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谱写航天梦的壮丽篇章——党中央推进载人航天工程纪实

www.fjnet.cn 2013-07-25 22:45  曹智 李宣良 李清华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神舟九号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举行。这是景海鹏、刘旺、刘洋走出问天阁南门,来到圆梦园广场(2012年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党中央深情关怀,激励中国航天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

“你们进入太空工作生活已经有13天了,我们大家都很牵挂。你们现在总的情况怎么样?身体状况如何?工作进展如何?”

2013年6月24日,习近平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宫一号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号3名航天员亲切通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慰问。

“感谢习主席的关怀!我和晓光、亚平的身体状况都非常好,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梦想贡献力量,我们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指令长聂海胜回答。

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以来,习近平十分关心执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飞船发射之前,他专门指示有关方面,一定要让航天员在太空吃上粽子,过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端午节。

鼓舞激发斗志,关怀催生力量。

作为一个承载着责任、使命和荣誉的特殊群体,中国航天员队伍成长发展的每一步,无不凝聚着党中央的深切关怀。

早在199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组建不久,江泽民就来到航天员中间,深情地对大家说,中华民族将会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航天员系统被列为载人航天工程第一系统,始终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作为第一准则,8位飞天航天员先后被授予“航天英雄”和“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

舱外航天服不仅决定着出舱活动的成败,更关系着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在神七任务准备期间,胡锦涛不仅关注着舱外航天服的研制进展,还亲笔为我国自行研制的航天服题名——“飞天”。

何止是航天员队伍,从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那一天起,每一位航天人都能够亲身感受到来自中南海的暖流。

在载人航天工程实施进程中,党中央始终关注着工程的进展。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听取工程进展汇报,到研制和发射现场看望科技人员,鼓励他们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坚持自主创新,奋起直追。

1999年11月24日,江泽民、胡锦涛等兴致勃勃地来到北京航天城,详细了解神舟一号飞船发射试验情况,仔细观看了一天前刚刚从内蒙古着陆场运抵这里的飞船返回舱,亲切会见了参加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建设和试验的部分科技人员。

在成功进行了4次无人飞船发射后,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按计划在2003年秋天实施。还在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就将这项工作列入这一年的工作要点。正当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进入紧张准备阶段,突如其来的非典为准备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中央领导同志及时深入到任务一线,亲切慰问参试人员,具体解决实际问题,使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排除疫情干扰,以饱满的热情和顽强的毅力投入到工作中。

2003年10月14日下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刚闭幕,胡锦涛就赶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连夜听取载人航天飞行准备工作情况汇报。次日凌晨,他又来到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为即将出征的航天员杨利伟壮行……

执行出舱活动试验任务的神舟七号飞船,原定于2007年发射。由于受部分核心部件的进度影响,计划被迫推迟。中央领导同志得知这一情况,专门嘱托工程负责同志:不要抢进度,要将确保质量放在第一位。广大科技人员奋力攻关,很快攻克了关键技术。

每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功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都褒奖参试人员;每逢春节、元宵节等传统佳节,中央领导同志都亲自登门看望航天工作者或邀请他们参加联谊活动;每次召开有关会议,都征求航天老专家的意见;国家设立专门的航天人才特殊津贴,鼓励年青一代早日成才……

在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许多重要时刻,中央领导同志或亲临发射现场慰问科技人员,或深入科研一线解决实际困难……把来自中南海的关怀和激励送到广大航天人心头。

党中央的深情关怀,化作了中国航天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巨大动力,我国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自力更生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