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APP付费

《新华字典》APP提供数字版纸版对照、原《新闻联播》播音员李瑞英播读、汉字规范笔顺动画等增值服务。但免费版每天只能查2个字的情况引发争议,APP的开发方表示,因涉及版权及软件开发等问题,所以需要付费。

 资  讯 

《新华字典》APP如何拥抱新市场

即时 | 2017-06-16 10:23

在传统时代承担传播语言文字知识任务的《新华字典》,在互联网时代摇身一变,成了“网红”,皆是因为一款同名APP的上线。据报载,这款APP的免费用户每天只能查询两个字,要“解锁”完整功能需要付费40元。如果想体验内置的闯关游戏,还需再行付费。此新闻一出,立刻引发热议。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新华字典》的纸质书,价格为24.9元,较之APP便宜很多。在通常的认知里,因为省去了发行和印刷等成本,电子版读物的价格普遍比同类的纸质版读物低。

相关工作人员解释,该款APP不仅仅是《新华字典》的数字化,而是有很多功能拓展。但这样的解释,依然难以消除质疑。

不过,如果纯以市场的观念考量,暂且不谈成本与价格的关系,在定价和销售策略上,企业应当拥有自主权。一旦定价太高,必然会出现“嫌贵不买”的情况,进而对价格形成制约。客观而言,40元的价格也算不上是一个多么离谱的数字。

既然是自主定价行为,为何还会引发吐槽?除了电子产品与纸质书价格的“倒挂”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现在的公众,依然尚未养成为知识信息付费的习惯。这方面的原因有很多,但长期下载免费软件的惯性,应该是最为主要的。

另外,《新华字典》虽然同样是出版物,但出于某种情怀方面的因素,公众又很难将它与普通的书本,或曰“商品”一视同仁。人们认为,《新华字典》所具备的教化功能,又肩负教人识文断字的基础知识,理应体现某种程度上的公益性。

就此而言,《新华字典》APP的收费高低并不是一个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尽管对知识付费已成大势所趋,但要真正让此观念深入人心,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尽管享有自主定价的权利。但对公众的质疑也不妨有所回应。特别是,在纸质版本的普及程度都不如当初的局面下,该款APP能否真正做到物有所值,相比同类型但免费的查询方式,是否具备值得买单的优势,确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改进的问题。

《新华字典》APP是否值40元应由市场决定

即时 | 2017-06-15 11:17

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官方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修订的《新华字典》APP上线。据介绍,该APP提供数字版纸版对照、原《新闻联播》播音员李瑞英播读、汉字规范笔顺动画等增值服务。但《新华字典》APP的免费版每天只能查2个字的情况引发争议,APP的开发方表示,因涉及版权及软件开发等问题,所以需要付费。(据6月13日《北京青年报》)

由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纸质版《新华字典》售价仅为24.9元,而《新华字典》APP付费版最低为40元,如此就形成价格倒挂,令人感到诧异,为何电子版比纸质版还要贵许多?之所以广大网友产生疑问,皆因在市场里,一般书籍的电子版要比纸质版价格低,也有部分书籍采用同价原则,才令网友形成思维定式。

其实,电子版比纸质版的价格高还是低,并无统一标准,完全看版权方的定价原则。如果商务印书馆认为电子版就值40元,那也未尝不可,毕竟定价权在它的手里,旁人无权干涉。至于《新华字典》APP是否真的值40元,甚至更贵,则要看消费者的体验感,也就是由市场来决定。

如果消费者认为划算,选择花钱支持,那《新华字典》APP就是物有所值,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如果消费者不认可,没多少人买单,最终导致下载量和付费量很有限,出版社亏钱,那么《新华字典》APP的定价策略就是失败的,自然会倒逼商务印书馆重新思考定价的合理性,进而给出一个市场能够接受的价格。

纸质版《新华字典》太过出名,乃是国内词典类的权威代表,几十年下来不断更新重印,销量非常之大。因此,《新华字典》APP成为网红,也在情理之中,大家对其太过熟悉。所以才会对其定价感到惊诧,难以接受40元的《新华字典》APP,认为还不如买一本纸质版了。

这种对收费软件的价格偏见由来已久,主要是我国消费者长期习惯使用免费和盗版软件,对收费软件不适应,更别说《新华字典》APP还敢收40元,感觉简直要逆天了。不过,《新华字典》APP并非完全照搬纸质版,乃是重新制作的软件,还有语音、笔顺、测试等功能,需要承担相应的开发成本,再加上拥有自主版权,该怎么定价,自然也经过仔细核算的。

总而言之,《新华字典》APP价格属于市场化定价,出版社定价行为合法,网友尽可吐槽,却不能强迫出版社改变定价策略,反而应尊重其定价权。不能因部分网友嫌贵,就否定出版社的定价权,这样是不对的,出版社也不是在做公益。嫌贵你可以不买,反正还有便宜的纸质版,甚至还有其它免费电子版词典可用。


 

你用《新华字典》查过几个字?

即时 | 2017-06-15 09:41

商务印书馆官方出版的《新华字典》APP上线,权威字典加上央视主播读音颇有新意,因此备受关注。不过,想要流畅使用需要付费40元,否则每天只能查两个字。

这下就有网友不干了,凭什么纸质版才二十多块钱的一本字典,网络版就得40元?听起来掷地有声,可是,我想问问您家里的新华字典买来以后总共查过几个字呢?

为知识付费,是现在的时髦词。确实,如果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积累财富,你为知识付费有什么不公平呢?这一点,大家都能想明白,不过《新华字典》究竟要付多少钱这件事谁也规定不了,这是买卖双方的自愿达成的协议。

其实,这版《新华字典》APP还是给大家留下了免费空间,那就是,每天免费查两个字。别小瞧这两个字,你恐怕十天半个月也查不了一个字呢。常用的汉字就几千个,这就基本够用了,尤其是通过传媒和网络了解信息的人,生僻字更是很少见,字典似乎不是一个必需品。不过,生活里的白字先生,可是不少见。读错字、写错字的比比皆是,就说发个微信短信吧,错别字就经常出现。马路上的招牌、通告、标语、路牌,更是时常蹦出错字。别小瞧了错别字,往往一个错字,就给一个人、一个单位戴上了一个标签。检验了你的文化、学识还有对人对事的态度。商家会因为错别字失去商机,政府部门会因错别字失去尊严和信任,而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因为一个错别字而失去一次招聘晋级的机会。说一字千金并不过分。

小《新华字典》可以揣进口袋,不过没见谁带在身上。现在手机里装一部新华字典,随时随地,防止你露怯,防止你失去一次不该失去的机会,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每天免费查两个字,看上去不多,其实,看你用还是不用,这才是关键。免费的字典网上到处都有,即便是收费40元的《新华字典》也不是个大价钱。关键是,你怎么看待汉字,怎么看待自己的形象。

《新华字典》须适应互联网汉语生态

即时 | 2017-06-14 09:06

《新华字典》免费版App每天只能查询两个字,日前引发争议。用户须花40元购买完整版,日查询汉字数量才不受限制。商务印书馆相关负责人回应,“(App)加入了许多纸质版字典没有的功能”,由央视主持人李瑞英所朗读的标准发音是亮点。

《新华字典》曾是中国人必备的工具书,然而,网络早已撼动了它的地位。如今,除了在中小学教学阶段,教师仍然会要求学生配备《新华字典》,大多数职场人士很少在办公室准备一本字典。遇到不认识、不明白的字,他们习惯在网络上搜索查询。许多网络字典尽管没有《新华字典》的权威性,但因为其查询方便、与电子办公环境无缝对接,替代了《新华字典》在办公场合的实际地位。

商务印书馆此时推出《新华字典》App版,并添加了若干符合新媒体需求的功能,显然是对“无纸化办公”的回应。虽然晚了点,但以其权威性和准确性,相信仍然能够吸引一批对文字有专业需求的用户。此番其免费版引发争议,恰恰说明了公众对这本字典数字化的期待。

《新华字典》App也满足了潜在的市场需求。众所周知,当前互联网内容产品良莠不齐,数字内容的文字错误率比纸质出版物高得多。互联网与传统出版也被视为两个场域,人们普遍对互联网内容的正确表达要求不高,一些专业媒体的网络内容也错误百出。一些文字错误甚至以讹传讹,搅乱了汉语的正常使用。《新华字典》推出App版,有助于唤醒人们对正确、典雅的汉语表达的追求,维护现代汉语网络传播的纯洁性。

只是,在营销思路上,《新华字典》App出品方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思维。最低40元的定价比纸质版的《新华字典》高出一大截,在同类网络字典面前也毫无价格竞争力。争议过后,究竟有多少人愿意付费购买该App?

知识不是免费的,《新华字典》作为有价值的知识产权,出品方推出App时考虑营利因素,无可厚非。但是,直接向用户收费的方式已被证明了与现阶段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有些脱节。开放和共享是互联网经济的主要特征,一款收费的App既相对封闭,也无法体现共享精神。

《新华字典》要在互联网时代取得成功,前提是满足互联网产品的逻辑、适应互联网发展生态。融合性和社交性是当前互联网产品的两大趋势。类似字典这样的基础性应用,应尝试与其他软件融合与合作,比如更常用的输入法——有多少人会在手机上专门安装一款字典App呢?此外,即便查字典也不乏社交功能的应用场景,查到一个生僻字意思后分享朋友圈,会让查字典更加有趣。

其实,《新华字典》App是否成功,除了要解答收不收费、免费版可以查几个字的问题,更要回应传统字典如何在互联网环境生存的问题。毫无疑问,互联网传播同样需要追求准确、典雅、纯正的汉语语言规范,这一切都离不开字典。只要满足了互联网对标准汉语传播的需求,《新华字典》App就不愁没市场,也不必担心找不到营利模式。从这个意义上看,《新华字典》App应适应,并参与构建互联网的汉语生态。

《新华字典》APP别一心向着“孔方兄”

即时 | 2017-06-14 08:52

把《新华字典》装在手机里是很多人的梦想,如今它已成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修订的《新华字典》APP最近上线了,可网友发现,免费版一天只能查两个字,想要继续使用,就得付费40元(最低价),而纸质版的字典在某电商价格仅19.9元。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新华字典》自上世纪50年代面世以来,已经出版11次,累计发行近6亿册,与几代人的成长记忆相伴,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现在,利用APP收费这一举动,无疑将自己置于被诟病的境地——比如“贪得无厌”“借机敛财”等。《新华字典》APP为何让人反感?概因它一方面强调自己的文化关切,一方面又不避讳“捞钱”的冲动。

如今是互联网时代,很多工具类书籍为了延展自己的生命力,都开始向互联网借力,《新华字典》APP也是顺势而为,但其做法却多有让人不解之处:纸质版字典的定价不到20元,相比成本大幅减少的电子版却要最低40元,而且收费还分为五档,最高档位488元,这是基于什么逻辑?官方回应称,“不光买字典,而是买服务”,APP字典里有发音、扫描、互动功能等,付费越多,服务越好。听起来言之成理,颇有互联网思维,实则不然。因为互联网讲“共享”精神,多数工具类字典和词典都采用免费形式,即使是需要收费,也是在提供大部分检索功能的基础上再收费解锁高阶功能。查两个字就要收费,这是对互联网的无知,形式站在了潮流前,思维却没跟上。

真正的互联网思维应该怎么做?首先要承认,很多工具书是有版权的,也要讲成本,收费具有合理性,况且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官方指定版本更有权威性,也值得付费。但纵观一些大众实用度很高的工具类词典,在APP版本开发上都普遍延续了免费使用的特点。比如牛津、剑桥出版的英汉互译词典,一些集成类的专业词典,不仅提供免费电子版,还可以嵌入手机系统和阅读器中,既可以扫描识别,也可以轻按取词。它们之中也有需要付费的,但通过这类手段解锁的功能,往往是虚拟课堂、在线教育等真正的高级服务。这种互联网思维不仅避免了盗版,而且促进APP之间相互竞争,真正实现了“不光买字典,而是买服务”。

反观自诩“互联网化”的这版字典,按照付费的额度来解锁功能的完整度,是错把“功能”当成了“服务”。无论是扫描互动,还是发音学习,这都算不上服务,而是对基本功能的小小升级而已,公众完全没有理由花488元买一个完整版APP。有关方面敢于这样定价,真不知底气何在。《笑林广记》里有一则笑话:有个人去拜谒孔庙,孔子下席来答谢。这个人就说,不是应该您在位子上接受拜礼才对?孔子说:“岂敢。你是我孔方兄的弟子,断不受拜。”对“孔方兄”的迷恋,恐怕就是《新华字典》APP被很多人批评的原因所在吧。

消费者要学会为创新付费

即时 | 2017-06-14 07:53

【《新华字典》APP收费增值服务是知识产权所有人充分认识自身价值的权利主张。现代消费者要学会为创新“付费”,自觉维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官方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修订的《新华字典》APP上线。据介绍,该APP提供数字版纸版对照、《新闻联播》原播音员李瑞英播读、汉字规范笔顺动画等增值服务。但《新华字典》APP的免费版每天只能查两个字的情况引发争议,APP的开发方表示,因涉及版权及软件开发等问题,所以需要付费(6月13日《北京青年报》)。

有网友认为《新华字典》APP卖40元价钱有些高,因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第11版)双色本定价仅为24.9元,电商售价19.9元,远低于40元的电子版价格。但在笔者看来,两者十几、二十几元的差价再正常不过。其一,APP完整收录《新华字典》第11版纸书内容,再现线下纸书查字方式,数字版、纸版对照,两版可以一键切换,还有按拼音部首等目录检索、《新闻联播》原播音员李瑞英播读、汉字规范笔顺动画等增值服务,不难看出出品方的精细设计和用心制作。定价把开发软件的投入、设计等因素考虑进去,无可厚非;其二,《新华字典》(第11版)双色本售价不高,但除了小学生及极少数专业人士以外,没有谁把字典带着到处跑的。《新华字典》APP却可以轻松下载、随时查阅,一“典”在手、识字无忧。电子版较之纸质版方便快捷、声画俱全,再加上纸质版在读者心目中的优良口碑,可谓“你值得拥有”;其三,APP加入了许多纸质版字典没有的功能,提供了组词、笔顺等知识问答,还可以及时地更新,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多精准的服务,称得上是与时俱进的“活字典”。

可以说,《新华字典》APP不是简单地纸质书复印,而是结合现代科技的再度设计创作。我们不能与纸质字典进行简单的价格比较,更应该看到其中的版权保护与创新价值。

至于免费版APP每天只能查询两个汉字引发吐槽,折射了我国知识产权的现实困境。人们习惯了免费下载、免费查阅、免费收看等免费服务,对于收费服务往往报以习惯性的质疑。实际上,每人每天查询两个汉字,积少成多也不是小数目,而只要充值最低40元后,日查询汉字数量等字典功能便不受限制,想查多少查多少。用少量的免费使用来引导大众进入收费领域接受更高端、更广泛的服务,既是软件开发的行业惯例,也是保护知识产权的必要路径。

从《新华字典》APP的收费服务,不难发现我国知识产权文化存在很大短板:知识产权文化培育不够,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度低、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不强,监管疲软,侵权行为屡禁不止等。人们往往抱怨当下一些文艺作品和科技论文乏善可陈,甚至抄袭者众,殊不知自己也沉溺于免费消费的误区里沾沾自喜。只是,当人们习惯于免费主义,能轻易地享受他人的劳动成果而无须付出任何成本,那么谁来保护原创者的辛劳结晶和创新价值?谁来提供创业创新的不竭动力?

知识产权文化这个概念是一个舶来品,其核心是“崇尚创新、尊重知识、诚信守法”。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早已明确指出,把培育知识产权文化作为五项战略重点之一,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新华字典》APP收费增值服务是知识产权所有人充分认识自身价值的权利主张。现代消费者要学会为创新“付费”,自觉维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最深厚的文化土壤。而从围绕对《新华字典》APP的吐槽和异议来看,我们离尊重知识产权、培育知识产权文化、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目标,还有着一段不小的距离。

起价40元的新华字典APP,还是老思路

即时 | 2017-06-14 07:18

《新华字典》开发了一款App,功能不少亮点颇多,但免费版App每天只能查询2个汉字,其它要用得付费,起价40元,引起争议。起价比买本字典还贵,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

表面上看,新华字典App40元的起价,值或不值,应该听市场的,价格是由成本决定的,成本高了想低也低不了,价格高了无人问津,自然会降价,想撑也撑不住。电子版省掉了纸质版印刷、发行、流通环节的成本,可是前期开发,以及日常维护投入不菲。商务印书馆的负责人也说了,电子版在纸质版的基础上附加了很多功能,比如读音、笔顺以及学习功能。它更像是个学习软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字典的概念。

但是,我还是想问一句,商务印书馆真的有把握能卖出好价钱吗?新华字典推出的这个App也算不上什么发明创新,网上的同类产品也不少,有语音有漫画,还有丰富的拓展训练,做得比新华字典更灵活,新华字典的这个App并不占优势。

其实不只是电子版如纸质版一样生存面临质疑,现在查个字,要想了解到它的读音、字义、组词,网上一搜索什么都有了,新华字典有的网上全有,新华字典没有的网上照样有,网上能提供的信息比新华字典要全面得多,还有几个人靠翻字典解决问题呢?靠往日的口碑、靠一些简单的应用、靠李瑞英的门面,真的能吸引来读者吗?恐怕还是太乐观了点。

新华字典App的价格之争背后其实是互联网免费思维和付费模式之争。免费模式大量导入流量,通过平台集聚功能在提供免费服务同时获取利润,基本上大的互联网公司都采用了这一模式。而付费模式,精耕于特定专业,特定用户,这其中也不乏佼佼者。

但就市场前景而言,免费模式要广阔得多。百度以百度词典百度百科起家,现在成了互联网的一个巨头,而起步更早更权威的新华字典依然在传统的模式下打转。新华字典过高的收费其实是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新华字典不妨把自己的视野放得再宽一些。不管是什么模式,真正的免费都是不存在的,哪怕有也是暂时的,不在用户端赚取利润,也会在商户端赚取利润,而这些成本最终都是需要用户来买单,只不过日常生活中普通用户体会不深罢了。而它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降低准入门槛,培养消费习惯,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和入口服务获取利润,而核心的服务恰恰是免费的。这种模式无疑在吸引用户、扩大消费群体、普及应用上比付费模式要有效得多。它的市场潜力也比固守收费模式要高得多。

互联网推动社会进步也在深刻地影响着知识传播方式,已不存在某个机构垄断知识发布权的社会基础。一招鲜吃遍天,吃老本变得越来越不可能,市场由资源的争夺转向应用开发、大数据的深度开发上来。新华字典推出App迈出了正确的一步,但想在竞争中恢复当年新华字典人手一本的盛况,还有很多功夫要下。当发现自己并不擅长互联网应用开发时,不妨开放版权,开放数据库,授权社会力量做这件事。

《新华字典》APP不能还有纸质版思维

即时 | 2017-06-14 06:59

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官方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修订的《新华字典》APP上线。据介绍,该APP提供数字版纸版对照、原《新闻联播》播音员李瑞英播读、汉字规范笔顺动画等增值服务。但《新华字典》APP的免费版每天只能查2个字的情况引发争议,APP的开发方表示,因涉及版权及软件开发等问题,所以需要付费。(6月13日《北京青年报》)

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有人没有看过、买过“四大名著”,但只要上过学,应该不会有人没拥有过一部《新华字典》。说《新华字典》是中华第一书,恐不为过。而且对很多人来说,《新华字典》不仅是识字工具,也是启蒙工具;不仅具有文化意义,而且具有时代烙印,可以说是很多人的成长记忆。

时代发展的过程,也是需求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企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发掘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新华字典》与时俱进地推出APP版本,与纸质书相比,不仅原有功能都有,而且加入了许多纸质版字典没有的功能,适应了社会潮流,迎合了社会需求,创新性值得肯定。我们有那么多的文化精品、文化经典,推动其上网上线,将是一片多么大的蓝海?这对于众多的文化经典来说,不无启迪意义。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新华字典》推出APP,创新举措,值得肯定。现在,《新华字典》APP面临的最大质疑,影响其市场前景的最大变量,是其免费版每天只能查2个字,以及正式版40元的价格。在很多人看来,40元的价格“太没谱”,免费版每天只能查2个字“太小气”。舆论质疑,并非没有道理。

在商言商,《新华字典》推出APP,也付出了一定的开发费用,出品方借机实现一定的利润意图,是可以的,无可指责。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里的“道”,不仅指“道理”,还指“道路”,只有采取正确的方法才能实现正当的目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多数APP走的是低价甚至免费道路。拿工具类软件来说,通行的做法是基本功能免费、高级功能收费。这种发展策略,并非无利可图,而是大有空间,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熟悉了一句话,“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很多APP都采取了这种运营思路,特别是一些免费APP,靠着广告,一样很滋润。甚至现在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也采取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在一些领域,从过去的巨额支出,跨入了“零成本时代”。在市场海洋中,很多企业把这一策略运用到极致,产生了庞大的市场效益。为什么《新华字典》APP要逆流而行呢?

虽然《新华字典》APP有原来的公信力加持,但整个市场上,并非只有这么一款文字查询产品。市场上同类产品很多,其他APP大多采取免费模式。或许,《新华字典》APP有其自身优势和比较优势,但非不可取代。想想看,其纸质版不过20多元,而电子版卖到40元;相对于其他APP免费查询,《新华字典》APP一天只让免费查询2个字,这种思维是多么的落伍?不能给用户创造价值,凭什么给自己带来价值?这样的APP,又有什么竞争力?

“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脑袋还停留旧时代”。《新华字典》APP目前采取的做法,还停留在“纸质版思维”时代,并不是或者不完全是目前备受推崇的互联网思维。《新华字典》APP不能还有纸质版思维,如何根据市场实际作出正确抉择,这是摆在面前的一道考题。千万不要自恃身份,不要以为“皇帝女儿不愁嫁”,不要做出背离互联网思维的事,这也是很多文化经典试水“线上之路”,必须思考的一道课题。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