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城事 > 正文

截至今年2月厦门户籍老年人42.46万人 老龄化率14.5%

2023-04-21 08:56:00  作者: 陈芹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截至今年2月厦门户籍老年人42.46万人 老龄化率14.5%

东南网4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芹)做一顿吃几顿、外出吃饭不方便、儿女常年在外、亲戚朋友都住得远……截至2023年2月,厦门市户籍人口293万人,其中老年人42.46万人,老龄化率14.5%;80周岁以上高龄户籍老年人5.64万人,占老年人总数13.3%。全市97%以上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空巢老人及独居老人等群体“吃饭难、看病难、孤独感强”等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

昨日,厦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厦门市居家养老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据了解,2022-2023年,厦门市财政累计安排居家养老扶持资金1.9亿元,连续5年把新增养老服务设施作为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将适老化设施改造纳入老旧小区完善类改造工程。目前,厦门市共建成照料中心49家,社区服务站、农村幸福院583家,基本实现镇(街)、村(居)全覆盖,“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逐步建立。

为老人提供“一餐热饭”

海沧区海沧街道温厝社区幸福食堂探索“社会捐助+政府补助+村民自助+义工帮助”的“四助模式”;同安区莲花镇后埔村幸福食堂居民积极捐菜、参与做菜,爱心企业和单位捐钱捐物;翔安区内厝镇成立颐年堂养老服务中心,形成“颐年堂”品牌,负责居家养老的运营;思明区引进古龙食品有限公司负责老年食堂运营……随着社会化参与程度不断提升、市场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最迫切的“一餐热饭”问题得以解决,带动提升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整体水平,提高了服务质量。

满足老人精神文化需求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提出,长者食堂不仅要提供就餐服务,更重要的是以“吃”为纽带,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把镇(街)照料中心打造成为老年人活动中心,把社区建设成为老年人友好社区,提升教育功能,开展中医养生、医疗保健等讲座,让老年人老有所学;强化喘息服务功能,积极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镇(街)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平台作用,进一步延伸家政服务、照护服务机构等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更加精准、优质、便利的专业服务。

探索“物业+养老”服务模式

除了强化社区的教育、社交、助餐、枢纽等功能,针对养老服务设施不够配套、医养结合不够紧密、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短缺等不足,组成人员建议,要科学布局和加快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推进小区公共空间、老年人家庭日常生活设施适老化改造;积极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常驻社区、贴近居民、响应快速等优势,切实增加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加大人才培养,打造一支职业道德水准高、服务意识强、专业素质过硬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加大养老服务人才典型培树,提高养老服务人才的职业认可度和社会认同感。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