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连续两届荣获福建省文明城市总评第一的基础上,晋江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全市之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并始终坚持把“创建为民、共建共享、和谐发展”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晋江市的领导班子认为,创建文明城市是一场接力赛,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晋江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为了拿牌子、争荣誉,而是要通过创建工作提升城市品质,提升市民素质,打造文明晋江、美丽晋江。
城市建设“提速” 文明之城更有承载力更多>>
        文明之城的创建,城市建设是基础。近年来,晋江城市建设持续提速,完善规划体系,完成新一轮城市总规、控规及各种专规修编,确立“全市一城、一主两辅”的城乡一体发展格局。
        据了解,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晋江投入21.9亿元建设46个市政交通项目,主动融入环湾交通体系,加快一批主要干道、快速通道建设,加快配套一批交通、场站、管网等基础设施;实施道路“白改黑”、景观提升、立面改造工程,全面推进人行道、自行车道“慢线”建设。
        晋江不仅城市体量更大了,环境也更好了!近年来,晋江持续修复生态环境,大力开展“全民动员,绿化晋江”和重点区域高强度绿化活动,投入3亿元,新增绿化造林1.2万亩,新增市区绿化面积42.6万平方米,人均绿地提高到12.3平方米。
制度长效推动 文明之城更有竞争力更多>>
        城市建设的提速,令晋江“创城”更有承载力。而在创建过程中,也考验着政府城市管理的能力。城市配套直接检验城市文明程度,在“创城”过程中,晋江摸索出了一套经验。
        市委常委会专门研究出台了《关于建立创建文明城市长效机制的意见》和《晋江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奖惩问责暂行办法》,制定实施《晋江市2012~2014年度加快推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市四套班子有关领导靠前指挥,抽调十几名干部,实行专职脱产、集中办公、常年运行,负责创城的策划、组织、协调、指导和督查等;并设立七个项目组,明确职责,分解任务,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一抓到底的责任链条。建立检查点评机制,实行“硬督查”和“软提示”两手抓,推动工作落实与整改。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效能监察和现场点评,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社区群众和媒体记者等组成市民巡访团进行检查,并作反馈和督办。
        实行媒体监督制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时曝光、追踪报道广大市民反映的热点,开辟多个创建专栏,宣传创建的先进典型和工作实效,曝光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考核奖惩机制,把创建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评,作为单位及个人评先评优、绩效考核和奖励的重要内容、依据,调动干部积极性。
创建为民惠民 文明之城更有凝聚力更多>>
        “创建为民、共建共享、和谐发展”,是晋江文明城市创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2012年,晋江全市GDP1223.69亿元,财政收入161.02亿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第五,经济实力连续19年保持全省县域首位。良好的经济基础,为晋江“创城”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创城”也成了晋江市民共享城市经济发展成果的最好载体。
        为提高群众民生满足感,晋江投入37亿元用于民生建设,占财政支出的66%。民生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积极促进就业政策落实,新农合、低保、五保等进一步提标扩面。整合优化中心城区医疗、教育资源,实施公办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免收学费政策。
        近十年来,晋江共投入社会救助7亿多元,受惠群众达13万人次,晋江市慈善总会累计募集善款超17亿元。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评价:“爱心慈善,是晋江人的崇高品德和晋江城市文化的核心”,去年年底晋江获评“中国爱心城市”称号,也成为国家授予的首个县域爱心城市、福建省第一个爱心城市。
        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持续推进。“人人文明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晋江市委文明办主任谢春雷说,晋江市民的主动投入,成为晋江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如五星花园城几位业主自费清理了小区的排污管道,用实际行动支持文明城市的创建,充分体现了晋江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群众基础。
提高市民素质 文明之城更有软实力更多>>
        文明城市的创建,最重要的是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近年来,晋江推行“文明晋江人”培育行动计划,深化文明交通、文明引导、文明餐桌和文明传播等行动,努力把现代文明融入市民的日常行为中,增强群众的城市意识、市民意识、文明意识和规则意识。
        坚持打造“美丽晋江人”道德品牌,从2007年开始,连续评选表彰了四届的“十佳美丽晋江人”,通过汇编出版事迹集、事迹报告会、基层巡讲展示等形式进行宣传,及时报道身边的“凡人善举”、“平民英雄”,使推荐评选和学习崇尚过程成为群众学习楷模、净化心灵、提升境界的过程。其中,2012年5月23日,人民日报专版报道英林供销社员工群体“百余职工、一声承诺、42年坚守”的义举,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全国供销社系统的关注。至今,已有13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力推志愿服务 文明之城更有生命力更多>>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有效途径,体现的是公民的社会意识,反映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水平。晋江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工作要求,将社会志愿服务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设立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核定编制2人。成立市志愿者协会和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领导小组,设立市志愿服务工作站,围绕学雷锋志愿服务这条主线,推动全市社会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几年来,打造和挖掘一批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形成了类似义卖玫瑰、公益巴士、爱心格子铺、慈善义工、交通劝导、法律援助等具有晋江特色的服务品牌。多个项目甚至走在泉州、全省前列,比如成立福建省首支外国人志愿者服务队、全省首支灾后心理康复志愿者队,泉州首支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总队、无偿献血应急服务队,引进扶持全省首个社会工作事务所等。去年8月1日,在全国社区志愿服务联系点—竹园社区举办“我绣红旗喜迎十八大 志愿服务温暖千万家”志愿活动。通过密集宣传、营造氛围,广泛发动市民“人人争当志愿者,携手共建文明城”。在晋江市委文明办的牵头下,晋江建立了市、镇(街)、村(社区、单位)三级志愿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已登记注册137支服务队、43个服务团体、27548名志愿者,建成区志愿者人数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8%。
关注未成年人 文明之城更和谐更多>>
        近年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单列为一项考评体系,并作为文明城市评选的先决条件。晋江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也不断健全未成年人长效工作机制。
        晋江着力打造公平教育,公开承诺不让一名来晋务工人员子女上不了学,确保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与晋江学生同等收费、同等就学的同城待遇。在全国率先开办首个“川渝皖赣湘鄂贵六省一市籍学生高中班和初中班”。荆山来晋务工人员子弟学校获批创办福建班, 186名异地高中班学生获2014年在福建省高考资格。
        兑现晋江市落户优惠政策,156名异省籍学生获2013年在福建省高考资格。晋江还组织举办了晋江市首届“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共评选表彰30名“美德少年”; 设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心,核定编制3名;试点建设晋江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聘请26位教师志愿者,利用节假日提供咨询和心理辅导,共接受未成年人及家长、从事未成年人相关工作人员心理咨询170人次。
        今年,晋江市委、市政府把“学校少年宫”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由晋江市财政参照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项目标准,投入550万元扶持22所“学校少年宫”,实现全市镇域中心校全覆盖。2012年来,晋江市财政共单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经费260万元。
    文明“无止境”。晋江以“创城”为抓手,正全力推动智造名城、环湾新城、幸福康城、生态绿城、人文之城的“五城同创”,不断深化“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努力将晋江建设成一个现代产业基地、滨海生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