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票务市场

近年来,一些演出举办单位、演出票务经营单位在销售营业性门票过程中存在不法行为。文化部近日印发《文化部关于规范营业性演出票务市场经营秩序的通知》,明确要求演出举办单位、演出票务经营单位应当按规定明码标价,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不得捂票囤票炒票,不得对演出内容和票务销售情况进行虚假宣传。

 资  讯 

规范票务市场 助力文化演出

即时 | 2017-07-28 08:29

文化部出台的措施以及外部监管固然重要,但实现预期目标,尤需所有演出公司及票务经营公司加强自律,积极而为,既要匠心打磨更多优秀文化产品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也要坚持自身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根据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和支付水平合理确定票价,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一些演出举办单位、演出票务经营单位在销售营业性演出门票过程中存在大量囤票捂票、与“黄牛”勾连炒票、虚假宣传等问题,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扰乱演出市场正常秩序。对此,文化部近日印发《文化部关于规范营业性演出票务市场经营秩序的通知》,明确要求演出举办单位、演出票务经营单位应当按规定明码标价,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不得捂票囤票炒票,不得对演出内容和票务销售情况进行虚假宣传。(7月27日新华社)

近年来,在不少营业性演出活动中有着不少不和谐之音,如果仅从一次演出来看,为举办单位、演出票务公司等赚得盆满钵满。但从长期来说,这对整个演出市场却是致命的,也牺牲了整个社会的社会效益,一方面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可能选择用脚投票,同时导致消费者的文化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则会抑制文化演出需求,导致市场规模萎缩,最终受损的是整个演出文化市场。

这次,文化部印发的《关于规范营业性演出票务市场经营秩序的通知》,明确要求举办单位和票务经营单位应当按规定明码标价,不得加价销售,不得捂票囤票炒票,不得进行虚假宣传等,其目的不仅是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是维护整个营业性演出的市场秩序,对促进营业性演出活动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根据该办法的规定,各地还要重点加强对社会关注度高、票务贡献紧张的营业性演出的监管,提前进行研判,并采取各种措施及时进行纠正,并且鼓励行业协会共同抵制高票价、豪华消费等行为。下一步,需要有关部门将这些要求落到实处,真正让消费者都能以合理的价格享受到营业性演出活动带来的文化盛宴。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文化部出台的措施以及外部监管固然重要,但实现预期目标,尤需所有演出公司及票务经营公司加强自律,积极而为,既要匠心打磨更多优秀文化产品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也要坚持自身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根据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和支付水平合理确定票价,确保每个人都能有机会现场观看营业性演出,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打击囤票重在交易平台公开透明

即时 | 2017-07-28 07:55

【文化部的要求无疑切中了问题要害。打击营业性演出囤票、捂票、炒票,就是要在破除暗箱操作上重重发力。】

近年来,一些演出举办单位或演出票务经营单位,在销售营业性演出门票过程中存在大量囤票捂票、与“黄牛”勾连炒票、虚假宣传等问题,导致公众无法从正规渠道买到演出门票,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扰乱了演出市场正常秩序。对此,文化部近日印发《文化部关于规范营业性演出票务市场经营秩序的通知》,以加强对营业性演出票务市场的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7月27日《光明日报》)。

演出举办单位或票务经营单位囤票、捂票、炒票的行为,大家时有所闻。比如去年底,王菲再度开办的个人演唱会“幻乐一场”,尽管最低1800元、最高7800元的票价堪称“天价”,但发售当天仍有39万人同时在线抢票,仅32秒的时间门票就售罄,据说内场票价甚至被炒至几十万元。但随着演唱会临近,一些二级票务网站却突然冒出不少低于市场价的余票,5800元的原价降至4190元,7800元的原价也降了100元至2600元不等。这种强烈反差,凸显出国内演唱会市场炒票有多么疯狂。

此番,文化部出手规范营业性演出门票销售,自然是在履行监管职责。其大致措施包括:一是要求演出门票要按规定明码标价,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不得对演出内容和票务销售进行虚假宣传;二是将作为“黄牛票”重要销售渠道的互联网平台纳入管理视线,并要求落实平台责任;三是要求70%以上的门票面向公众公开销售;四是鼓励地方对社会关注度高、票务供需紧张的重点演出实施特别管理,如实名制销售演出门票。这些要求无疑切中了问题要害,就看各地能否真正执行到位。

打击营业性演出囤票、捂票、炒票,就是要在破除暗箱操作上重重发力。观众经常会产生一个困惑:许多演出门票已被炒至“天价”,为何依然一票难求?经济学常识早就告诉我们,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因素,当一种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远超人们愿意且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时,需求还会那么旺盛吗?虽然需求也会影响价格——需求上升会刺激价格上升,但这往往体现在没有多少替代品可以替代某种产品或服务时,但营业性演出并非绝大多数人娱乐的必需品,替代品其实并不匮乏。

那么,营业性演出为何会出现票价越高、门票反而越难买?根源就在于暗箱操作。演出举办单位一般会保留一些赠送票、工作票,然后暗中将大部分门票打包给“黄牛”售卖,真正公开销售的门票可能仅占百分之几到十几,“黄牛”怎会不囤积居奇、待价而沽?相比较而言,电影市场则构建了统一的售票系统,热门影片全国统一上映,电影票价公开透明。演出门票若也能构建一个公平透明的售票系统,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避免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囤票、捂票、炒票也就没有空子可钻。

“抢码购票”是一种恶劣的示范

即时 | 2017-07-27 08:57

即将在8月11日、13日召开出道四周年演唱会的TFBOYS,却因演唱会需“抢码购票”而引起大量粉丝不满。据悉,无论购买哪个档次的演唱会门票,都需先缴纳300元成为TF家族的高级会员,才有机会抢码,获得购票资格。(7月26日《北京商报》)

2013年推出的小鲜肉团TFBOYS,不仅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还获邀登上2016年春晚舞台表演,走红程度之快让许多人望尘莫及。走红当然也是商机之所在,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门票价格之外,再以“抢码购票”的方式“变相加价”,则涉嫌取不义之财。

而这显然是对狂热粉丝的过度榨取。相较于数量有限的演唱会门票,网站会员的数量却是无上限的,比如一场演唱会只有6450个抢票码,但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了抢码而充值高级会员的粉丝少说也有3万-5万人,换言之,一场演唱会,到场粉丝为天价门票掏钱也就罢了,更大量的未进场粉丝,也得付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这无疑创造了明星暴利的新模式,如果“抢码购票”的粉丝以3万人计算,每人花费300元,短期内就能有900万元进账,而且有粉丝说,“事实上抢码的人数远不止这些,还有不少粉丝为了能多拥有一次抢码机会花费了600元,最终公司赚得盆满钵满,我们却什么都没得到。”让人担忧的是,“抢码购票”的方式一旦被更多的明星效仿,“恐怕会孵化出一条由演唱会主办方控制的新型黄牛票利益链。”“抢码购票”显然是有悖公平交易、破坏市场秩序的一种恶劣的示范。

如业内人士所说,演唱会可以是主办方盈利的项目,却不能成为借机谋取暴利的工具,这损害的不仅是旗下艺人的形象,也是在消耗消费者对市场的信任。TFBOYS创出这样一个先例,虽眼下大赚一票,但很有可能赔上自己的前程。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