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三明频道 > 本网原创 > 正文

三明明溪城关乡:党建引领 办好惠民实事

2021-12-30 15:51:01  林铭水 黄艳平 王伟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晓敏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12月30日讯(通讯员 林铭水 黄艳平 王伟 文/图)近日,随着王桥村最后一处危房在漫起的白色尘土中缓缓倒下,三明明溪县城关乡重大危险房屋清零销号工作得以全面完成。近年来,全国各地房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避免悲剧重演,切实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明溪县城关乡全力开展房屋结构安全地毯式排查、零容忍式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城关乡共排查房屋2945栋,完成修缮7栋,拆除23栋。

城关乡王桥村正在拆除老旧危房。

今年来,城关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党建引领,自觉践行初心,始终将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上,从点滴小事做起,服务发展、聚焦民生、主动作为,用心用情用力纾民困、解民忧。

为服务好群众,办好惠民实事,城关乡党委创新打造“党建联盟行动”“老骥工作室”等党建特色品牌,推动各村党支部党员联盟、产业联盟,充分发挥老党员作用,加强党群联系,听民声、办实事、解民忧,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突出短板,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夜幕降临,在上坊村南山新村内,村民正召开一场“村民夜谈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述说着新村里发生的新变化。“以前新村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现在水泥路都通到家门口了。”村民陈大叔开心地介绍道。

城关乡罗翠村“老骥工作室”正在开会。

11月底,上坊南山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式竣工,完成新村内部水泥道路1200米、通信设备4300米、地下管网4600米及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宜居环境。南山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只是城关乡办好惠民实事的一个缩影,今年来,城关乡共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14个,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真正地让路更平、灯更亮、村更美,让老百姓更幸福。

加强党的建设,引领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城关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推动村居治理和为民服务重心下移,通过设立“成轩调解工作室”,探索“说事评理”基层调解模式、“背靠背调解”法,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关样板”,党组织向心力与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城关乡上坊南山新村村民在新建的村道散步。

2013年,城关乡王桥村因建设需要对两兄弟承包的土地进行征用,征地补偿款拨付到位后,兄弟间因补偿款分配等问题产生矛盾,伤了兄弟感情。城关乡党委用好“说事评理”模式,社会治理办公室、司法所及村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多次入村走访群众,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对土地征用、青苗补偿等问题进行调查核实。最终,工作人员采用“背靠背调解法”,稳定双方当事人的情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做好思想工作,经过5轮的调解后,这场历时8年多的补偿款分配纠纷最终得到圆满解决。

农村苗头隐患和微小纠纷若没有及时化解,就有可能酿成大祸。城关乡党委坚持以“源头预防、前端化解”为准则,创新“说事评理”模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治理大格局。自“说事评理”模式创立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300余件,重大矛盾纠纷15件,做到“有事来评理,大事变小事,平安不出事”。

新的征程已开启,进入新发展阶段,城关乡党委将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实施好党建引领工程,探索“党建+民生”新机制,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