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价目表

最近,因为一份“相亲价目表”,北京的“白发相亲角”引来关注。在中山公园、天坛公园,许多父母凑在一起,帮儿女择偶。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物质上的考量。于是,相亲条件被分解为户籍、房产、学历、收入、家庭背景等指标。

 资  讯 

“相亲价目表”是残酷实情

即时 | 2017-07-14 15:57

最近,网络上流传的一份“中国式相亲价目表”,点破了理想和现实的落差:相亲要房要车要户口,还看颜值、星座、爱好。虽然有点“扎心”,但在某种程度上,大概也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传统社会讲“门当户对”,现代社会提倡自由缔结的契约婚姻,较之于等级婚姻、包办婚姻是一种进步,但客观来说,直到今天,“门当户对”仍然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比如在维护婚姻持久稳定和家庭和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典型的事实是,“门当户对”不仅是我们所独有,放眼全世界,那种无规则和无差异地选择配偶的理想社会都不存在。婚姻不是纯粹的个体行为,它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进化论”意义上的,为了提高后代竞争优势,人们都需考虑配偶的资源和能力;社会属性指婚姻是文明存续的制度性成果,它需要考虑稳定性。事实表明,“门当户对”的结姻往往有助于稳定性的维持。

“新家庭经济学”的先驱人物贝克尔在其著作《家庭论》中指出:“家庭经济中,婚姻经济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他认为人们结婚的目的在于想从婚姻中得到最大化的收入,如果婚姻收入超过了单身收入,那么人们就会选择结婚,否则就宁愿独身。参考使用帕累托最优的计算公式:我们假定某男婚前生活质量是X,某女婚前生活质量是Y,婚姻带来的共同所得为常量M,婚后的每人所得分别是:(X+Y+M)/2。那么,在X和Y相差很大的前提下,M至少是个高数值,婚姻才能趋向稳定;但如果X和Y相等,只要M大于0,婚姻就可以保持稳定性。这里的参数X、Y、M虽然较抽象,但如果我们将其作一般性理解(如收入高通常意味生活质量好),大抵跟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吻合:越是X和Y差异小(门当户对型),只要两个人能基本合得来,就可以维持婚姻;X和Y越是差异大(门不当户不对型),就越需要强调两个人合拍的程度,大白话是用爱情克服现实阻力。

社会学“价值交换理论”也认为,婚姻的缔结是一种利益交换。这种看法似乎功利了点,不过要承认的是,真实世界可能更为残酷。首先,如果真的在经济条件、社会阶层、文化背景、志趣爱好上有较大差异,恐怕很难有什么交集,人们表面上选择自由婚姻,但选择范围通常是身边的那些圈子;其二,费孝通讲过,“高度的契合不易凭空得来,只能在相近的教育和人生经验中获得。”那些出身和人生经验完全不同的人,是否会碰出爱情的火花,我看也要打个问号。现实中,爱情被婚姻打败的例子不胜其数。谈恋爱可以不管那么多,婚姻却是柴米油盐地过日子。再轰轰烈烈的爱情,终究要回到滚滚红尘里去,这也许就是“相亲价目表”存在的原因吧。

“相亲价目表”扭曲了婚姻本质

即时 | 2017-07-14 14:59

近日,关于“中国式相亲价目表”的报道迅速刷屏网络。“门当户对是铁律”“‘我们不找外地的’:外地人的征婚简历都扔树根下”“‘连房都没有,也敢来相亲?’”……报道标题相当吸睛。

各种报道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两张图表,一张是《中国式相亲鄙视链》,另一张是《中国式相亲价目表》。前者列出户口鄙视链(以京籍京户为最高),房产鄙视链(以中心城区和教育高地为最高),学历鄙视链(男以海归博士最高,女以本科最高)。后者列出相亲男女双方从顶配到高配到标配到低配到简配到不考虑的详细条件。

在我国,婚姻从来就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一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的大事。家长握有财富和权威的程度越高,家庭对婚姻的主导程度也就越高,所以结婚对家庭而言也叫联姻。在历史上,联姻的标准就是门当户对,虽然古今中外不乏反例,但不影响其历史地位。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家族力量的逐渐消失,自由恋爱式婚姻和组织批准式婚姻相继登上过历史舞台。伴随着改革开放,教育和工商业兴盛,家庭对于婚姻的干预作用逐渐降低。直到近些年,房产在社会财富中异军突起,形成无可比拟的绝对优势,而早年通过福利分房、自建住房取得房产的长辈,再一次站在了家庭财富和权威的顶端。相亲市场价目表的选择权、定价权再次回到长辈手里。

有网友调侃,现在一线城市随便两家联姻,都堪比千万级资产的企业并购整合。作为资产所有者的家长,当没有能力通过个人努力使财富继续增值的时候,其目标自然变成用尽一切经验,让已有的财富不要丢失或者缩水。在相亲市场上,就呈现为尽力把“外来的因素”以自己的经验和熟悉的方式控制住,严防一切可能出现的风险。

如果说在尚未形成婚前财产协议习惯的当下,寻求房产的门当户对是迫不得已,那么要求户籍上的门当户对,则是长期的户籍体系下个人记忆的伤痕式思维作祟。现在已不是过去失去了城市户口,就面临着没有粮票、没有补贴、无法进城甚至无法生存的时代。一线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对保守,并不能改变户籍制度改革的大势。户籍鄙视链终究只是一出属于旧时代的荒诞剧。

将门当户对的焦点过度集中于房子和户口,公园里的大妈们漠视的正是历史长河中门当户对最重要的内涵:门风清正、家教优良、忠厚孝悌、诗礼传家,当然,还有双方家长的志同道合。在过度关注自身一代利益的时候,这些家长忘记了婚姻中最重要的是下一代夫妻二人情投意合、同甘共苦。对于财富和安全感的过度焦虑,让这张“相亲价目表”面目扭曲。

再往深处说,门当户对固然是历史传统,但它本身就是一个等待被超越的规则。在过去许多反例中,我们看到了婚姻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超越等级、超越境遇的爱和责任。而自由恋爱和提高婚姻自由度的溢出效应,更不是几部小说戏曲所能概言。

古人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人伦之道,莫大乎夫妇”,又说“昏礼者,礼之本也”,婚姻观念至关重要,对于其中种种不当的价值观,是该想想如何正本清源地解决了。

别让婚姻成了“价目表”

即时 | 2017-07-14 14:52

【思考这份“相亲价目表”的同时,也不妨想一想背后社会心态、社会价值的问题。】

最近,因为一份“相亲价目表”,北京的“白发相亲角”引来关注。在中山公园、天坛公园,许多父母凑在一起,帮儿女择偶。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物质上的考量。于是,相亲条件被分解为户籍、房产、学历、收入、家庭背景等一项项指标。在不少父母脑海里,“门当户对”是执念,“攀上高枝”是期待,甚至从这种执念和期待中,生长出一条“鄙视链”。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理性计算,可以理解,这某种程度上是他们的成长经历与社会阅历在子女婚姻问题上的投射。他们中有些人经历了当知青的下乡岁月,有些人品尝过改革中的下岗滋味,有些人不满于生活中的失意,有些人看多了身份、财富引来的婚姻纠葛,因而把物质保障看做是子女婚姻幸福的底线。

这样的考虑,并非没有道理。只是,一条冰冷的底线,却不知隔绝了多少热烈的真爱,又流失了几许相知相恋相依的缘分。父母只是看到贫贱夫妻百事哀,却没有看到有多少婚姻的破裂,是因为双方维系感情的无力、情绪控制的失败?正如一个评论所说:“心魔未除,没有爱情基础,前路多是妖孽。”

婚姻无法回避物质基础,但更不能缺失爱情基座。从趋势来看,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研究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人们通过婚姻保持和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动机就逐渐下降,以爱情为基础、跨越社会阶层的婚姻就开始增长。而从微观来看,“白发相亲角”人气很旺,成功率却很低。有研究表明,上海的“白发相亲角”的成功率不足1%。可见,对于婚姻,对于家庭,更多仍是感情的考虑、“三观”的契合,这才是婚姻和睦、家庭幸福的稳定基座。随着中国社会愈发走向成熟,因爱结合的婚姻,更会是主流的婚姻价值。因此,计算一时的物质得失,不如算清一世的幸福保障。拿身价作为婚姻的砝码,要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爱情。

毋庸讳言,“相亲价目表”背后的婚姻焦虑,夹杂着向上流动的渴望,本质上却是对向下滑落的预防,反映出婚姻对于个人生活的影响。有人总结,“50年代选英雄,60年代找贫农,70年代奔军营,80年代求高知”,从中可以看出,婚嫁的标准变动不居,与整个社会的变化息息相关。思考父母心中“相亲价目表”的同时,也不妨想一想这份价目表背后社会心态、社会价值的问题。

“相亲鄙视链”是价值观倒退

即时 | 2017-07-14 08:07

这几天,由北京公园“相亲角”现象引申出的“中国式相亲鄙视链”成为各大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其总结归纳出籍贯、户籍、房产、学历、收入等几大相亲市场“定价”要素,许多家庭以诸要素作为嫁娶的门槛条件,至于情感,似乎成了组建新家庭最不需要考量的部分。

也许有人认为,“相亲角”现象只是父母婚恋观的缩影,并不能全然代表年轻人的想法。但从报道中的一些细节来看,许多父母出面的“条件相亲”,子女不是全然不知,甚至有些家长直接带上了孩子开出的“清单”。至少可以说,“相亲鄙视链”真实地反映了一部分年轻人对待婚姻的态度。

客观而言,无论是自由发展恋爱或是以相亲形式接触交往,择偶本身难免附有个人的取舍倾向。容貌、家庭、学历,不同的人选择上各有侧重,会考虑这些因素很正常,也不为过。然而,当各项标准堂而皇之地摊在阳光下,严苛对照毫不含糊地分类作比,当爱情观、人生观彻底被财富观所取代,婚姻顿时成了不折不扣的“爱情买卖”。

事实上,“相亲鄙视链”所代表的婚恋观来得一点也不突然。过去的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家庭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家庭与家庭间的差距渐渐拉大。这样的差距,让一些人产生了对婚姻这桩“家庭重组”事项的“审慎”。所谓好的婚姻,被简单地定义为个人、家庭上升的跳板。

相似的观念在城乡以不同的标准呈现并发挥影响。在城市,“有房有车”成为普遍认同的结婚标配,以至于一个姑娘选择了无房无车的配偶,在外人眼里不是犯傻就是失败。而在农村,近年来不断攀高的彩礼费,让婚姻无异于交易行为。

从传统来看,中国一直讲求门当户对,封建家长制下,父母包办婚姻,罕有的爱情选择桥段,不是文学段落里的想象,就是现实生活里惨淡收场的悲剧。自“五四”到新中国成立,《婚姻法》的制定,再到改革开放,国家的一次次转变,改革开放的纵深,也带动着社会观念、婚姻观念的解放。年轻人自由交往、自由恋爱,情感作为婚姻缔结的基础条件,是越来越多的人发自内心的选择。但如果说纯经济考虑的婚姻是物质化的结果,那么可以认为,它其实成为物质化下的观念倒退。

如今的以条件论婚嫁,丢弃了价值观,也放弃了个人的情感选择。条件相当缔结连理之下,婚姻沦为经济组合。这样的组合或许能维持表面繁荣的家庭财务报表,却未必能换来幸福和谐的婚姻生活。更值得警惕的是,如此稳妥安全的慎重挑选,只是为了维系和巩固家庭现有的财富累积,个人只是家庭之下的虚化“背景”。而放弃了个人理想、个人奋斗、个人努力,甚至情感抉择的人生,其意义何在?

相亲鄙视链,把感情物化了

即时 | 2017-07-14 07:44

“我儿子才33,不考虑没北京户口的姑娘”,北京市中山公园相亲角,声名远播,门当户对是这里的铁律。“我们不找外地的”、“可以轻度残疾,但属羊的绝对不行!”“连房都没有,也敢来相亲?”……户籍、收入、房产、学历等硬性条件都成了“交易筹码”,摆在地上的征婚简历五花八门,“中国式相亲鄙视链”扎心了。

代儿女征婚开出这样的条件,简直比有些企业的招聘条件都要严苛百倍啊,完全就是施行赤裸裸的歧视;可是,你要被这样的“中国式相亲鄙视链”给扎到了,多半还有疼喊不出,哪个让你扎堆凑热闹的呢?自找没趣!

由自由爱恋始,而逐渐过渡,慢慢进入到婚姻的殿堂,这是主流的亦即很多人的结婚“程序”。而恋爱虽非不食人间烟火,但总是超乎功利,以爱情为核心的。“宁可坐在单车后面笑,也不坐在宝马里边哭”的现代新民谚,也正是对此的绝佳形容。

当然,一旦进入婚姻之后,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要来,婚姻确实也是需要一定物质基础的。对物质条件全然不考虑的婚姻,在现实中恐怕也并不存在,若有之也凤毛麟角。

但哪怕在自由恋爱成为通行规则之前,经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谈婚论嫁的前现代社会,虽然普遍讲究个门当户对,但也没把对物质等外在因素的讲究,抬高到现在这种程度,户籍、收入、房产、学历等等,样样挑剔,简直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

如今在一些大城市里,青年男女由于工作原因,经济上更为独立自主,并不倚赖家中老人才能生活,而在寻寻觅觅中总没找到觉得合拍的伴儿,也就单了下来,成为俗称的剩男或剩女。而在一些视儿女完婚、传宗接代,方算自己完成人生一大要务的老人,也就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行动在了公园相亲角。可是,当户籍、收入、房产、学历……一项项都成为代儿女征婚的硬性条件时,儿女也就给物化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婚姻则给异化成了维持阶层不堕的道具。维护阶层不堕的功能,这实非婚姻可承受之重。

因为,把情感因素排后,过于看重物质等外在条件的征婚观,是静态的,短视的,压根就没看到婚姻的“可成长性”所在。一个为人熟知的佳话是:台湾地区著名导演李安,就曾因失业在家六年靠妻子养活,而最终时来运转,修成正果,成为蜚声国际的大导演。婚姻中,所注重的应该是情感基础,是相互理解、包容、扶持。只有这样的婚姻,才有十足的弹性,稳定性,经得起风风雨雨的吹打浇淋。而如果是过于注重物质等外在条件的婚姻,却很可能是以利益诱惑始,以利益冲突终,最后支离破碎,结局不美。

《婚姻法》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婚,结还是不结,和谁结,还是应以当事青年男女的自由意志及缘分为准则。一些家长看儿女老大不婚(嫁),可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还是请手伸短点,不要越界为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