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龙岩频道 > 红色闽西 > 正文

红色遗珍光耀红土地

2019-05-30 10:36:37 黄筱菁 邱妤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李凌生   我来说两句

让文物发出“好声音”

多方努力之下,馆藏文物不断丰富,博物馆有了更加饱满的“灵魂”,也有了更多对外展出和发挥宣传教育功能的“资本”。

除了刚开展不久的《红色遗珍 见证辉煌——闽西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精品展》,在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内,还有《红色闽西》基本陈列和《闽西英烈》《闽西红土名人》《中央苏区·福建》等专题陈列。

“通过这些陈列,让龙岩乃至全国的观众都能了解闽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革命事业、为革命作出英勇牺牲的历史。”邓泽村说,在固定陈列的基础上,博物馆利用于长征胜利、抗战胜利纪念日等特殊节庆、节点,举办专题展览,并和全国各地的博物馆联动,引进“西柏坡精神展”等其他各馆的展览活动。固定展览和临时专题展览的相互补充配合,丰富了馆陈内容,大大拓宽了受众面。

博物馆能看展,也能体验一把科技与红色历史的交叉融合。馆内,隔空感应虚拟讲解系统,通过人机互动,将“红色闽西”革命精神和历史知识鲜活地传递给观众;“巧取路条”则是通过拍照、签名、取条等环节,还原苏区通行证——路条,让观众“秒”回那段红色岁月……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十分重要,幻影成像、悬浮、3D成像等技术在文物中的应用,一方面能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把沉甸甸的历史转化成易接受的内容,另一方面提高了观众与文物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吸引更多人到博物馆来。”谈及“新手段”,邓泽村说。

这也更加增大了博物馆与观众的黏性。“到博物馆里能看到真实的文物,比书本上学习的历史更直观,还可以通过一些新的设备来互动,有趣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的常客、正在读高中的李子枫告诉记者。

有展览为基础,有技术做支撑,要想让文物的“好声音”被更多人听见,还需要“广撒网”。去年,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累计接待参观人数425781人次,共接待讲解385批次,开展现场教学68场。除了博物馆内的展览和相关活动,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还组织宣传小分队携带闽西红色经典展板,走进学校、社区、企业、农村、军营、机关,深入基层开展“六进”活动,一年宣讲场次达100多场,让不在市区的群众,也能在家门口接受红色经典教育,接受红色文化洗礼。

邓泽村表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们还将继续大力开展文物征集工作,深度挖掘红色文物背后的故事,创新形式开始社会教育活动,讲好闽西红色故事,把红色历史文化送到更多的地方。

1  2  3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