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湖里区 > 殿前街道 > 身边的感动 > 正文

杨永泰:小区事当家事的“杨老师”

2020-01-13 15:44:55  作者:   来源: 殿前街道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小区事当家事的“杨老师”

——记兴园社区雪梨星光小区党支部书记兼管委会主任 杨永泰

初心语:

“小区是我家,美好靠大家。在这里,我们以邻为友,以邻为亲,共建和谐友邻,共商共治美好大家园。”

刚吃完午饭,69岁的兴园社区雪梨星光小区党支部书记杨永泰放下碗筷,又出门“遛弯”了。自从当上这个小区管委会主任后,这位有着31年教龄的退休老教师更闲不下来了。“小区就是一个大家庭,小区事就是家事,怎么能不上心呢!”杨老师笑着说。街坊邻居们,都爱称他“杨老师”。

头一件上心事是电动车充电棚。“以前居民各顾各的,到处乱停车,特别是电动车,不是停地满满当当,把通道堵了,就是从家里拉电线出来,直接在楼道充电。”杨老师眼里看着,心里急,“这多危险啊,万一着火了,第一时间察觉不了,还堵了逃生通道,这事必须先解决。”

杨老师把小区管委会成员、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和物业等召集过来,一起商量对策,“楼道安全宣传周”很快在小区里开展。线上,居民微信群率先发力,各地电动车楼道充电起火的新闻警示;线下,张贴提醒,宣传入户,当面劝导。“居民都被发动起来了,就算还有人不配合,其他人也会及时上前提醒制止,毕竟安全事是大家事,没有人可以袖手旁观的。”杨老师说。

小区工作,有堵更要有导,电动车临时集中安置,但不是长久之计。杨老师跑前跑后,为小区申请了以奖代补10万元,在划定区域投建电动车充电棚。“统一充电,集中管理,隐患少了,大家也都很支持。”杨老师说,以理服人才能让工作顺畅。如今,楼道安全宣传定期开展,每次还会联合物业开展安全逃生演示。

2018年12月,雪梨星光小区终于成立了第一届小区管委会,填补了小产权房规范化管理的空白,开创了小产权房自治管理的先例。杨老师高票当选为小区管委会主任。“这是可以载入小区发展史的大事呢!”全程参与推动小区成立管委会的杨永泰更是激动。一直以来,雪梨星光小区作为厦门全市最大的小产权房小区,房主信息不完善、自住率低,居民住房无产权,长期无法成立业委会。在社区党委指导下,召集各方筹备小区管委会。年轻的入党积极分子被“导师”杨老师调动起来,挨家挨户扫楼,登记信息,建立微信群,小区没有服务用房,杨老师动员党员、居民自筹资金建立了临时“小区驿站”;房主无法到场,杨老师和筹备组挨个打电话,征求意见,签订委托书,解决了民意基础,把人心都拢了起来,最终推动成立“管委会”,代替“业委会”职能。

今年8月下旬,“管委会”和原物业公司签订了首份服务合同。今后,不仅能对物业服务行为约束管理,类似公维金等公共费用的使用,也需要通过管委会同意,楼梯广告等经营项目入小区,也都要三方签约,利益分成,小区居民们的利益得到了保障。杨老师说,“小区居民真正实现‘我的地盘我能做主’了。大家事还是发动大家一起管,这样小区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