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天价片酬

8月11日,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三家视频网站联合六大影视制作公司,共同发布《关于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联合声明》。

 资  讯 

抑制“天价片酬”,仅靠自律有点悬

即时 | 2018-08-15 09:44

8月11日,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三家视频网站联合六大影视制作公司,共同发布《关于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联合声明》(下称《声明》),首次明确了演员的最高片酬限额,即单个演员的单集片酬(含税)不得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其总片酬(含税)最高不得超过5000万元。

演员“天价片酬”是种顽疾。资料显示,日韩与好莱坞明星片酬通常只占电影总预算的20%至30%,而国内一部电影投资中有的甚至高达80%都用于支付演员片酬,少的也有50%。去年,四个行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要求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片酬不超过总片酬的70%,然而收效甚微。就在不久前,有网络爆料称,某女星三四天时间片酬就高达6000万元。

在“天价片酬”之外,影视行业还爆出“阴阳合同”等问题。对此,今年6月相关部委联合印发通知要求治理。而上述9家公司发布《声明》,就是在落实部委文件要求,既有示范作用,又填补了先前抑制“天价片酬”缺少对单个演员片酬限额的空白。每一个行业成员都自觉抑制“天价片酬”等不合理现象,才有望改变行业不良风气。

不过,上述《声明》只是表明了相关企业的态度,至于是否严格遵守承诺内容,目前还不便下结论,单方的所谓自觉承诺并不可靠,况且影视行业企业还有可能通过其他手段规避各种片酬限制。

从规范全行业演员片酬的角度来说,需要行业自律但仅靠自律远远不够。只有完善诸如《电影管理条例》《电视剧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网剧管理制度,将演员片酬、“阴阳合同”详细写入,并加大对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才能真正给“天价片酬”套上紧箍咒。此外,从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经验来看,治理“天价片酬”不外乎市场和法规两种主要手段。但在国内,市场自我净化功能基本上是失灵的,而相关法规又不健全,这是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抵制天价片酬应成行业共识

即时 | 2018-08-14 13:48

【声明并不是合约,几家公司能否齐心协力地遵守诺言、落到实处,才是最为关键的。公众要听其言、观其行】

上周六,优酷、爱奇艺、腾讯三大采购方平台联合正午阳光等六大影视制作公司联合发表《关于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九家公司将坚持每部电影、电视剧及网络视听节目全部演员、嘉宾的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主要演员片酬不得超过总片酬的70%;单个演员的单集片酬含税不得超过100万元,其总片酬含税最高不得超过5000万元(8月13日《北京青年报》)。  近年来,影视业天价片酬是社会热门话题。一线明星的片酬频繁突破天花板,只有更高没有最高,而编导、服装、化妆、道具等工作人员应获得的报酬少得可怜,影视剧后期制作环节也是捉襟见肘。比如特效只能做成“五毛特效”,甚至于不值五毛,粗制滥造的烂剧层出不穷。尽管相关部门多次发文,要求加强对天价片酬的治理,但政府有形之手不可能划出片酬的最高限价,只能要求合理安排影视剧投入成本结构,优化片酬分配机制,而且“县官不如现管”,限酬令的效果往往并不明显。

此次,三家视频网站联合六大影视制作公司联合抵制天价片酬,喊出总片酬不超过5000万(含税)的声音,可谓是市场主体的主动求变与自救。这与以往明显不同。从理想状态看,此举可增加这九家公司对演员片酬的议价权,也给其他购片平台与制作公司树立了典范,其他公司能否跟进抵制,目前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份额较高的九大公司都在抵制天价片酬或已扛不住天价片酬,其他公司有能力继续满足演员的天价之需吗?此外,片酬实行封顶,多拍集数无益,也有助于缓解电视剧的注水现象。

不过,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联合声明抵制天价片酬的九家公司,被不少人认为是天价片酬的始作俑者。近年来它们为了竞争而搞的“烧钱大战”一直未停歇,有人评论说,“它们你追我赶、相互厮杀,到最后谁也没挤掉谁,却共同富养出了天价片酬和天价IP两个‘儿子’”。这次声明联合抵制天价片酬会不会仅是一纸表态而已?声明并不是合约,几家公司能否齐心协力地遵守诺言、落到实处,才是最为关键的。公众要听其言、观其行。只要有一家或明或暗地放了空炮,这个联合声明就被击破了,变成一纸空文。

事实上,一些拥有较高话语权的明星,要想破5000万元的最高片酬限额,是可以找到对策的,如挂个监制、制片等名头,也能多领一份酬劳,或以分成等方式拿钱,不仅收获更可观,而且更隐蔽。这也是这么多年,相关部门屡掀风暴,却奈何不了天价片酬的深层原因。因此,我们对九家公司联合抵制天价片酬不能太乐观,除非全行业都能形成共识并联合起来,全面维护影视行业的生态秩序。相关部门最需要做的,是化解影视业的产能过剩,当产能严重过剩时,大家就要严重依赖明星,以增加卖相了。

莫让影视质量为“天价片酬”买单

即时 | 2018-08-14 13:06

备受诟病的影视艺人“天价片酬”问题,终于受到了来自业界的强有力回击。日前,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三家视频网站联合六家知名影视制作公司发布联合声明,共同抵制艺人天价片酬现象。其中规定,采购或制作的所有影视剧,单个演员的单集片酬(含税)不得超过100万元,总片酬(含税)最高不得超过5000万元。

跟人们熟悉的“限薪令”“限酬令”不同,此次声明由行业内部的知名公司联合发布,而不是行政部门的干预行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畸形的“天价片酬”早已成为影视行业的一大公害,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强有力的纠偏修正,影视行业就难以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规范艺人“天价片酬”的初衷不是打压演员群体,更不是因为演员收入过高而“仇富”。作为一项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影视生产、制作和播出有其客观规律性,并已经逐步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规程。在不同的环节、不同的从业者之间如何分配经费,也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的行业惯例。相关数据显示,在影视产业比较成熟的美国、日本和韩国,主要演员的片酬通常只占影视作品总预算的20%至30%,以此来保证影视作品的整体制作质量和发行质量。

反观我国目前的状况,艺人片酬严重地扭曲畸形。10年前,一部国产电视剧的演员片酬约占制作费用的30%,但到了现在,演员片酬超过总制作成本50%已成常态,最高占比甚至达到75%。一名主要演员的片酬就可能拿走全部预算的一半,亿元片酬早不鲜见。

“天价片酬”的恶果也已充分显现。由于少数知名演员的片酬占据了总预算的大头,在其他众多的生产制作环节中,所需经费都受到了严重挤压。在“无米之炊”的窘境下,剧本粗制滥造、服装舞美因陋就简、“五毛”特效横行,成为众多国产影视作品的通病。其结果,就是少数知名演员独享“天价片酬”,国产影视作品则付出了整体质量滑坡的代价。

更何况,“天价片酬”并没有催生精湛演技,反而使演员的演技和片酬成反比。在片酬暴涨的背景下,知名演员成为各方争夺的香饽饽。他们仅凭一张脸就可以日进斗金,根本无需考虑提高素质、钻研演技。在片约太多、分身乏术的情况下,个别演员甚至传出滥用替身和抠像技术的丑闻。过高收入还扭曲了一些演员的价值观和财富观。一些演员夸豪斗富、挥金如土,这种穷奢极侈的行为侵蚀了公序良俗,毒化了社会风气。

令人欣慰的是,最近一两年,影视领域开始出现一些可喜的变化。从闹出“锁场”闹剧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传出“抠像合成”丑闻的《孤芳不自赏》,那种单靠“流量艺人”来号召市场,剧情和制作都粗糙不堪的作品,在票房和口碑方面接二连三折戟沉沙。相反,一些剧本扎实、演技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则同时收获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今年的影坛黑马《我不是药神》没有一个“流量艺人”,但这并不妨碍其市场表现气势如虹,成为国产电影近年来少见的惊喜之作。

积弊丛生、乱象频仍的影视行业,急需一场刮骨疗毒式的自我净化和自我拯救。抵制“天价片酬”可谓这场自净行动的第一步。期待部分影视机构的声明能够早日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和行动,以修复业已严重扭曲的市场乱象,使影视行业的发展重回正轨。

抵制演员“天价片酬”是一场市场博弈

即时 | 2018-08-13 09:10

优酷、爱奇艺、腾讯三大采购方平台联合正午阳光、华策影视等六大影视制作公司联合发表《关于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联合声明》,其核心直指演员高片酬,声明表示即日起执行,每部电影、电视剧、网络视听节目全部演员、嘉宾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成本的40%,主要演员片酬不得超过总片酬的70% 的最高片酬;单个演员的单集片酬(含税)不得超过100万人民币,其总片酬(含税)最高不得超过5000万元。(8月12日《北京青年报》)

此次优爱腾联合六大影视公司,集体抵制演员“天价片酬”,并发布了最高片酬标准,由此形成一股强大的市场力量,对一线演员、流量明星的“天价片酬”展开博弈。此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五部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对演员片酬进行控制,业界亦对演员“天价片酬”多有微词,民众更是抱怨多多,此番三大视频平台联合六大影视公司出手,则就显得名正言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近年来演员片酬一路飞涨,部分一线明星、流量明星的“天价片酬”,动辄就是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之巨,在总制作费里占比高达50%到80%。演员拿的钱多了,其它需要花费的地方,自然就会面临挤压,特别是拍摄费、后期制作等,最容易被挤占。导致很多影视剧变成明星流量剧,依靠演员的粉丝效应带动票房和收视率,五毛特效、粗制滥造、抄袭、刷票等情况时有发生,导演和制作方失去了精心制作的动力。

由此可见,“天价片酬”之所以饱受批责,主要是演员的收入与影视剧质量不成正比,耗费巨资拍摄的影视剧,大部分钱都花在了明星身上,虽然吸引到粉丝观赏,最后却成了口碑低劣的“烂片”,遭到观众的强烈不满和吐槽。而且,影视圈还存在很多问题,诸如阴阳合同、偷漏税、洗钱、假票房、假收视率、假点击率等,均与演员的“天价片酬”有着密切关系,乃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无论是监管部门要求遏制“天价片酬”,还是平台和制作公司集体抵制“天价片酬”,都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和行动。可以此为契机,促进演员收入机制合理化,建立良性的薪酬分配制度,控制演员收入利例,提高拍摄费、后期制作费等,以确保影视剧有充足的钱用于制作上。事实上,目前美国、日本等都有完善的片酬制度,明星占一部影视作品中的制作总成本都不超过30%,从而确保有充足的资金用于拍摄制作,保障不会被明星片酬拖垮。

演员“天价片酬”形成比较复杂,具有一定的市场因素,事实上部分抵制方,此前就曾充当过“天价片酬”的推手,如今亦感受到“天价片酬”的负面影响,试图借助监管部门“限薪令”的机会,对“天价片酬”进行限制,以降低危害性。显然,“天价片酬”很难一下子消除掉,必定会遭受很大的阻力,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博弈,才能达到新的平衡点,演员片酬也将逐步趋于合理化。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