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读报

文化志愿者的文化生活

2019-04-17 11:18:36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刘必玲指导孩子寻找正确口型。

●三明日报建宁记者站 黄平柳 肖开涯 文/图

4月8日,下午4时50分,像往常一样,建宁县文化志愿者刘必玲准时来到位于县宣传文化中心的公益合唱班。

“5点孩子们就来上课了,我需要提前10分钟到课堂,先打开窗户通通风,调试好钢琴和麦克风的音效,把准备工作做好。”刘必玲告诉我们,公益合唱班从2013年开班,到现在已经连续举办7个年头了。

从“群众演员”变成“正规军”

“我从小对声乐就很感兴趣。”刘必玲说,学校举办的大小活动,她都会积极参加,争取表演机会。久而久之,文艺方面的突出表现让她在高二开始就有机会参加县文化馆举办的系列公益性活动。

自从她17岁与县文化馆“接上头”以后,从未间断过。即使是大学期间,刘必玲也会利用寒暑假的闲暇时间参加活动,锻炼自己的同时,也为建宁县的公益文化服务。

1999年从三明师专音乐系毕业后,刘必玲成为了建宁县均口中学的一名音乐教师。她在成为一名教师的同时,也光荣的成为了县里的文化志愿者。“从‘群众演员’变成‘正规军’的时候,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刘必玲笑着说,她工作后参加的第一场文化活动是县里举办的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演出地点在均口镇的半寮村。

半寮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加上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舞台道具简陋,编排的节目相对也比较粗糙,但是一点也没有影响老百姓的热情。“节目还没有开始,观众席已经坐满了,外沿也被围得水泄不通。”刘必玲说,这其中,有很多老百姓是打着手电筒,走了几里山路赶来看节目的。

百姓的热情,在不断地感染着演员们,每演完一个节目,台下总会传来热烈的掌声。“他们的支持与喜爱,让我异常感动,感觉付出是值得的,特别有意义。”刘必玲说,在那个时候,她就在心里暗自下定决心,只要有需要,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文化志愿服务,为百姓带去更多更好的节目。

刘必玲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个诺言。到目前为止,20多年时间过去了,她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大大小小公益性活动累计已有460多场,为群众带去了许多欢乐。由于表现突出,2017年,她被评为三明市优秀文化志愿者。

“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愿意学”

一个县城的文化志愿服务队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只做好台上表演还远远不够。”刘必玲说,随着县里文化志愿“主力军”年龄越来越大,还是要培养更多的“新生代”力量。这个想法与县文化馆馆长宁萍不谋而合。

在县文化馆的支持下,2013年,刘必玲与另两名县文化志愿者一起开办了建宁县首个公益合唱班,免费为孩子们进行声乐培训。“为了让更多的孩子知晓,并参与到其中来,我们除了去学校宣传,还利用周末时间到城区及各个乡镇宣传。”刘必玲说,让她们感到意外的是,免费培训并没有带来好效果,许多家长更愿意把孩子送去有偿的舞蹈班、美术班。

那一年,最终报名参加合唱团的学生只有29个。培训期间,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乐谱和乐感,一个学期下来都是反复地教那么几首歌,因为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坚持不下去,中途退班。

一腔热情被打击得所剩无几。学生越来越少,老师也坚持不下去。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另两名老师陆续退出,只有刘必玲一个人还在坚持着。“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愿意学,我就会一直教下去。”刘必玲说,让她略感欣慰的是,这几年合唱团的学生都能稳定在20人左右,这其中大部分的孩子对声乐比较感兴趣。

除了开办免费的声乐班,刘必玲还参与到了县文化馆举办的公益主持班、公益朗诵班的队伍中。

除此之外,为了给年轻人更多的锻炼机会,这几年她正从台前转向幕后。

没有出现在舞台上,刘必玲一定在幕后。编排节目,临时化妆师,充当救急队员……哪里有需要她就去哪里。“在台前还是幕后不重要,重要的是,付出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刘必玲笑着说。

这么多年来,除了老师这个身份外,文化志愿服务者成为了刘必玲人生中另一个重要的标签。“演出,为我平凡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让我的人生更加有意义。”刘必玲感慨地说,今后她会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争取让建宁县的文化活动开出更绚烂的花朵。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本网原创
更多>>要闻
  • 新闻图片
  • 论坛热图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