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党群> 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网评选登 > 正文

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网评

2016-12-27 09:51:49 曾龙挺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蔡丽洁   我来说两句

注重提升城市品质与品位,推进绿色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下气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拥堵、内涝、停车难等问题,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党代会报告节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用朴实、真切的语言表达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发展为了人民的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我省也不例外,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福祉,解决这些城市发展难题迫在眉睫。

建设绿色城市是“十三五”中国城市发展的方向,必须从规划抓起,系统布局城市未来发展。据统计,中国城市数量已达650多个,城镇化率也达到55%,意味着每年约1000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如何吸纳大量新增城市人口、如何克服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病”、如何提高城市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都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德国推进绿色城市建设走在世界前列,其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要从城市规划抓起,对发展绿色城市进行整体系统规划,并在方方面面部署重点工程。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各地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海绵体”不受开发活动的影响;受到破坏的“海绵体”也应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手段逐步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历史经验表明,城市建设追求用地一马平川,填湖平壑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有条件的城市还应新建一定规模的“海绵体”。比如让城市屋顶“绿”起来,“绿色”屋顶在滞留雨水的同时还起到节能减排、缓解热岛效应的功效。道路、广场可以采用透水铺装,特别是城市中的绿地应充分“沉下去”。打造“海绵城市”更应在科学的规划下,因地制宜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措施,不能生硬照搬他人的经验做法。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