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台海 > 正文

台湾手艺人子女扎根厦门传承“匠人”精神

2022-03-28 08:10:51  作者: 潘薇  来源: 海西晨报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台湾手艺人子女扎根厦门传承“匠人”精神

木艺精雕细刻 花师妙手生辉

海西晨报讯(记者 潘薇20世纪90年代,有不少来自台湾的手艺人来到厦门,守在城市一隅,发展自己的事业,他们的子女在耳濡目染之下,传承了“匠人”精神。来自金门的木艺师、台青赖金谷师从自己的父亲赖文荣,经过多年的学习与钻研,木艺品在他的精心制作下,诉说着蜕变的故事;而来自台北的常定华从事花艺教学20余年,如今她的女儿时韵晴传承花艺教学,不少省内外的民众慕名而来,体验美学之道。

精益求精

木艺人钻研推品牌

从选材、打坯、掏空到打磨抛光,看似简单的一个木质茶叶罐,却要花大半天的时间才能制作成品。来自金门的“90后”青年赖金谷是一名木艺匠人。平日里是位不善言辞的小伙,但介绍起自己制作的木艺品时却侃侃而谈。赖金谷说:“这是客户定做的茶叶罐,像我刚刚操作的这个动作,就是在磨它的瓶身,这是最后一道工序,过程中要换七八次砂纸。”

赖金谷直言,自己能成为一名木艺师,是受父亲赖文荣的启蒙。早在1990年,赖文荣从金门来到三明沙县开设木雕厂。1994年“转战”到厦门开设工艺厂,一待就是28年。

赖文荣说:“在大陆,木制品的需求量大,货源也多,这么多年来也积累了不少客户。我希望六个孩子都能够在这里扎根,继续发展下去。”

赖金谷是赖文荣的大儿子,7岁就跟随父亲来到厦门生活,耳濡目染之下,他学习了许多与木艺相关的知识。念完书后赖金谷就在金门从事过古建筑修复的相关工作,但他认为最终要选择的市场一定在大陆,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015年,赖金谷正式接班守业,帮助父亲打理木作坊,传承匠人优良的技艺和肯吃苦的精神。“我很享受制作一件作品的过程,现在都会创作一些装饰品、天然异形家具以及茶盘茶桌等等。” 赖金谷说,他们还会经常收一些旧家具或者废弃的木头,从设计形态上、制作工艺等多方面进行创新,重新打造成品,也受到很多顾客的青睐。

这几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工作坊的订单量不降反增。赖金谷说:“目前我们的总体接单量还是可以的,货品主要销往福建省内,省外则包括上海、广州等地方。”

赖金谷希望能一直在木工这样的传统工艺中扎根,并拓宽渠道,把木工技艺传播给更多的人。同时,他认为这也可以成为两岸沟通交流的一个很好的桥梁。“在大陆发展空间是很大的,我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发展还是比较看好的,接下来我将设立专属自己的品牌工作室,可以制作教学视频,做一些线上的推广,打造自己专属的木艺品牌。”赖金谷说道。

推广美学

台二代传承花艺文化

在厦门,有一位来自台北的花艺教授叫常定华,她把传授中华花艺作为她的责任,也把花艺教学当成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常定华来厦门至今已经22年,除了把个人花艺工作室经营得有声有色,也把女儿培养成为中华花艺的传承人,接力推广中华传统文化。

走进“天地有大美”花艺工作室,犹如身临花艺展览馆。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插花,常定华开始了一天的教学工作。常定华笑称,其实原本插花是她的一项业余爱好,早在2000年,她从台中来到厦门从事房地产行业,但渐渐发现自己兴致不在于此,最终将花艺作为主业,成立了个人工作室,成为一名插花老师。

常定华说:“我来到厦门是对的,厦门离台湾很近,生活环境、饮食等都是相似的,这让我内心很有安定感,发展事业更加坚定。同时,大陆民众对于学习美学知识越来越有兴趣,这也让我推广中华花艺十分有信心。”

日常教学中,花材的选择与主题的呈现,常定华都会结合时节,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她擅长把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加入插花教学中,也让更多学员对中华传统文化多了一份热爱与关注。久而久之,常定华的朋友圈越拓越宽。如今,常定华的花艺工作室在业界已颇有影响力。广州、杭州、苏州等多个城市的花艺爱好者或相关机构,也常邀请常定华去开班授课。

同时,常定华的女儿时韵晴,于2021年获得国家认证的高级花艺师以及台湾中华花艺副教授资格证。时韵晴表示,自己和母亲一样,有着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未来将把花艺和茶道、香道、摄影等相结合,做各种不同的新尝试,让中华花艺继续传承、发展下去。

时韵晴说:“大陆的经济体量比台湾大很多,这是吸引我留下来的主要原因,我们也希望能够提升线上教学的水准,让更多人了解中华花艺这个流派,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