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环球新闻 / 正文

新华时评:美国搞“脱钩”损人害己

2023-02-16 09:19 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曦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题:美国搞“脱钩”损人害己

新华社记者郑汉根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些政客在国际上大肆鼓噪“脱钩”,以所谓“战略竞争”定义中美关系,对中国采取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主义做法,种种行径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危害世界经济复苏发展,引起国际社会普遍担忧。

美国一些政客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进行政治化操弄,鼓吹和推动“脱钩”,根源在于他们固守零和思维,见不得中国继续发展强大,妄图将“脱钩”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武器”。他们鼓吹“脱钩”,在损害他国利益、国际社会共同福祉的同时,也将对美国自身利益带来深远负面影响。

美国“脱钩”行为损人害己。“脱钩”是一把双刃剑,有关研究早就表明,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战,绝大部分成本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日前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上撰文指出,美国政府推行对华全面对抗政策伤害了中国,也伤害了美国,将本国企业置于竞争劣势地位,限制了美国企业商业化创新的能力。美国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与中国“脱钩”严重威胁美国在贸易、投资、服务和工业等领域的利益,如果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将令美国经济在2025年前每年损失1900亿美元。

美国推动“脱钩”,严重危害国际经济贸易秩序,阻碍世界经济科技发展。从制定《芯片和科学法案》到出台《通胀削减法案》,再到推动所谓“友岸外包”,无一不在危害国际多边贸易体制、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表示,“脱钩断链”不利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英国《金融时报》社论说,美国政府想要一个去全球化的世界,“那将会是一个更加黑暗、相对更贫穷的世界”。美国“政客”新闻网不久前发表评论文章指出,美国大搞“脱钩”将拖累美国经济、赶走盟友、阻碍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危机的努力。

美国一些政客还威逼利诱盟友国家跟随其搞“脱钩”,拉别人当炮灰以实现自私算计。德国智库席勒研究所创始人兼主席黑尔佳·策普·拉鲁什提醒,“脱钩论”只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新手段。法国国际问题专家布鲁诺·吉格说,现实一再警示欧洲,追随美国并不能捍卫自己的利益,欧洲唯一合理的选择是继续深化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美国世界政治评论网站日前刊登题为《一个保护主义的美国不会成为全球的美国》的文章说,如果盟友们开始认为华盛顿的全球安全角色只是为了挽救美国的主导地位,而非为了更广泛的利益,那么联盟就不大可能继续存在了。

美国一些政客在努力推动“脱钩”,然而事实却让他们失望。中美经济建立在合作共赢基础之上,这种结构性的深度融合难以轻易撼动。美国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和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达690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前首席经济学家埃德·格雷瑟指出,虽然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政策对双边贸易流动有影响,但消费者和企业的行为比政治决策更具有影响力。正如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所言,美国企业对继续开拓中国市场充满期待。

美国一些政客强行推动“脱钩”,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数十年来,经济全球化促使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不断延伸拓展,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已汇聚成难以阻遏的全球化潮流。这股强大的潮流对美国一些政客“脱钩”的冲动强烈说“不”。放眼世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希望在开放包容的国际环境中更好实现自身发展,而不希望让阵营对抗、保护主义损害自身的正当发展利益。“脱钩”图谋难以阻遏世界各国与中国实现合作共赢的决心。中国如今是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越来越多,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不断增长……

美国一些政客妄图推动“脱钩”来遏制中国发展,终将被证明是一厢情愿,也是对中国发展前景的误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几千年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是不信邪、不怕邪的民族,是愈挫愈勇、愈是艰险愈向前的民族。中国将自身的发展始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在包括高科技等各领域进步不会因为任何限制打压而停止。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美国一些政客逆势而动搞“脱钩”,注定被历史所唾弃。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