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教育 > 正文

厦门名校培养和世界对话的人才 她会的不仅是“外国语”

2021-12-25 12:09:19  作者: 佘峥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外国语学校乐团演出现场。(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佘峥 图/厦门外国语学校提供 除署名外)明天,厦门外国语学校(简称“厦外”)将迎来40周年校庆。

40岁的厦外,虽然年龄上比不过百年名校,但是,无论是办学成绩还是美誉度,一点也不逊色他人,还凭借独特气质,成为厦门乃至福建学生最向往的学校之一。

她叫厦门外国语学校,但是,她绝不仅仅是“外国语”。40年来,这所名校行事低调,有很多的不为人所知。

多面厦外】

她是“冠军选手”

“文科类”学生 拿下数学奥赛一等奖

不少人被校名误导,认为厦外是学语言的学校。其实,从一开始,厦外创办人之一陈碧玉坚持,外国语学校既要突出外语,数理化也要达到相当水平,总之要全面发展。这有别于其他地区试点班只注重英语。

谢慧说,这一做法,成为厦外办学最大特色之一,也是它生命力源源不绝的动力。

这一传统还被发扬光大。2018年,厦外获准创办“钱学森班”,以探索“钱学森之问”答案——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班办学成效开始显山露水。今年物理和生物学奥赛,厦外高三钱学森班学生获得国赛银牌和铜牌。此外,今年福建省数学奥赛省一等奖,厦外陈铭杨是唯一一位高考选考历史类的获奖学生,而历史类被认为是“文科类”。

这类理科成绩,在过去40年中比比皆是,厦门中学中,首位入选国家数学奥赛集训队的学生是厦外学生朱亦博。

学生研究纸飞机 拿下国际金奖

  厦外“钱学森班”学生参加航空航天主题研学活动。

2013年,厦外高二年学生陈锴杰、赖文昕凭借对纸飞机的研究,获得首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物理金奖和15万元奖金,全国只有一个。

这个面向中学生的比赛,7位评委都很“大牌”,其中包括菲尔兹奖(被誉为“数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等,无论是写20多页的论文,还是现场答辩和展示,都得用英文。

现在,这个金奖仍是厦门唯一。很多人逐渐意识到这个奖有多牛,厦外有多不容易。

去年,厦外3名学生代表中国队首次摘得国际标准化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为中国参与该项目竞赛以来所获得的最高奖项。指导老师、厦外钱永昌介绍说,这一比赛类似标准化主题的创新大赛,既要创新,也要规范,此外还考察合作和英文表达。

厦外的科技创新教育优势,从中可见一斑。厦外还设有“创新实验室”,里面榔头、锯子、车床,什么工具都有。学生们可以通过预约来取得实验室的使用权。

钱永昌认为,学校通过科技创新教育来“滋养”学生,给他们完整的知识和科学素养。

没有特长生 乐团连续两届国赛第一

虽然没有招收艺术特长生,但厦外的管弦乐团已经成为“全国一流”的中学生管弦乐团之一——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被认为是中小学校最权威的艺术比赛,三年一届,厦外管弦乐团连续四届代表福建省入围,并连续两届国赛一等奖。更有趣的是,截至目前,乐团已经诞生两个福建省高考理科第一名,厦门市理科第一名。

每年秋季,厦外管弦乐团都要为新生和家长举办一场音乐会,音乐会有保留节目——最后一曲《北京的喜讯到边寨》演奏完,指挥吴明芳老师一挥手,乐团中那些被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录取的乐手们便会起立,向观众致意。

厦外的酷,在这一刻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她是“外交使者”

活跃在国际朋友圈 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地

厦外一直是厦门的“外交使者”,即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现在,厦外仍活跃在国际“朋友圈”里。

不久前,“未来英才云交流课程”第二期课程举行结业仪式——过去15个月,通过线上直播10场次,厦外与法国、澳大利亚姐妹校相聚在云端,介绍班级、宿舍的文化布置,帮助他们练习普通话、了解中国文化……

这里还有一个背景,厦外是“外国语学校”,而不是英语学校,目前开设有英语、德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等语种,有26所姐妹校,来自德国、法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

不过,仅从世界地图上来认识厦外的国际教育,只是冰山一角,事实上,厦外最为独特之处在于:它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听说读写的外语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学生们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视野,尤其是视野,对价值观正在成型的少年们而言,意义重大。

厦外副校长黄锦亮说,厦外办学40年,有1.5万名毕业生,遍布全球各地的各行各业。前不久,厦外校友会介绍了一些校友近况,有在联合国工作的,还有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当老师的,还有在国外大学教作曲的。

她说,语言只是厦外学生进军世界的工具,学校为他们打下宽厚基础,才是他们和世界优雅对话的源泉。

谢慧说,很多大家意想不到的事,都源于厦门外国语学校长期在学生“多元”培养上进行实践探索——坚持“突出外语,文理并重,全面发展”的办学方向,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通过因材施教,释放学生所有可能,“让每个学生成为自己的第一”。

  外国语学校学生和法国中学生一同上课。 (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低调厦外】

第一任校长 曾为办学流下男儿泪

严格来说,厦门外国语学校追根溯源,是1978年在鼓浪屿开办的英语实验班,不过,都是以1981年12月26日成立的英语中学来测算。

这是一所应城而生的学校——当时,国门打开,厦门教育工作者强烈意识到英语教学的缺陷——学生不会听、说,学了一口哑巴英语,他们要为厦门为中国培养听、说、读、写俱佳的英语人才。

不过,厦外并不是“含着金钥匙落地”。第一任校长林连芳面临一个困境:当时市教委按学生人头拨款,对在校生400余人的英中来说,很不合算,每月仅剩80元,要支付办公等一堆费用。有一次,林连芳讲述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时,不知不觉落下泪来。

每所学校都会遇到办学挑战,重提往事,只是为了记住这位为了办学流下男儿泪的校长。林连芳因病在1989年去世。

20%毕业生保送大学 有此资格全省唯一

很多学校都叫外国语学校,但是,不是所有的外国语学校都像厦外那样有保送资格。

2004年4月,厦外获准可向全国重点外语院校及综合性大学外语系、专业保送20%应届高中毕业生。也就是说,厦外每年20%左右高三毕业生,通过校考,可以保送北大、清华等名牌高校。

全国有这一资格的外国语学校,总共16所,厦外是福建唯一一所。

在获得保送资格后,2006年,厦外启动“回报母校、服务社会”活动,组织保送生参加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到慈善总会做义工、到华侨博物院和厦门科技馆担任义务讲解员,到农村学校、外来员工子弟学校调研和教辅等。

保送生服务社会活动,现在还在进行。厦外现任校长谢慧认为,这有利于学生能以极强社会服务和责任意识走进大学。

【厦外大事记】

●1981年12月26日

厦门市人民政府批准创办外语中学。

●1982年3月22日

省教育厅批准在厦门二中高中部创办厦门英语中学。

●1990年7月21日

厦门市政府批准“厦门英语中学”更名为“厦门外国语学校”。

●1994年11月12日

学校从鼓浪屿漳州路34号迁至湖滨北路88号(现厦外思明校区)。

●2001年7月3日

省教育厅确认厦门外国语学校为“福建省普通中学一级达标学校”。

●2004年4月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福建省高招办批准厦门外国语学校可向全国重点外语院校及综合性大学外语系、专业保送20%应届高中毕业生。

●2004年9月

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中部迁往海沧嵩屿路89号(现厦外海沧校区)。

●2005年9月

厦门外国语学校在省内承办首批新疆内高班。

●2021年8月

厦门外国语学校集美校区开办。

【揭秘】

三次搬“家”

厦外40年,搬了三次“家”,每一次搬迁,都在响应城市所呼。

1994年

从鼓浪屿搬到湖滨北路

第一次是1994年从鼓浪屿搬到湖滨北路,当时的湖滨北路,和现在是天壤之别,当然,对于厦外来说,迈出这步是正确的。

2004年

高中部整体搬迁到海沧

第二次是2004年,厦外响应厦门市委市政府号召,将高中部整体搬迁到海沧,而且连高三都搬。17年前的海沧校区还在建设,学校时不时要停水停电断煤气,据说时任厦外校长赵继容,几个月内头发白了不少。

去年

集美新城新校区投用

去年,在厦门市名校跨岛发展战略统筹下,厦外又开始另一个“开疆拓土”——在集美新城的新校区投入使用。

厦外现任校长谢慧说,厦外的40年,是一个不因循守旧的40年,也是一个积极响应城市所呼的40年。

  厦外旧址

  厦外集美校区

【数据】

从1981年鼓浪屿岛上的2个班,81名学生,发展到现在,思明区、海沧区、集美区三个主校区111个班5500多名学生。

40年,厦外毕业生近1.5万人。

2005年以来,厦外共有260名学子考上清华、北大,2097人保送清华、北大等名校,992人进入耶鲁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深造。

历年高考,厦外获得10个福建省第一名;22个厦门市第一名。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法律顾问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