧时华侨回乡所建的番仔楼,其中,最富盛名的当属杨家大楼建筑群。

杨家大楼建筑群由菲律宾富商杨邦梭家族建于1928年,是民国时期闽南华侨建筑的典范,也是泉州地区最大的华侨建筑古民居之一。其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庞大的规模体量,更因它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形成一个丰富完整的建筑体系。

杨家大楼建筑群主楼为中西合璧的番仔楼——六也亭,这座占地面积6670多平方米的洋楼设有170多个房间,设计图纸及所用建材皆从菲律宾运送而来。六也亭因杨家六兄弟而得名,外观华丽高雅、精致大气。雕刻繁复的窗台门楣、彩色玻璃镶嵌的门窗、雕花精美的琉璃栏杆……无不透露着大楼主人往昔的富庶与辉煌。走进老宅,地道的闽南式布局令人惊叹,宅中有大厅、小厅、偏房、后轩、后房、厢房和下落等,是标准的“七间张、十榉头式两落大厝”格局。同时,六也亭旁还建有闽南风格的祖祠、佣人房、更房等,传统韵味的红砖厝与南洋风情的番仔楼风格迥异,却又和谐共存。

据杨家后人杨祖业介绍,杨家人丁兴旺时,曾四代同堂,有200多名嫡亲族人,加上百余名佣人,共300多人。彼时,六也亭顶楼的亭子中悬挂着一口大铜钟,到了饭点,便有人撞钟通知族人吃饭,是名副其实的“钟鸣鼎食”之家。如今,除百余位后人尚在国内,杨家大部分后人都旅居海外,但后杆柄村的小学、幼儿园、村道、祠堂,甚至村里的教育资金等公益事业都留下了杨家人回馈桑梓、乐善好施的事迹,至今仍为村里人津津乐道。“名卿清操除三惑,学士新诗重十联;但得安闲消岁月,只留清白遗子孙。”如今,刻在石亭上的杨家家训仍清晰可见,时代变迁和家族兴衰也一并刻进老宅中。

在后杆柄,外形各异的番仔楼还有许多幢,一幢幢具有厚重年代感的洋楼背后是一个个令人感慨的华侨故事,为后杆柄的近代史添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依照村庄规划,后杆柄村一方面积极修缮保护这些带着岁月印记的老建筑,另一方面,也对整体村居环境进行分区改造。“首期安置小区已设计完成,规划面积8亩多,拆迁了20几幢石结构房,计划建成8幢独栋住宅楼及3幢公寓式住宅楼,预计年底前全部竣工。”据后杆柄村委会主任杨志成介绍,为体现古村落特色,后杆柄村就地规划建设12处微景观,将破旧危房改造成露天农村客厅,口袋公园等,并将村里空置的杂草地进行绿化,种植四季花卉,美化提升村居环境。

同时,村里还对裸房摸排并入户动员,要求家家户户进行外立面装饰,并对道路两侧、水池、公园、临时搭盖和鸡棚鸭舍等脏乱差的区域进行清理转运,让村落呈现整齐划一、整洁优美的观感。如今的后杆柄村不但实现全村硬化、绿化、亮化全覆盖,还建成三个公园、一个文化广场和一条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木栈道,一个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初见雏形。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后杆柄村将多处脏乱差的荒废区域改造成绿地公园。后杆柄村 供图

规划蓝图助力村落蝶变

后杆柄村拥有优越的交通与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和田园风光,如春的四季孕育着一片好花草……但在2016年,后杆柄的村财还是零收入,曾被列入“石狮市第一批1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之一。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依托先天资源优势,石狮市自然资源局因地制宜,为后杆柄绘制了一幅美好的规划蓝图,通过村庄、村民、企业、合作社共建共赢的方式,打造永宁乡村振兴示范村。

为扶持后杆柄的集体经济发展,永宁镇将其列入“百万村财培育计划”,向上级争取百万元财政补助用于乡村发展规划。后杆柄村委会充分利用空置的村委会楼顶及官聘学校楼顶,搭建太阳能发电板,建设第一期光伏发电工程128kW。此举让村里的电费从每个月8000元降到3000元,且每年可实现村集体收入约20万元。

与此同时,得益于石狮城区东进的发展规划,后杆柄村的土地价值跟着“水涨船高”,村庄发展也“水到渠成”。葱郁的绿树、烂漫的花海、沾着露珠的青草……新建的峡谷旅游路像一条黑绸缎将花草树木缠绕在两侧,秋风轻轻吹动路旁绿意环绕的湖水,碧波微微荡漾,清新惬意。“以前从村里到石狮市区要9公里,现在还不到4公里,可以说,峡谷旅游路打通了我们村的发展瓶颈。”后杆柄村委会主任杨志成介绍,峡谷旅游路及一侧的花海谷公园有三分之二都是后杆柄村的土地。在花海谷公园内,占地210亩的后杆柄村果林场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种植于1992年的2300棵龙眼树郁郁葱葱,均可产龙眼上百斤,从先前的天养天成,到最近两年来引进专业团队管理进行修剪、栽植、养护等工作,这片果林为后杆柄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立足区位优势及土地、水库、侨亲等资源,后杆柄村逐渐探索出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特色乡村发展之路,并于2019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百万元。

有了充裕的村财,乡村规划的步子也能迈得更大些。根据规划蓝图,村里杨家大楼东侧至山边路约60亩土地,计划发展农产品产业,包括培植四季水果,设立蝴蝶园、松鼠园、百鸟园,打造永宁镇最具特色的亲子农庄,并用集装箱及喷绘打造特色游客旅游中心,包括休闲区、体验馆、亲子馆等。

有麝自然香,蝶变后的后杆柄如今成了“香饽饽”吸引多方关注,资本、项目、人才随之而来。2019年,由后杆柄村旅泰乡贤杨清筑牵头投资的石狮泰国风情文旅项目落地后杆柄。这个占地达600亩的大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3.3亿元,配套有四面佛庙、泰拳馆、泰式酒店、泰国民族戏曲演绎、蛇园、鳄鱼湖、大象园、泰式著名建筑微缩景观、泰国商品购物街、泰国古代按摩水疗等多个独具异域风情的休闲旅游子项目,将被打造成石狮标杆性的乡村度假旅游项目,并大大带动后杆柄的村财及就业。

俯瞰后杆柄,以旅游产业发展为轴,宝盖山风景区、泰国风情体验区、田园体验区、乡村人文体验区、森林保育区环绕的“一轴多区”产业空间布局已规划完成。

这幅为后杆柄量身定制的蓝图,正以闽南历史文化渊源和丰富的本地文化特色为“魂”,以“山、溪、林、田、祠、厝”乡村生态肌理为“底”,以生态休闲、人文旅游为“引擎”缓缓舒展开,一片宜居宜业宜游的热土渐渐显露。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杨家大楼建筑群主楼为中西合璧的番仔楼——六也亭。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六也亭因杨家六兄弟而得名。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彩色玻璃镶嵌的门窗,精致又大气。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杨家大楼建筑群是泉州地区最大的华侨建筑古民居之一。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杨家大楼建筑群之大,令人惊叹。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大楼内是地道的闽南式布局。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走进杨家大楼,布局让人忍不住惊叹。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杨家大楼内一角。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现在仍有一些后人居住于杨家大楼建筑群内。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后杆柄,外形各异的番仔楼还有许多幢。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村里首期旧房改造效果图。后杆柄村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后杆柄村“一轴多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图。石狮市自然资源局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个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初见雏形。后杆柄村 供图

泉州传统村落之惠安西头:书香古厝涌动文化气韵

即时 | 2020-11-28 09:57

漫步西头村,这里的红砖古厝小巷随处可遇,古朴而清新。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东南网11月28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林杰 实习生 林晶颖 文/图)古村落,因深厚的历史积淀而唯美,因灵动的现代规划而鲜活。

有别于闽南沿海村庄,坐落于惠安县净峰镇的千年古村——西头村地灵人杰,民风淳朴,浓厚的书卷味让这座传统村落自带文化气韵。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西头村至今保留着40余座红砖古厝,大部分为明清建筑。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一村一族 文化气韵一脉相承

作为曲江张姓的发源地,西头村又名“张坑”,全村同族同姓。千百年来,张姓族人就在惠女湾西南部的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如今,惠安境内的西头张氏后代已近8万人,遍布附近60余个自然村。他们兼具向海而生的豁达与儒家传统文化的内秀,在沿海村落中气质卓然。

西头村的规划格局以香山、田园、聚落、水系为序列,近海而不靠海,山水掩映间生活着2600多名张氏村民。虽一族一姓,但村里仍分布着多座古宫庙,白莲寺、万善宫、文安宫……以民间信仰为核心的宗教文化颇具闽南特色,将族人凝聚一起,赋予了他们从善向上的力量。

西头历朝历代人才辈出,尤其文官武将层出不穷。在岁月长河中,小小的村落已不知不觉积攒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至今,西头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仍保存着43座古厝,这些古厝多为明清建筑,它们连成一片,厚重典雅。

始建于1369年的张氏家庙是一座典型的明代穿斗式古厝,建筑面积近400平方米,其中东西进深38米,南北面宽10.5米,由门厅、天井、两廊和祀厅组成。数百年来,张氏家庙被宗族后代不断维护修缮,方得以保存至今。毗邻家庙左侧,与之一墙之隔的是始建于元代的龙山书院。龙山书院仅半个家庙大小,为硬山墙、重檐式古建筑,院口有莲花池、古井、憩亭和花圃,独具一格,是惠安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书院之一。

书院曾培养出进士近十人,举人十余人,贡生数十人,多个象征荣誉的匾额至今仍悬挂于书院厅堂中,最具盛名者当推张岳。文韬武略的明代理学名臣、五省总督张岳,为官清廉,正气凛然,著作收入《四库全书》,是唯一载入《明史》列传的惠安人。以张岳为核心的家庙与书院,也成为了西头文化气韵的发源地。

“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铭于斯”。西头人纵使走的再远,亦不忘自己根脉所在。因为百岁祖母的嘱咐,年过花甲的教师张树仁在退休后,毅然回到西头发挥余热,致力于发扬家乡非物质文化,延续村落传统风貌。

漫步在石板与红砖铺就的埕院中,听老人讲述这座古村的历史故事与未来的规划,地上的砖石仿佛也焕发了生命力,期待着被遗忘已久的重生。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西头村希望通过重新规划焕发传统村落光芒。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古色古香 闽南古厝注入灵魂

连片的古建筑在高速发展的现代中稀罕而珍贵,却也难敌岁月的侵蚀。由于年久失修,西头多幢古厝日渐破落。2018年,惠安县规划部门邀请上海、福州等地高校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对村里的古建筑群进行评估与规划。

“专家一致认为,这片古厝群十分有保护价值,但是修缮保护并非易事。”在张树仁看来,建筑是死的,要把灵魂注入里面,才能盘活。为更好地保护古建筑,西头村成立传统村落保护修缮筹备组,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采用传统工艺、传统材料,尽量保留、沿用原有的木材、石料,对古厝群进行规划与修缮。

依托丰富的传统建筑、人文历史等文化资源,西头融合区域发展需求与村民诉求,规划定位为“人文新西头 活力宜居村”,以“山水慢生活+闽南人文游+乐活新乡居”的模式,让古村落的乡愁记忆久久留存。

良好的规划为这片土地的兴旺发展扬起了乘风破浪的船帆。经过改造,张氏家庙变身成为家风家训馆,同时也是青少年教育基地、廉政勤政教育基地,传承张岳等人的廉隅作风。严谨的家风家训教育着张氏族人继承祖德、爱国爱家、孝敬父母、勤为职业。古色古香的龙山书院内成立了南音社,数十名学员在这里免费学习南音及各类乐器,获奖无数,极大促进了闽南传统文化艺术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成为泉州最大的南音公益教学点。“我的愿望是把琴棋书画都注入西头古村落。”在张树仁和其他乡贤的倡议下,西头棋院也已选好了待修缮的古厝及场地……

为了感恩历史,展望未来,让人们记住乡愁,续上文化的灵根,西头对村里的闽粤赣边区革命惠东党支部旧址进行修缮,并在古厝中创设村史馆,陈列历史文物和资料。村史馆内的厅堂、厨房、卧室等皆按五六十年代的风格进行布置,从各处搜集来的老物件为展馆增添了真实的年代感。对西头村而言,村史也是家族史,村史馆在向后人展示史迹的同时,也激励着西头人重新演绎先贤励志故事,为续写更加辉煌的新时代篇章,接引源头活水,增加信心和力量。

古宅小巷中,褪色的红砖和斑驳的土墙透露着厚重的历史感,与墙角开得正艳的三角梅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古朴而清新。像这样的微景观,在古厝群的巷口、转角比比皆是,处处诗意。而未来,这里将焕发更多的、新的文艺气息。

成片的古建筑与建筑集中的民宅周边绿植环绕,景观融于生活中,构成一幅古村落的新时代画卷。除了连片的古厝群,西头还规划了一条东港溪滨水景观带,这条慢道步行景观带沿线多为公园与广场,是村民休闲的好去处。特色各异的景点串联成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乡村景观格局。

“希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带动村庄经济,这需要后人继续发力。”在张树仁眼中,家乡是一颗蒙尘的明珠,经后人不断擦拭,一定可以重新散发万众瞩目的光芒。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张岳先祖至其父四代皆清廉为官,卓有名望,被誉为“廉隅世家”。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数百年来,张氏家庙历经数代人不断维护修缮,方得以保存至今。西头村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张氏家庙(右)与龙山书院(左)毗邻,是西头村最具分量的圣贤之地。西头村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龙山书院厅堂悬挂多块“进士”“举人”等匾额。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新建不久的西头村村史馆成为村民们的精神家园。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出砖入石燕尾脊是“闽南红”建筑的主要特色之一。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保护修缮古民居,西头村做到“修旧如旧”。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屋脊上矗立的鱼龙图案被奉为神兽,除了防止雨水侵蚀屋脊,还有辟邪消灾的寓意。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西头村利用各种角落打造特色微景观。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西头村村史馆记录了村落的“前世今生”,图为村史馆一角。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新宅古厝相融相生。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泉州传统村落之晋江围头:战地文化铸就“海峡第一村”

即时 | 2020-11-16 21:04

围头村有着“海峡第一村”的美誉。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东南网11月16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林婕 实习生 林晶颖)蔚蓝浩瀚的大海、泛着银光的十里沙湾、鳞次栉比的闽南红砖古厝、狭长结实的防炮洞、弹痕累累的番仔楼……在晋江最南端的围头半岛上,6500米海岸线勾勒出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千年传统古村落——围头村。

围头三面临海,正瞰台湾海峡,与金门岛隔海相望,是祖国大陆距离金门岛最近的地方,有“海峡第一村”的美誉,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它与众不同的“命运”。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围头村村委会也建设得十分有围头特色。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炮战打出“战地文化村”

宁静悠远的午后,海浪追逐着白沙,海风轻抚着面颊,站在围头月亮湾上的小山丘向下眺望,成片的木麻黄紧依着岸礁,在海天一色中随风轻轻摇荡。这是独属于闽南沿海的美景,过去的围头,这样的美丽始终带着点悲壮,悲壮中又洋溢着满满的英雄气魄。

围头自唐代就得到开发,自古便是“南北洋舟船往来必泊之地”,在明朝围剿海寇、明郑操兵、施琅攻明、“八二三炮战”等不同年代,都扮演重要角色,留下许多战地文化遗迹。最令围头人铭心刻骨的是1958年震惊世界的“八二三炮战”。

作为战时最前线,围头设置了10个炮群、44门火炮,分为东西两条战线,东线以陆军临时作战指挥所达屋楼为轴心,向南北延伸,西线则以海军临时作战指挥所毓秀楼为中心,亦向南北延伸。两个指挥所在作战一开始,便被当成目标一顿轰炸,毓秀楼的门亭、围墙、房顶被打穿了几个洞,达屋楼更是由原来的三层楼房被打成了两层。小小的村域落下了五万多发炮弹,全村五分之三的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遍地是废墟残骸。直至今日,目之所及的损毁古厝大部分皆为炮弹所炸,弹痕累累的民宅成为了“八二三炮战”的重要见证。

值得一提的是,炮战期间,围头人民自发组织支前民兵,扛弹药、运物资、救护伤员……围头人的英雄底色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炮战之后,围头民兵7人进京受表彰,荣立二等功的有11人,荣立三等功的有55人,受各级表扬的有144人……”围头村支书洪水平对这群挺身而出的英雄铭记于心。

海潮退去、硝烟亦散,浴火重生的围头没有刻意抹去历史的伤痕,而是让后人铭记过去,珍惜和平。目前,围头还保留着10个防炮洞,上方建起了一个个休闲小公园,下面代表着过去,上面则是现在的生活。一幢幢被损毁的古厝成为讲述围头近代历史最好的书籍。

依托保护完整的防御作战系统——四通八达的地下坑道、地面战壕、碉堡,以及打响“八二三”炮战第一炮、炮战主战场之一的安业民阵地第四号炮位,围头就地规划,建起了“八二三”战地公园,也是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战地公园对面的烈士陵园墙上写有“拥护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字样。历史的印记与未来的期望在这里碰撞。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村里建有围头新娘主题园。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历史铸就“海峡第一村”

围头的每幢楼都有两岸的故事。以前是关于战争,现在是关于爱情。

1992年,围头少女洪双飞在工作交往中与台湾小伙陈应超相恋,而其父亲正是参加“八二三炮战”、有着“炮战小老虎"之称的洪建财。洪建财顶着压力支持女儿的婚事,让“冤家”变“亲家”,洪双飞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嫁到台湾的围头新娘。目前,围头村共有148对两岸夫妻,是名副其实的“两岸通婚第一村”。

自2010年起,晋江市每两年举办一届海峡两岸七夕返亲节,嫁到对岸的“围头新娘”纷纷携夫带子回家探亲,两岸姻亲聚在一起,共度浪漫时刻。村里建有围头新娘主题园,是海峡两岸七夕返亲节的主会场,也是村民平时休闲娱乐场所。

2018年8月5日,福建正式向金门地区供水,水源来自晋江,而入海点正是围头,源源不断的淡水经海底管道输送至金门,昔日隔海对战,今日同饮一江水,世事变迁令人感慨。

谈到围头未来的规划,洪水平说:“很简单,就是要发展!”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围头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提前规划,绘制了“一年一台阶、五年一跨越、十年初步实现宜居宜业宜游、二十年致力打造海峡名村”的乡村振兴蓝图。

在围头的村史馆里,2007—2026年的规划目标被贴在每层阶梯上,一条长达20年的“规划阶梯”被设计成一艘船,寓意着众人划船,同舟共济,一步一台阶。“发展还在路上,要更上一层,计划到2026年,用20年打造海峡名村,这条路一步都不能走歪。”洪水平希望后人能记住围头从哪里来,也能知道围头要往哪里发展。将围头的故事融入乡村旅游中,无疑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好方法。

围头的老街保留了许多闽南沿海独具特色的红砖古厝和石头房,闽南文化气息清新而浓厚。与许多传统村落仅有留守老人小孩不同的是,围头不仅有4300多名村民,21个姓氏,还有2000多名外来居民,海外还分布着5000多名华侨,侨台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说战地文化与侨台文化是与历史的印记,那么,水清沙白、风光旖旎的滨海渔村就是大自然的馈赠。

围头海产资源丰富,有“金鱼湖”之称。围头澳是天然渔港和海水养殖基地,主要养殖有石斑鱼、鲍鱼、海蛎、海带等海产品,这里东临台湾海峡,有闽中、闽南渔场可供远洋捕捞。2020年4月,在疫情形势仍然严峻的时期,洪水平就带领渔民们通过海上直播,助力鲍鱼线上线下推广和销售。

1300多年来,这个半岛留下了围头人筚路蓝缕、建设家乡的足迹,留下了围头人抵御外侮、复台平台的号角,也留下了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亲缘情缘,留下了讲不完、说不尽的围头故事。

作为昔日福建海防的最前线,今日两岸交流的最前沿,按照“战地文化渔村”定位,资源规划部门已在着手开展"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依托战地、滨海、渔村、侨台、海丝“五大文化”,围头在新时期“振兴围头,二次创业”的征程上,将通过“绿色渔村、蓝色海湾、白色沙滩、红色党建、金色产业”的“五色围头”规划,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古村落涂抹多彩的晨光。

未来,围头将围绕“两岸缘、望归角、古今渡、渔港情、古村游”五大板块,为游客编织了一个以历史为经、自然为纬的乡村旅游网络,打造全国知名的“海峡第一村“。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围头村是祖国大陆距离金门岛最近的地方。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毓秀楼墙上仍保留着被炮弹轰炸的印记。围头村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弹痕累累的民宅成为了“八二三炮战”的重要见证。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达屋楼是围头“八二三”炮战十大遗址之一。围头村 供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毓秀楼附近的海军地下指挥部遗址。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八二三”战地公园。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围头村有着长达6500米的海岸线。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老街保留了许多闽南沿海独具特色的红砖古厝和石头房。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围头的村史馆里,2007—2026年的规划目标被贴在每层阶梯上。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番仔楼。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八二三”战地公园。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村内的千年画卷上记录着一个个围头故事。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月亮湾风景宜人。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泉州传统村落之晋江福全:海防所城诉说不屈岁月

即时 | 2020-11-07 21:19

城墙记载着福全村曾经的辉煌。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东南网11月6日讯(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林婕)天空湛蓝,围头湾的海风徐徐,海浪一波又一波拍打着岸礁,千年古村落晋江福全村就坐落于围头半岛的东面。福全的故事,要从一道城墙说起。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图为西门,又称迎恩门。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古城墙无言诉说数百年不屈岁月

地处福建东南一隅,东临台湾海峡,南距金门仅5.6公里,千百年来,福全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海防要地。

早在唐代,福全就是一座军事要塞,至宋代,福全所在的围头湾已发展成为东南沿海一大商贸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变迁的重要见证。但这座古村落的辉煌时刻,是在明代,那也是一个福全最动荡不安的年代。明代初年,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为巩固海防,朝廷在泉州设立卫城和5个守御千户所,福全所就是其中一个。因为所城的建立,福全从一个滨海村落升级为抗击倭寇、保障安宁的东南海防重镇。

用来防倭御寇的海岸筑城固若金汤,巍峨的城门与逶迤的古城墙历经朝代更迭,见证了数百年来福全的兴衰。随着抗日战争、“八二三”炮战的爆发,这方古城墙也逐渐在不同年代的战火中损毁殆尽,仅遗残垣。

在福全乡侨的助力下,所城城墙原地“重生”,依然矗立在这座滨海古村落,成为时代阙歌中生动难忘的一个音符。城墙长1950米,地基宽3.9米,高6.3米,外墙全部用1米长、24厘米宽的花岗岩条石纵横交迭垒砌,内墙则用角石垒砌而成,中间夯土填实,相当坚固。城墙分上下两层,落差两米多,都十分宽阔,下层为专门运送武器和物资的跑马道。

修复的城墙连接着所城的西门和北门。西门又称迎恩门,驿道通郡,车马络绎,出将入相。“平时其它3个城门都不开放,有重要客人和官员来,或者婚丧嫁娶都是走迎恩门。”年过古稀的蒋福岱是土生土长的福全人,对村落的大小事了如指掌,据介绍,城墙连接的另一侧北门又被称为瓮城,城墙环绕成一个圆,因形似瓮缸而得名。

站在北门城墙上,阵阵海风犹如策马扬鞭的士兵疾驰而来,蓝天碧海一览无余。蒋福岱说,以前海水会涨到城墙下,大海就近在咫尺。“原本西门外是护城河,后来在1958年被填埋掉了。”据介绍,旧时的城墙前挖有濠堑,年代久远,现虽已填没,仍留下“北濠沟”“南濠尾”的遗迹和称呼。至今,迎恩门外仍保留着一个“大桥窟”,以纪念曾经的“护城河”。

在人多地少的福全,农耕经济并不发达,所城文化是福全的灵魂所在。根据福全村的规划要求,在37.1公顷的规划用地中,就有31.1公顷是所城用地。发展卫所文化体验,让历史古为今用,服务于乡村振兴,是福全古村落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这个滨海所城确有这个资本。

除了城墙,福全所成内还留存着不少岁月悠久的古厝、古街、私塾、庙宇……这些散落在村落的历史印记与一望无际的大海串联成了独一无二的福全,无言地诉说数百年海防的不屈岁月。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图为北门,又称瓮城。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百家姓万人烟再现滨海所城风光

福全守城状似葫芦,规划完善,每条村道竟然都有一个街名,北门街、庙兜街、西门街……纵横交错的街道大多都是丁字形连接的,被称为“丁字街”,寓意人丁兴旺。在战争时期,这样的设计也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有利于引敌入境,从两侧包抄敌军。近代以来,在海外侨亲的资助下,福全村的每条村道都实现硬化,几乎每走三五步,便能看到一块记载华侨修路的碑志。

除了保留“葫芦城、丁字街”格局和城墙遗址,福全积极保护与卫所有关的历史文化遗产,保留村民最原始的特色生活空间和生活场景,作为卫所文化主题展示窗口,展现抗倭重镇、英雄之地的风采,反映乡风民俗的古朴、醇厚之美。

福全村道两侧的古民居多为“皇宫起”式的闽南古厝和番仔楼,采用闽南传统的出砖入石结构,红砖一般使用色泽艳丽、规格平整的“烟炙砖”,墙上的白石或青石上多有寓意吉祥的灰雕,涂上鲜艳的色彩,十分古朴大气。古厝的房前屋后都有花草点缀,绿油油的爬山虎、玫红色的三角梅……在闽南四季温和的气候中,这些植物总能保持鲜明艳丽的色彩,为古建筑增加几分活力。

数百年前,随着各地携眷前来的官兵增多,福全逐渐形成了“百家姓,万人烟”的特殊处境,城中烟火兴盛,人文荟萃,至今1500多名村民中仍有24个姓氏。清河衍派、凤阳衍派、六桂传芳、百忍传芳……每个民宅的门楣上都刻着不同的堂号。不同宗族不同姓氏的人汇聚于此,按照宗族、区域划分为13境(角落),每一境都建有一座宫庙。保生大帝宫、城隍庙、妈祖庙、关帝庙、临水夫人庙……小小的村落竟有近20座宫庙,供奉着各个宗族的信仰。

早在2010年,规划部门组织编制了福全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对村内丰富的闽南传统文化、民俗宗教文化与卫所文化等进行重点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福全村文化复兴与乡村振兴最大的底气。依托古厝、番仔楼等建筑物,福全计划发展商务酒店住宿、企业会所、特色民俗等多种住宿形式,实现多元化综合发展。

同时,福全以海为田,建立家庭联合滨海生态农场,实现海洋及其海产品的集中生产和经营,并整合林地资源,采用入股分红的方式,集中生产和经营农业产业,保证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根据规划,福全古村落东北临海的林地用地规模将保持不变,并结合古战场,逐步落实滨海观光体验产业功能。

“福地换新姿流水小桥连美景,全程通故里康庄大道展鸿图。”这是镌刻在福全村口山门上的藏头联,也是这个千年海防古村落的真实写照。如今,换了新姿的福全正准备在下一个时代交锋中“大展鸿图”。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城墙分上下两层,下层为专门运送武器和物资的跑马道。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瓮城一角。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迎恩门外仍保留着一个“大桥窟”,以纪念曾经的“护城河”。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福全村一角。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村道上的古民居上保存着完整的雕刻画。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藤蔓爬上红砖瓦,配上蓝天,风景如画。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福全村,随处可见出砖入石结构的闽南传统民居。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漫步福全村,所见却皆是新旧难辨的红砖厝。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不同民宅的门楣上刻着不同的堂号。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民居门楣上的“感德姑恩”表明,房屋为姑姑寄钱回乡所建。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图为临水夫人庙。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绿油油的爬山虎布满石头房的外墙。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福全村的建筑大多就地取材,很有特色。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图为福全村以前的私塾旧址。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福全村龙元山遗址文化休闲公园一角。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泉州传统村落之安溪松岩村:千年古道走出香茗传奇

即时 | 2020-10-26 18:03

在松岩村,漫山茶树郁郁青青。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东南网10月26日讯(本网记者 傅心玫 谢玉妹 林婕)初到安溪西坪松岩村,正是秋茶飘香的时节。

沿着绵延起伏的山路盘旋而上,成片茶树如绿屏般映入眼帘,千年古村落松岩被群山环抱其中,空灵静谧。云雾飘渺间,一簇簇沾满露珠的茶树矗立菡萏山的梯田上,清新的空气夹带沁人的芬芳扑鼻而来,一幅茶乡水墨画浑然天成。

闽南人爱茶,喜喝功夫茶,尤爱安溪铁观音。作为铁观音发源地,松岩蕴含着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棵棵茶树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上佳茶叶,片片茶叶在沉浮间飘香千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松岩村茶树成片,空气清新。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千年茶乡的茶源传说

在松岩,最值一品的是铁观音,最值一走的便是山上的茶源古道。在泥泞的黄土与布满青苔的石阶上穿插行走,远处隐约传来鸡鸣狗吠之声,与近处的潺潺流水合奏出一曲茶乡独有的山歌,吟诵着数百年茶源古道的悠悠传说。

“铁色皴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安溪人对茶的钻研与开发已有千年历史,铁观音让安溪香茗文化名扬四海,魏荫发现铁观音之说世代相传。自茶源古道蜿蜒而下,行至路尽,清亮的水流声入耳,几块山石间,一座卧坐石像进入视线,老者扬眉奋髯,笑脸盈盈,这便是魏荫发现铁观音之地。

据传清雍正元年,家住松岩的魏荫偶然于梦中得观音提醒,依据圣龟指引,在打石坑一深潭旁的石崖上发现一株茶树。魏荫将其移至自家天井的铁鼎中种植繁育,并分送给乡亲们种植。此茶香气清高,回韵无限,因茶树是“观音所赐”,茶叶外形如铁,又是种于铁鼎之中,因而得名“铁观音”。至今,松岩的茶农仍有“每天三杯清茶敬观音”的习俗。

比起带着点神奇色彩的传说,适合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才是松岩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个坐落于菡萏山北麓的村落,海拔高达1265米,高山流水,云雾缭绕,土层深厚,湿度适宜,提供了茶树茁壮生长的一方天地。“松岩雨水多、湿度高,给茶树创造了很好的生长条件。”魏月德是魏荫铁观音第九代传人,在他看来,初秋的雨水对茶树而言犹如甘霖。据悉,为减少自然环境对茶园的不利影响,松岩村严格规划、整治侵占溪流河道的建筑,疏浚水体,并将防洪设施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结合,进一步完善村庄排水设施建设。

勤劳朴实的村民十分珍惜松岩村天赐的自然条件,自唐代起,无数茶农择一隅安居,在一片沃土中开垦出生机,用双脚走出茶乡远扬的名声。毛蟹、大叶乌龙、小叶乌龙……沿着茶源古道徐徐向前,50余种品种各异的茶树舒展芬芳,5000余亩茶园成为松岩村的重要经济来源。岁月更迭,带来的是不断研发的茶叶品种,云雾翻腾,世代村民守候的仍是这一座千年茶村。

在郁郁青青的漫山茶树中,藏着一座小庙,名为代天府,供奉着当地信仰的五位“王爷”,小小的宫庙内珍藏着一块清代名臣李光地亲笔的“山高月明”牌匾,传说是李光地品茗之时所写的。守庙的村民说,村中茶农要外出经营茶业时,往往会来庙中点上几炷香,以求万事顺遂,生意兴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魏荫是铁观音母树的发现者。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传统村落的生态新途

历经千年岁月更迭,松岩的古厝、古庙、古树都已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融合成这座山村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只有一株株飘香的茶树仍在吐露新芽,这是大自然最深情的馈赠,也是这座古村落振兴的“法宝”。

作为铁观音发源地,松岩的乌龙茶制茶技艺和茶叶无性繁殖技术十分成熟且高超,虽然村庄人口不多,但在安溪茶产业的地位却不容小觑。一批批松岩村人,自小以茶为伴,坚守着铁观音传统的采摘与制作技艺,每逢采摘时节,折取树上的三叶一芽,经晒青、凉青、摇青、炒青、烘焙等工艺,最终制成一份“七泡有余香”的铁观音。每年村中都会举办一场茶王赛,茶农将自家好茶带来比拼,在决出高下的同时,也推动茶叶品质不断上升。

近年来,随着年轻一代渐渐走出村庄,以崭新形式传承茶文化,这座古老茶村也在思考着生态发展的新路途。在保留传统制作技艺的同时,松岩采用专业合作社模式发展茶业,弥补了因常住人口较少导致的人力不足的问题。

依据松岩村的规划,这座古村落将以茶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利用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良好的自然资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致力打造成为一座以“茶树种植特色农业与茶文化休闲体验游”为主的生态新村。

依托完善的茶产业链,松岩的乡村生态旅游初见成效。位于松岩观音山下的茶禅寺,生动展示茶与禅融合的魅力,是茶文化旅游的一个代表性建筑。茶禅寺由魏月德倡建,环境肃穆宁静,群山环绕,双溪汇聚,寺内建有观音殿、茶圣殿、茶书馆、茶人堂等主体建筑。其中,茶圣殿内供奉着神农氏、陆羽、蔡襄、苏良、魏荫等“茶祖”,丰富悠久的茶文化在此凝结,并随着一批批香客传播出去。

围绕铁观音发源地的传统建筑观光、农耕文化体验、民俗表演中心、非遗博物馆、侨乡文化馆等多种文化旅游项目,资源规划部门已组织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通过规划实施,将为这座村庄带来勃勃生机,让这幅拥有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茶乡画卷绽放新的光芒。

在时代变迁与规划开发中,松岩的村落底色如同金澄澄的茶汤,值得世人轻啜细品,苦涩过后,必然醇厚回甘。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伫立在松岩村村口的百年枫树。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观音、流水……这就是铁观音的发源地。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行走在茶源古道上,石阶上布满青苔,山间弥散着水汽。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茶树中,路过魏氏的一座祖祠。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代天府背靠大山,前有流水。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卧坐石像上的老者扬眉奋髯,笑脸盈盈。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魏月德正在茶园中采茶。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铁观音发源地现已成为安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茶禅寺由魏月德发起建设。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鸟瞰松岩村,一条生态旅游线雏形初现。魏月德 供图

泉州传统村落之安溪善坛:续写闽南畲族人的山海传奇

即时 | 2020-10-16 16:42

红砖民宅依着蜿蜒山路顺势而建,点缀在错落有致的梯田上。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东南网10月15日讯(本网记者谢玉妹 林婕 文/图)信奉海神,尊山为主,自强不息,乐善好施……在安溪县官桥镇的善坛村,居住着一群由海入山的畲族人,数百年前,他们的先祖告别汹涌海浪,背井离乡到深山一隅繁衍生息。在漫长的山海岁月中,一座独具特色的畲族传统古村落渐渐形成。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善坛大部分为山地,山清水秀,任四季变换,依然长青。善坛村供图

由海入山的闽南畲族人

善坛地处闽南金三角腹地,东离泉州82公里,南抵厦门69公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村子占地面积虽达8.3平方公里,但大部分皆为山地,漫山遍野的松树编织成一道万丈翠屏,任四季变换,依然长青。

红砖民宅依着蜿蜒山路顺势而建,点缀在错落有致的梯田上,鲜明的红绿色彩与蓝天白云相得益彰,立足远眺,顿感心旷神怡。到了夜晚,这里又是另一番风情。万家灯火点亮了成片的梯田,仿若无数颗星星坠挂在山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璀璨而迷人。

恰逢秋茶采摘的时节,漫山遍野茶香扑鼻,与农家飘散的袅袅炊烟融成一种茶乡村落独有的气息,淳朴而清新。

虽是畲族村落,善坛村的传统民居却有着浓厚的闽南韵味。古民居为白墙灰瓦的土木结构建筑,如今已不再住人,但外观仍保存完好。近现代民居则多为红砖厝或青石房,房前种植花草、农作物,部分藤蔓植物的小花伸出墙头,煞是好看。

善坛是安溪最大的少数民族村,全村人都姓钟,同宗同族。先祖的传奇故事,至今仍代代相传,善坛村村委会主任钟东河更是对此熟记于心,每每都能向访客娓娓道来。善坛先祖钟颜德生于厦门钟宅,海上风险难测,但为了生计,仍有无数渔民每天都要在风口浪尖上讨生活。一天,航海人所信奉的“海神”妈祖入梦来,指引钟颜德于特定时间往特定方向前行。梦醒后,钟颜德便只身带着妈祖神像,跟随指引来到善坛,就此扎根安居,恢复畲族人的“山客”本色。

由海入山的善坛人,既有闽南人敢于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胆识与闯劲,又有畲族人吃苦耐劳、诚实勇敢的底色。

安溪著名华侨钟铭选就是善坛人。生于晚清的钟铭选在而立之年从安溪前往新加坡经商,并在赚得第一桶金后返回大陆继续扩大商业版图。在外拼搏的游子始终心系桑梓,在抗战时期、困难时期,钟铭选经常慷慨解囊为家乡造桥修路、购买粮食。钟铭选子孙众多,在他的教诲下也多取得不错的成就。后人秉承遗训,回安溪故里出资建设了医院、学校、桥梁等公共设施。数十年来,钟铭选家族反哺家乡的金额及获得的表彰不计其数,拳拳赤子心饱含着对故土的无尽深情。

钟铭选的故居建于新中国成立前,原为传统的土木结构,在几经修缮后成为坚固的砖石房,现为钟家祖厝,仍有两三户钟家后人居住于此。红砖青石的大厝前,老人坐在石板凳上和邻居闲话家常,秋风萧瑟,房前的番薯和芋头叶子随风轻轻摇曳,却依旧绿色盎然。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善坛人在蝙蝠山建了妈祖庙,世代供奉所信仰的妈祖。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山海共奉的妈祖信仰

因先祖“不凡”的来历,善坛人在村里建立了妈祖庙,世代供奉所信仰的妈祖,他们坚信,“海神”亦是“山神”,能像庇佑出海的渔民一样,保佑这个小山村安宁昌盛。

善坛妈祖是湄洲妈祖分灵,在引入善坛前已被供奉200多年,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善坛的妈祖庙是安溪最早的一座妈祖庙,坐落于村里的蝙蝠山,居高临下,威仪浑然天成。庙里除了供奉从厦门带来的“原始”妈祖外,还分灵了6尊神像以供村民“请神回家”。妈祖信仰从善坛开始,由海入山,每年都吸引着数万名山城信众前来祭拜,每逢妈祖生辰时及出巡时,更是热闹非凡。

善坛妈祖庙历经三次扩建,除了主殿,还配套了斋堂、住宿和停车场。停车场一侧是善坛的畲族射努基地。射弩在畲族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村中妇女钟富治就曾在2003年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上摘得射弩桂冠。如今已到天命之年的钟富治站在20米远的起射点,射起弩来仍正中靶心,精湛射术非一朝一夕练就。

站在妈祖庙前的广场俯瞰,远处山岚涌动,近处的蓝花楹、异木棉姹紫嫣红。秋意渐浓,但山中景色仍美不胜收。在通往妈祖庙的幽径上,鸡冠刺桐花开得正盛,满树火红,与一旁嵌在畲族古寨城墙上的数百年古枫树相生相伴。

残缺的古寨城墙由卵石与黏土砌筑而成,宽阔厚实,藤蔓爬满了墙体。根据记载,善坛畲族古寨功能类似土楼,能容纳多户族人共居于此。如今,古寨在年代的更迭和风蚀中,仅剩一弯残墙。据钟东河介绍,整座畲族古寨将被最大限度复原。此外,善坛还将建设畲族文化展示馆、打造畲族民俗风情村,将畲族文化融入村落规划中,打造神形具备的畲族传统古村落。

有了山水田园美景、妈祖信仰和畲族文化,善坛的乡村旅游发展路线也有了清晰的脉络。近年来,泉州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将善坛定位为“保护开发特色类村庄”,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因地制宜,整体推进。

善坛地广人稀,常住人口多为留守老人与小孩。靠山吃山,地处“茶乡”安溪,善坛的茶叶品质不算最优,也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随着“畲族古村落朝圣之旅”的规划实施,善坛的发展也将迎来新的契机。

千百年来,淳朴的善坛人遵循着先人的脚步,默默在大山中开垦,在商海中耕耘,在信仰中坚持,在收获中奉献。这片山与这群人的传奇故事仍在续写,海上风浪依旧,而山中岁月静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善坛村宗祠。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建于民国时期的东美楼曾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过作用。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钟铭选故居现为钟家祖厝,仍有两三户钟家后人居住于此。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善坛村地广人稀,常住人口多为留守老人与小孩。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善坛妈祖庙历经三次扩建。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妈祖庙前的红灯笼。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钟富治向记者展示她的精湛射术。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如今,善坛村许多村庄已不再住人,但外观仍保存完好。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妈祖庙后的蝙蝠石。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残缺的古寨城墙由卵石与黏土砌筑而成,藤蔓爬满了墙体。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百年古树扎根在畲族古寨城墙上。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泉州传统村落之德化佛岭:书写《归园田居》慢生活

即时 | 2020-10-10 18:09

佛岭村是德化县国宝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德化城关仅需半小时车程,但因地处戴云山麓,丘陵众多,村落仍延续着数百年来的古朴与宁静。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东南网10月9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午后,阳光穿过树叶,斑驳地洒落在老房子上,房前种的瓜果熟了,好几个掉了下来;屋后的草地上,成群的黑鸡懒洋洋地觅食,秋风习习,拨弄着大片黄澄澄的稻田,弹奏出一曲美妙的丰收之歌……秋日的佛岭仿若一首写意的《归园田居》,寄托了无数久居“樊笼”之人的诗与远方。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佛岭村是德化县国宝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德化城关仅需半小时车程,但因地处戴云山麓,丘陵众多,村落仍延续着数百年来的古朴与宁静。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历经多次翻修,如今的龙楼堂被改造为“叶氏家风家训馆”。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一村一族寄乡愁

漫步在佛岭村道,山水田园尽收眼底。古民居、抗倭古堡、云龙谷、水车,峡谷栈道……矗立于田间的一幅幅剪纸雕刻构成了一条佛岭的游学长廊。无需特意游览,金灿灿的稻田已让人不禁驻足观看。田埂间,孩童安坐一旁,张望着大人收割刚成熟的谷子,饱满的稻穗粒粒金黄在田野上随风摇曳,来年,这片土地将播种出新的希望。

站在田头远眺,依山而建的古民居炊烟袅袅。在佛岭,多幢明清时代的古民居仍保存完好,建筑沿袭中原特色古民居建筑的风格,以三合内庭和四合中庭式布局为主,具有短进深、宽面阔的特色。

与“出砖入石燕尾脊”的闽南传统古民居不同,佛岭的传统民居大部分就地取材,以木材与砖石混合为主。房子部分墙壁用竹子编织框架后,再用石灰、黏土和干草和匀涂上,风干后就成了厚实的白墙。白墙灰瓦的木屋没有繁复的雕刻,更为古朴简约。许多房屋没有入户大门,远远望去便看到了厅堂,身处厅中,日月繁星抬眼可见,屋外的稻田、野花、飞鸟也近在眼前,真正置身于大自然中。

地处乡镇中心,佛岭不但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这不只体现在多幢镌刻着岁月印记的古建筑,还有世代相传的族谱与传说。

佛岭村大部分人都姓叶,同宗同族,共祭祖祠龙楼堂。根据叶氏族谱记载,先祖叶万一在宋代为躲避元人,率族人从仙游古濑迁移至佛岭,至今已700多年。祖祠龙楼堂建于明代,为粘灰油漆的土木建构,有上下两堂、左右护厝、东西阁楼,讲究均齐配置;厅堂抬梁减中柱,使得空间更大,是当地少见的房屋构建法;天花涂满彩绘,绚丽庄严。祖祠庭广门阔,背山面水,位置十分优越。

历经多次翻修,如今的龙楼堂被改造为“叶氏家风家训馆”,让良好的家风家训世代传承。佛岭村村主任叶两全一家就因好家风被评为“德化县最美家庭”。叶两全的祖父母育有6男1女,家族200多人五代同堂,因秉承“百善孝为先”的家训,家族美名远播,人才辈出。叶两全一家不但成为乡邻们的榜样,还经常热心调节左邻右舍的矛盾,成为传播文明乡风的“使者”。

叶两全的祖宅龙魁堂是龙楼堂最大的一支分支,占地2500平方米。这个建于清代的合院式木构建筑,随着子孙繁衍亦不断增建,最终形成了后侧护厝式半圆形围合庭院建筑。龙魁堂规整对称,厢房为单层木构瓦房,后侧护厝为两层木构阁楼,木骨泥墙,抗震防潮,虽历经百余年而不朽,庭院由卵石铺就,外墙由青石铺筑,经久耐用。龙魁堂有160多间房间,叶两全的父兄如今仍居住于此,平日里,族人有红白喜事,也需到此祭拜。

在不久的将来,龙魁堂将被打造成佛岭的“乡愁记忆馆”,通过深入挖掘古村落历史文化,进一步厚植乡村文明沃土,丰富古村落文化内涵,让乡村更富人文情怀、让村民更具情感寄托。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网红民宿外就是一大片稻田,美不胜收。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一处一景谋发展

佛岭的森林整体覆盖率达85%,天然的屏障让整个村庄绿意环绕,山峦苍翠欲滴,梯田、古厝、古树错落有致。为了让村道屋舍与这片青山绿水相得益彰,佛岭村依照规划,实施农房整治行动,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旧”,规范村民改造、修缮、建设农房,采用“戴云山筑”方式对村内的裸房进行“平改坡”,采取古村落水泥使用审批制度,以“硬的措施”留住乡村韵味。

如今,民宅基本遵循“灰瓦屋顶、米黄外墙、咖啡套窗”的建筑风格,统一进行外立面改造,让村落融入于田园风光中,更整洁清新。同时,佛岭村还大力推进绿化美化,大量运用花卉、风景树等元素进行装饰,打造“紫薇长廊”“竹林坂花海”等景区新景点,形成有层次、有“绿”量、有纵深感的景观绿化带,达到了“移步换景,一处一景”的效果。

在佛岭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除了871亩耕地和11286亩林地外,还有瓷土矿、铅锌矿、煤矿等矿产资源,杉、松、毛竹、杂木和珍稀的国家保护树种等森林资源,以及丰富的水利渔业资源。虽然土地广阔,但由于耕地分布不集中,传统农业产业化发展条件不足,佛岭村的常住人口仅400多人。

长期以来,大部分佛岭农民采取的是农业自给自足的模式,以种植德化梨、油柿、柑桔、桃、李、马铃薯、蕉芋、木薯、芥菜等农作物为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步子的稳步迈进,佛岭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农民新增了林地出租、油茶林、入股党群城市家园、云龙谷景区分红等收入。

其中,依托大山天然美景而建的云龙谷景区,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仅2020年以来,就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0余万人次。强大的客流量让村民们看到了新希望,催生了一批特色精品民宿来佛岭投资。由晚清爱国华侨叶乃矧故居改造而成的“山有福美”如今已成为当地一家“网红”民宿,这家仅有8个房间的特色精品民宿在节假日常常供不应求。民宿历时两年的改造,在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生活基本功能设置,尽量保持原有的韵味,精致简约又不失大气。

目前,云龙谷景区二期建设规划已启动,为加快形成民宿整体规模效应,近年来,国宝乡先后与多家国内知名民宿签订投资意向书,争取有更多高端个性的民宿入驻。

紧扣“旅游+农业”模式,佛岭正在书写一首属于自己的《归园田居》,让村民得以在绿水青山与田园菜地间安居乐业,也让古村落的韵味长留于乡愁记忆中。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佛岭的传统民居大部分就地取材,以木材与砖石混合为主。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佛岭村许多房屋没有入户大门,远远望去便看到了厅堂。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红色的剪纸画长廊,在金色麦田的衬托下,美不胜收。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龙楼堂庭广门阔,背山面水,位置十分优越。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龙魁堂规整对称,厢房为单层木构瓦房,后侧护厝为两层木构阁楼,木骨泥墙,抗震防潮,虽历经百余年而不朽。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龙魁堂是龙楼堂最大的一支分支,占地2500平方米。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到了饭点,龙魁堂炊烟袅袅升起。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秋季的佛岭,村民正忙着丰收。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随着子孙繁衍亦不断增建,龙魁堂形成了后侧护厝式半圆形围合庭院建筑。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特色精品民宿在佛岭村遍地开花,民宿内部保留了故居的特色。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田埂间,孩子坐在一旁,看着大人收割谷子。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佛岭村,遍地是饱满的稻穗粒粒金黄在田野上随风摇曳。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长期以来,大部分佛岭农民采取的是农业自给自足的模式。图为一名妇女正准备出门务农。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泉州传统村落之德化曾坂:戴云山下世外桃源

即时 | 2020-09-30 17:40

远处峰峦叠翠,近处农田阡陌,曾坂美得纯净空灵,犹如世外桃源。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东南网9月30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林婕)“仙苑”,意为人间仙境。在德化,就有这么一处胜似人间仙境的世外桃源——曾坂,古称“仙苑”。

从德化县城驱车50公里,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行至半途,车辆在岔口忽转直下,群山环抱中,放眼俯瞰,远处峰峦叠翠、茂林修竹,近处农田阡陌、鸟语花香,曾坂,到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曾坂位于德化县上涌镇,古称“仙苑”。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地处深山人未识”之千年古村

大概因为“地处深山人未识”,这个千年古村落的原始风貌得以很好地保存,纯净空灵之美令人惊艳。

虽嵌于群山之中,曾坂的海拔仍有665米,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秋风送爽的时节尤为惬意。曾坂的土地面积达10.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仅158人,大部分都为留守老人。地广人稀,但村落并不荒凉。这里山高壑深,土壤肥沃,雨雾滋润,适宜各种树木生长,遍布近3000 种树木、竹、藤、草等植物,82%以上的森林覆盖率让曾坂成为“天然氧吧”,清新的空气使人忍不住贪婪地多深呼吸几次。

涌动的山岚、葱绿的稻田、白墙灰瓦的古民居、屋檐下的红灯笼、房前的小野花……一场秋雨把村子洗刷得尤为清新。沿着宽阔的村道一路向前,潺潺流水伴随着声声鸟鸣,让深山显得更为幽静。源自戴云山的涌溪流经这个千年古村落,灌溉了两岸的农田,也滋养了溪旁的千年古樟。奇花异草、山清水秀、林美瀑奇……漫步其中,一步一眼皆是景。

由于人少,曾坂仅有百余幢房屋,其中大半以上为传统建筑,从宋、元、明、清到民国,70余幢老屋点缀在如山水画般的村落中,使“仙苑”更有烟火气。

除了古民居,村里还有古官道、古廊桥、古窑址、古水利设施、古堡、古寨和祠堂、庙宇、书院、地下交通站等一大批历史遗迹,这些建筑群阡陌交互,曲径迁回,细数有十八条“街巷”,号称“十八巷”。“十八巷”虽经历史更迭、翻修重建,但仍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建筑形制、粱架结构、材料和工艺手法。

其中,祠堂的工艺尤其考究,韵味特别,形体上大都是一层木屋,翘脊,工艺上充分融合雕刻、泥塑、彩绘等艺术形式,古色古香,精美绝伦,颇具戴云山建筑特色和传统建筑内涵。曾坂有曾、赖、陈、苏四个姓氏,现存12 座宋元明清祠堂,这些祠堂是曾坂人文民俗和闽中建筑艺术的重要载体,每一座祠堂都能引出几位历史人物和传奇故事,文化气息浓厚。

始建于南宋的曾氏祠堂营厚堂为二层叠式楼房,建筑形式十分罕见,别具一格。祠堂部分木头构件被刷成黑色,更加庄严肃穆,整座建筑古典大方。曾氏先祖以“耕读孝友”传家,如今,营厚堂被打造成曾氏家风家训馆。当中的家风家训皆从族谱中翻阅而来,至今仍有警示教育作用,值得游人驻足深读。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白墙灰瓦的古民居前是一小片稻田。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稻花香里说丰年”之世外桃源

在曾坂,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一亩三分田,大多以种植水稻为主,往年的秋天,正是收割稻子的季节。但今年稻田里除了稻子,还有稻鱼、稻虾。

“溪草落溅溅,鱼飞入稻田。”这一幕诗中场景,如今在曾坂随处可见。据曾坂村委会主任曾华钊介绍,2019年以来,曾坂村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开发为契机,请专业旅游设计规划团队整体规划设计,引入农业立体养殖项目,打造400多亩稻鱼、稻虾、荷鱼共生示范基地。目前,村里已完成土地流转及对基础设施的标准化改造,正在进行育苗、种苗、养殖。

秋季在曾坂,游客不仅能品尝到肥美的稻花鱼、小龙虾,还能到荷塘中采摘莲子。在营厚堂前的荷塘中,几朵荷花开得正盛,但在秋天,碧绿的莲蓬显然更吸引人。摘下一枝莲蓬,抠出莲子,去皮、去芯,放入口中,清脆甘甜,是大山中的天然零食。

坐拥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千年历史文化,曾坂积极加强对自然资源与古村落风貌的保护力度,倡导村民对古建筑进行维修而不是简单翻建,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现在,在民居房前屋后以及山地上都可看到各种花木,满村翠绿,种植最多的当属木本绣球花,到了开花的季节,村落便成了绣球花的海洋,处处弥漫着花香。

为了提升村落的艺术气息,让古建筑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曾坂和多所高校合作,将鹏南堂、北斗堂等部分修缮后的古民居作为艺术师生们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创作工作室。五隔三差来村小住的师生们为曾坂带来了不少青春气息和艺术氛围,而曾坂也成为了他们迸发灵感和展示才艺的一个绝佳空间。

除了实践教学基地,村里还有多幢老建筑被改造成家风家训馆、中华姓氏德化白瓷雕塑馆、新时代乡村孝道文化展示馆等。位于曾坂村村头的的游客服务中心就是由旧供销合作社改造而来,仍保留着旧时供销社的风貌,可看到放置物品的高柜、展示物品的玻璃柜台,以及绿色边框的窗户。改变的是用途,不变的仍是振兴乡村、为农服务的初心使命。

在合理的规划与精心的保护下,这个戴云山下的千年古村落仍保留着原生态的古朴安宁。天蓝水清、绿树环绕的田园风光与周边如画的自然山水和谐共生,让曾坂终成现代社会的一处世外桃源。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午饭后,住在古宅的两位老人正在闲聊。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屋檐下的红灯笼为古朴的建筑增添一抹亮色。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曾坂的房屋中65%为传统建筑。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营厚堂前荷叶田田,屋后茂林修竹,郁郁葱葱。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妇女正扛着锄头准备下地干活。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远处层峦叠翠,近处稻田葱绿,秋天的曾坂依然绿意盎然。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秋天是采摘莲子的季节,清脆甘甜的莲子是大山中的天然零食。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古民居房前的小花开得正艳。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图中窑坊为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师生的实践教学基地。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曾坂村的游客服务中心仍保留着旧时供销社的风貌。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处古民居被高校艺术学院师生改造成实践教学基地。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