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美国频道 > 专题 > 2019第六届闽商大会 > 天下闽商 > 正文
天下闽商之香港卷
usa.fjsen.com 2019-06-08 20:11:47   来源:第六届世界闽商大会组委会 责任编辑:洪卉

全面叙述了闽商在香港发展的历史。早在宋元时期,闽商便 发挥其善于航海的特长,扬帆海路,进入香港。在宋代,香港地区的航海事业已较为发达,福建等地沿海渔民疍户南迁来港渐多,他们大都仍操旧业,以航海渔捞为生,并带来了原有的宗教习俗。此时九龙半岛的航海业已经比较发达。据九龙浦港岗村《林氏族谱》记载,宋时福建莆田一个名叫林长胜的,举家迁往今日新九龙黄大仙附近的彭蒲围(即今日的大磡村)。一连几代靠行船为生,艚船往来于闽、浙、粵等地。一次,他的孙子林松坚 、林柏坚驾驶艚船岀海遇到飓风,船毁货失。他们两人力挽船篷,紧抱船上祭祀的林氏大姑神主,浮到东龙岛(南佛堂),安全脱险。他们认为这是神灵保佑,便在南佛堂修建了祭祀林氏大姑的神庙。林松坚的儿子林道义后来又在北佛堂修建了一座同类神庙。这个林氏大姑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天后。宋代林氏家族的迁徙史和本地区南北佛堂天后庙的修建, 不仅反映了当时该地区航海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福建的民间信仰向香港移植及推广的过程。由此可见香港地区的民间信仰,多是从中国内地移植过来,自唐宋而历明清各朝,区内居民相继从邻近之广东、福建等地迁入,他们将其原居地之风俗及信仰,带入香港地区,其后再受当地自然环境及历史影响,因而孕育成今之民间信仰。

闽人的移入不仅极大地推动了香港早期经济的发展,丰富了该地区的民间风俗及信仰,而且为香港早期聚落的形成和扩大做出了巨大贡献。香港开埠前,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移民活动始于东晋。之后虽陆续有记载显示汉人移入香港地区,但都比较零星,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迁移,或是政府方面促成的被动移民。宋元时期,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居民开始大规模移入香港,“新界五大族”即是在这一时期迁入香港的。“新界五大族”即邓、文、廖、侯、彭五姓,作为较早迁入新界定居的汉人代表,因其影响力较大,故被冠以此称,且这一称号至今保留。

进入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英国纷纷进入香港,且后来居上,由于闽商早已建立起了自己的贸易网络,并开辟了较广阔的市场,英国殖民者也不得不借助于闽商,并谋求与闽商建立良好的关系,广州十三行成为承担中英贸易的主要机构,拥有十三行极大控制权的闽籍商人,在此后的中英贸易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十三行作为半官方商业团体,不仅包揽了来华中外贸易,而包括闽籍洋商在内的十三行行商有时还充当中国政府的官方代理和中英贸易的中介。大的行商常为传达外贸主管机关粤海关或地方官府的规定,拟定半官方性的公画。在官府眼中,洋商是外商的代理人,要为外商的不法行为负责。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大班则把洋商看作是官商,由洋商们分别包揽商船的进出口贸易,使公司的生意比在其他地方方便好做。闽籍洋商不仅在中英贸易中扮演中介的角色,同时也是中英文化交流的使者。商业的沟通从来就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十三行行商作为清政府与西方人联系的纽带,在长期的涉外活动中,成为认识和吸纳西方科技文化的先行者。

香港早期闽商势力的崛起,基本上是和香港开埠、逐步演变为远东转口贸易商埠的整个历程同步展开,并互为动力的。1841年1月 28日,英国人强占香港岛,6月7日宣布香港为自由港。比邻地区的闽人随即相继涌入,大量内地居民的涌入致使这个原来只有数千人的小岛人口急剧增加,到 1884 年时,它已经成了数以十万计华人移民的谋生地,一个崭新的、人口众多的、多族群的、城市型的华人社会形成。在香港的商业圈中,福佬籍贯的商人历来都是一支主力军。尤其是在“南北行”建立前后,除本地族群的商人外,当时香港的其他杰出华商大多出自福佬族群。因此,香港政府除尤其重视本地族群的行商等以外,对福佬族群也青睐有加,曾经做出一些特别的安排,以便吸引福佬商人来港经商。19 世纪下半叶,随着闽籍港商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为了联络同乡情谊,更进一步团结在港闽人的力量,要求建立统一的闽人组织的呼声日益高涨。1893年,香港最早的福建人社团榕庐会所成立,起初为福建海员提供短暂住宿之用,在香港岛的称为三山别墅,在九龙的称为闽庐会所,其后两者扩大合并为榕庐会所。此后,旅港福建商会、旅港福建体育会、旅港福建学校、旅粤泉漳会馆、旅粵汀龙公所、旅粤福建会馆、旅粵鹭航会馆、旅港福建同乡会等闽籍社团陆续涌现。19 世纪下半叶是包括闽商在内的华商初次崛起的时代,华商在转口贸易方面依靠金山庄、南北行成功地成为香港贸易最重要的角色。不仅如此,闽商和广商共同将香港纳入了华南(福建、广东、广西)一香港一东南亚的华侨贸易圈中,成为明清以来东亚贸易网络上的重要一环。在经济进步的同时,闽商也积极建立自己的商会、同乡会等组织,力图在香港的政治生活圈中冲破英国人的束缚,发出自己的声音。

民国成立后,军阀割据,连年混战,贫者感生计之困难,富者苦兵匪之蹂躏,纷纷携眷逃往香港,其中不少人开始在港投资创业。此外,这一时期,广大华侨回国投资的风潮方兴未艾,香港因其独特的地理、交通位置和优越的港口、商贸环境,成为侨商们选择投资兴业的桥头堡,而这其中闽籍商人占据相当比重。他们所选择的投资创业领域涉及银行、证券、轮船、酒店、树胶等行业,其中尤以银行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二战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大量的海外闽籍华侨及大陆福建居民陆续迁至香港。新移民的到来,不仅为香港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而且带来了工业化所需的资本和技术,改善了人口结构,延缓了人口老龄化。据统计,目前香港闽籍同胞120万人,约占香港总人口的1/6,现有闽籍社团组织 130 多个。其中包括旅港福建商会和同乡会、体育会、联谊会、宗亲会、校友会、希望工程基金会、经济文化艺术研究团体等。这些在港闽籍社不仅是一支积极活跃、团结向上、拼搏创业、爱国爱港爱乡的重要力量,也是改革开放以来闽港经济文化合作交流的重要桥梁。在港闽籍社团不仅为香港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做出了极大贡献,而且在联络乡谊、服务乡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香港的福建社团,自创立之初就一直与内地保持密切关系。自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帷幕从此拉开。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福建的开放,进一步密切了闽港间的联系。随着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在港闽人的数量与比例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香港回归前,香港闽籍同胞有 80 多万,占香港总人口的 15%;现如今已增至 120 万人,比例也达到 1/6。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港闽籍同胞为香港的繁荣发展,为“九七”之前的平稳过渡和顺利回归,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福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香港闽籍同胞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闽籍商人作为仅次于粵籍的主要群体,对香港当代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不仅积极涉足加工制造业、房地产业、金融业、服务业等经济领域,还热心参与政党组织、地方选举、慈善事业等公共政治活动。同时,香港闽商还通过组织文化社团、设立学校、开办移民课程等方式,来帮助新移民增强适应能力,加强同乡情谊,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香港闽商在中国内地的投资逐步从广东、福建向“长三角”及内陆地区拓展,呈现出“北上西进”的发展趋势,中、西部地区吸纳港资的数量稳步增长。从投资金额来看,香港闽商在大陆的投资呈逐年递增态势,尤其是对“长三角”及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增幅较大。从投资模式来看,香港闽商在大陆的投资逐步由“前店后厂”的制造业主导模式转向电子、金融、地产、贸易、服务多元化的市场导向模式。香港闽商的投资,不仅为内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有效促进了内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香港闽商还充当内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交流贸易的桥梁,极大地推动了内地的国际化进程。此外,香港闽商在内地的投资、交流与合作,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带动了香港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了香港与内地的双赢。

目前,香港闽商企业发展存在两方面优势。一方面,香港自由、开放的经济环境和内地广阔的腹地为香港闽商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香港闽商广泛的经营领域、高标准的经营方式和前瞻性的经营理念及闽商自身勇于拼搏的精神为其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香港闽商在高科技创新产业方面的发展仍面临不足。以科技、知识创新为主导,发展以金融业、会展服务业、创新科技资讯应用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医疗保健服务业和教育培训业为支撑的知识型创新产业,成为未来香港闽商企业发展的新方向。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