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那山那海》央视首播

10月17日晚,一部反映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28集电视剧《那山那海》,在央视综合频道(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该剧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宁德市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中央电视台、福建电影制片厂出品。

 资  讯 

从《那山那海》看山海巨变|热评⑰山海意象交织的“中国精神”

即时 | 2022-11-23 13:47

从《那山那海》看山海巨变|热评⑰山海意象交织的“中国精神”

反映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电视剧《那山那海》10月17日晚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首播,腾讯、爱奇艺、优酷、搜狐+全国IPTV等平台同步播出。播出后在央视收视率持续霸榜。

《那山那海》根据黄国敏中篇小说《山哈弄海》改编而成,以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观风寨三兄弟带领畲族同胞创造美好生活为故事主轴,生动展现出今天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伟大实践。该剧是由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申报立项,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局、省广播影视集团、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宁德市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等出品,张卫执导,杨铮、奚望、铁伟光、张光北、杨立新、何政军等主演的28集电视剧。

该剧一经上映,迅速引起文艺界广泛热议,特推出“从《那山那海》看山海巨变”主题评论。


山海意象交织的“中国精神”

仝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摆脱贫困,改变农民的命运,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反映脱贫攻坚伟大实践成为影视剧创作的热点与焦点。同样是乡村扶贫题材的电视剧《那山那海》,将镜头对准了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畲族。畲族是我国具有独特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仍有许多畲族聚居地依旧在险峻的山上,生活环境较为落后,《那山那海》便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畲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山历海、脱贫攻坚、谱写新篇章的故事。

一、那山·那海:畲族文化的映照

观看《那山那海》时,在视频弹幕和评论中常常可以看到类似“看得我好想哭啊”“我们畲族人民真的是这样的”此种评价。由此可见,这部电视剧能使观众自然代入作品中,引发观众的认同与共鸣。究其原因,该剧以平民视角的叙事、贴近现实的情境、人物细节的刻画等构建了一个真实的畲族乡土景观,无论是人物角色的姓氏、服装,还是畲族的山歌、信仰崇拜,映射出畲族传统文化,引发观众审美共鸣。

山歌是畲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节庆佳节或在田间劳动时,都会以畲语对话歌唱的形式载歌载舞。如剧中第7集,观山寨的人们在林源昌和陈越的帮助下准备离开世代生活的大山,到海边去寻求新生活时,背景音乐便是畲族的采茶山歌,欢乐开朗的山歌对唱体现着观山寨人们对未来新生活的向往。此外,剧中还展现了畲族人的祖先崇拜文化。据文献记载,畲族人民有着一位世代相传歌颂的祖先神盘瓠,畲族对于盘瓠的崇拜是畲族彼此认同的重要的根据,正因为有共同的祖先和共同的盘瓠崇拜才使畲族在民族心理的认同上有了根基。在《那山那海》中,常常便会提到这位祖先神——在洪灾过后没有物资支援时,雷母便曾将供奉祖先神盘瓠的米拿来做饭充饥,并说到“祖先神会理解的”。剧中处处可见的畲族文化,增强了剧中故事情节、人物角色的真实性,从而使观众发出了“我们畲族真的是这样的”的共情感慨。

《那山那海》中对畲族文化的真实表现以及对细节的描写,凸显了该剧整体风格的质朴自然,体现了叙事与抒情贴合的人民性创作以及与生活、心灵紧密结合的现实性,艺术地再现了畲族人民的精神轨迹和命运变迁,构建了少数族群参与国家建设的时代图景,让观众既看到了畲族传统的独特样貌,又感受到了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成长。

二、那人·那家:乡土中国的情结

《那山那海》中的每一位人物,并不是单一的“好人”或者“坏人”的脸谱式人物形象。生活在那山、那海的那群人、那个家,以小人物群像的喜怒哀乐讲述40余年的山乡巨变。剧中,雷家老大铨水老实稳重,但却过于懦弱;老二恒水重情重义拼命能干,但有时过于冲动;老三德水聪明伶俐,读书十分出色,然而却少了一些对家人的着想。雷家三兄弟虽有各自的不足但仍努力拼搏的成长过程,使观众感受到活生生的、现实中的那人、那家,甚或看到了自己的生活。

剧中,畲族人民的乡土世界在“那山”与“那海”之间发生变化。如在第7集中,世代居住在山上的观山寨人民下山第一次见到大海的时候,使用了一个远景的镜头。在这一镜头中,并不是只能看到海,而是将山和海一同融入镜头——看到海的同时也能看到山,呼应了“那山那海”的主题意象,更表达了“那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难舍养育自己的根——“那家”。《那山那海》的地方书写与想象,在地方性经验的历史叙事脉络上深描了当代乡土中国的形象。费孝通先生曾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乡土性与社会发展融合,重塑了乡村生长活力,推动中华文明绵延永存——乡土,从未远离。

《那山那海》所讲述的脱贫攻坚、通往幸福生活的故事,诠释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精神”之生动注脚。

从《那山那海》看山海巨变|热评⑱逐梦山海,激情澎湃

即时 | 2022-11-23 13:27

从《那山那海》看山海巨变|热评⑱逐梦山海,激情澎湃

反映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电视剧《那山那海》10月17日晚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首播,腾讯、爱奇艺、优酷、搜狐+全国IPTV等平台同步播出。播出后在央视收视率持续霸榜。

《那山那海》根据黄国敏中篇小说《山哈弄海》改编而成,以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观风寨三兄弟带领畲族同胞创造美好生活为故事主轴,生动展现出今天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伟大实践。该剧是由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申报立项,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局、省广播影视集团、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宁德市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等出品,张卫执导,杨铮、奚望、铁伟光、张光北、杨立新、何政军等主演的28集电视剧。

该剧一经上映,迅速引起文艺界广泛热议,特推出“从《那山那海》看山海巨变”主题评论。

逐梦山海,激情澎湃

杨秀晖(厦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厦门市湖里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追着《那山那海》。为剧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也为雷家兄弟开山闹海敢为人先的勇气动容,每每泪盈于睫,引身边人侧目。

《那山那海》,央视CCTV-1热播剧,据黄国敏中篇小说《山哈弄海》改编。没有香车豪宅与金迷纸醉,亦非白富美与高富帅的定位。28集电视剧,通过以雷家为主的相关故事,呈现穷山僻壤间的突围,戮力同心中的希望,折射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途程中沿海一个地区的山乡巨变,闽东人爱拼会赢的性格,党的惠民政策,以及人性中守望相助的真善之美。剧情设置取巧,情节紧凑,故事饱满密集。

一条猴子才能走的坑洼山路,三个贫且亦坚的兄弟,大哥雷铨水窝囊受屈,二哥雷恒水勇猛刚烈,三儿雷德水带点稚气的小自私里,藏着人性的真实。日子清苦,但兄弟相亲,母亲慈爱,命运虽然把他们的生活逼至绝境,但人物眼里的光,身上的精气神,让人坚信未来会有希望。

剧一开始,已经被深深吸引,雷家穷得揭不开锅,铨水的婚事告吹,家里作为彩礼的牛与鸡,均被意外毁殁。铨水的娃娃亲菊香偷偷给雷家送米接济,雷母又差铨水拿出去卖掉换取三儿学费。人在巨大困难前的无助,非身处其中的人难以感知。大哥的无助彷徨软弱,让人心酸,也恨得牙痒。

破角的桌面上,三兄弟推让着能照得见人影的地瓜稀粥。雷母用一块猪头皮涂抹铁锅,塞柴火的土灶,一个炒鸡蛋香得要失魂,三个大壮小伙却谁也舍不得吃,让母亲为之眼湿。这样的情节,在富足的现世里回溯和反观,忽然会心中一凛。

台风来袭,观风寨告急,在“海雨天风不忍听”之间,族人们守望相助,在已经爆发的滚滚洪流中奋力自救且救人。二哥恒水和老师陈越架起人梯,以肉身撑起铜墙铁臂,让学生顺利通过,让每一个人安全无虞。

“我们畲族人,有困难时一定是要互相帮助的。”德高望重的山村教师陈越,送雷家大哥铨水下山治伤腿,乡亲们自发组织,徒步相送,在泥泞中踩出坦途,那一束束高擎的火把,是一颗颗跳动的火热的心。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泱泱中华,精神可见一斑。

脱贫攻坚的剧要如何拍出深意,如何溯洄从之,表现一段真实发生过的历史;又如何能让富足现世中幸福的观众,信其有,被感动,均是不容易的事情。没有亲身经历,往往难以置信,觉得很假,觉得夸张。而《那山那海》,小处着想的处理方式,让人眼前一亮,雷家人的奋争,观风寨的故事,在时代的大图景中,窥一斑知全豹,一个个细节的珠玉,最终串成璀璨链条。让观众在了解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和青山绿水的喜爱之情。

讲好中国故事,须是有血有肉的丰满,得有一群可歌可泣的人。《那山那海》一剧,胜在真情实感,亮如清水洗尘。它将可看性与现实性融为一体,用情义做肌理,以引发观众强烈共鸣为出发点,拨动时代变迁中山乡巨变的琴弦。一曲山海回响,如此激情澎湃。

收视率破1!热播剧里藏着“那山那海”巨变的秘密

即时 | 2022-11-22 12:22

收视率破1!热播剧里藏着“那山那海”巨变的秘密

展现畲族人民摆脱贫困、创造美好生活的电视剧《那山那海》,在中国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首播的当天,即以1.1445%的破“1”收视率,拿下中国电视频道同时段收视率第一名。

该电视剧以改革开放后畲族村落观风寨雷家三兄弟带领畲族同胞“开山”“闹海”为主线,一边是开山修路、种植葡萄、养土猪,谋出路,一边是向海开拓、养殖红膏蟳、大黄鱼,求发展,展现了畲族人民在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大潮中的奋进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对山乡巨变的成功刻画,来自于取景地宁德、罗源畲村真实蜕变的物质实迹,它们为感人的剧情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走进取景地,划动指尖,感受福建优美的自然和人文风情,感受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火热场景。

取景地之一:宁德福安市松罗乡尤沃村


  剧照


实景图

电视剧中男主角雷恒水通过冷链物流帮助村民解决销售难场景的取景地就在福安松罗尤沃村。

景点名片:松罗尤沃村是市高优农业示范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葡萄产业融合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尤沃千亩高优葡萄示范园区每到葡萄成熟季就十分热闹,周边省市大量游客和客商都聚集在此追逐那紫色的“甜美”。

取景地之二:宁德福安市穆云乡溪塔村


  剧照


实景图

电视剧中,观风寨群众种植刺葡萄致富,带动畲族同胞发家致富的场景取景地就在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溪塔村。

景点名片:溪塔村是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村内畲族人口占93%以上,畲族文化底蕴浓厚,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古朴畲寨的整体风貌。溪塔村民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栽培刺葡萄,因地制宜在溪面上用铁丝拉线搭架,让山葡萄藤蔓交叉穿插,沟上绿荫蔽日、沟下流水淙淙,形成连绵6公里的葡萄沟奇特景观。2016年8月被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授予“中国最美葡萄沟”荣誉称号。

取景地之三:宁德福安市甘棠镇北门茶场


  剧照


实景图

景点名片:北门茶场位于福安甘棠镇湄洋王加山,海拔560米,这里群山环绕,常年云雾缭绕。春夏之交,走进北门,千亩茶园无疑是最美的一道风景,处处弥漫着幽幽清香,翠绿的茶垄随着高低起伏的山势绵延开来,南来北往的游客行走其间,远远望去,好似浓彩淡墨的山水画,美不胜收。

取景地之四:宁德福安市湾坞镇溪邳村


  剧照


实景图

景点名片:溪邳村地处福安东南沿海之滨的盐田港畔,依山面海,水陆交通便捷,是连家船渔民上岸定居的纯渔业行政村,也是闽东沿海地区的一个耀眼明星村。这是一个有着悠长平静海岸线的渔村,人们在这里过着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重峦叠嶂的闽东沿海丘陵,像宽厚有力的臂膀一样,将溪邳村环绕其中,成为它的避风良港。

取景地之五:福州罗源县后张历史文化街区


  剧照


实景图

电视剧将女主角的娘家安在后张历史文化街区的“酱园里艺术沙龙”,满院的风雅书画、精致盆栽,营造出一个富有情趣的家居环境。

景点名片:后张历史文化街区,青砖黛瓦马鞍墙,有着罗源“乌衣巷”的美誉。这里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古巷,老街里一栋栋古厝,述说着百年历史,藏着时光带不走的记忆。

取景地之六:福州罗源县松山镇八井村


  剧照


实景图

松山镇八井村是别具风情的畲风之乡,畲族文化底蕴浓郁。电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了盛大的畲族“三月三”演出。

景点名片:八井村藏匿于云雾深处、山林树海之间。村中建设了畲族文化展示馆、畲族文化广场、山哈集市等。畲乡里民宿花开满园,为游客编织一个诗情画意的休憩空间。在石屋咖啡点,游客可享一隅静谧。

取景地之七:福州罗源县中房镇林家村


  剧照


实景图

中房镇林家村古韵悠悠,洋溢着鲜明而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景点名片:林家村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文风鼎盛,有我省保存最完整、旗杆碣数量最多的林家祖厅旗杆林。古时每当村里有人中举,家乡族人就会打好花岗岩旗杆碣插立旗杆,以昭荣耀。如今插立旗杆的18合旗杆碣,均为明清时期所立,是省级文保单位。

取景地之八:福州罗源县碧里乡西洋村


  剧照


实景图

要致富,先修路。电视剧中出现一段修建村路的戏,取景于罗源碧里乡西洋村。在罗源有关部门的积极帮助下,剧组顺利完成山体爆破等高难度戏份。

景点名片:西洋村的美,正期待更多人的欣赏。这里几乎家家种花卉,户户植苗木。山野间,月月花开,四季别样,如诗如画的美丽村貌曾亮相央视。福州市区80%以上的城市绿化花卉苗木,出自西洋村种植户之手。

取景地之九:平潭台湾风情影视基地


  剧照


实景图

另据报道,平潭台湾风情影视基地也是该剧主摄制场景之一,打造出梅花渡山下熙熙攘攘热闹繁华的城市街头场景,为剧中人物渴望致富,渴望发展的“内心戏”做了心理铺垫。

该影视基地是平潭影视基地的特色区域,依靠平潭近台的区位优势和两岸文化一脉相承的基础,聘请台湾专业设计师,完全依照台湾西门町旧街道1:1还原建设,此外更建设有台湾眷村、国际街等区域,是全国少数的大规模台湾风情建筑集群,也是全国独有的台湾老街道、民国旧风情的特色拍摄场地。

《那山那海》:生动描摹乡村振兴的山海画卷

即时 | 2022-11-22 08:39

《那山那海》:生动描摹乡村振兴的山海画卷

作者:刘汉文(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齐雨馨(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在恒水与月仙谈论山海文化时,弹幕留言“山是水的筋骨,水是山的胆”;雷德水因为家庭变故无法继续学业时,观众评论“那个年代,知识改变命运”;演到三月三歌会的时候,网友好奇“这是哪里啊?好想去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近日,反映沿海贫困山区人民通过艰苦奋斗、脱贫攻坚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电视剧《那山那海》在总台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获得收视破1的好成绩,还因真实质感、鲜活人物和畲族风情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和频繁互动。无论是观众、网友还是业界专家,大家一致认为,这部作品用现实主义的笔触描摹了偏僻山乡的发展变迁,通过讲述中国人向往美好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彰显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奋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用双线叙事表现共同富裕主题

《那山那海》改编自作家黄国敏的中篇小说《山哈弄海》,讲述在党的政策指导下,地方党委、政府带领海湾乡群众探索振兴乡村、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动人故事,通过小切口反映大时代,通过小人物诠释大主题,谱写了一曲中华儿女在乡村振兴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新时代颂歌。

20世纪80年代末,一场台风袭击了闽东地区畲族群众聚居的观风寨,雷家三兄弟被迫走出大山,走向大海,开始了与命运的抗争——《那山那海》以“大哥雷铨水留守观风寨”和“二哥雷恒水下海创业”为叙事线索,表现山区和海区人民脱贫致富过程。在山区,人们修好路后,通过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发展旅游业提高收入。在海区,人们则通过养殖海产品、组建股份制企业来提高效率。两条叙事线索交相呼应,为观众呈现了不同地区群众因地制宜的脱贫实践,做到“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描绘出一幅别样的“山海图”。

《那山那海》剧照 资料图片

“山”与“海”交汇,解决了贫困问题。雷恒水这个“山哈”在海区闯荡的经历,体现了山文化与海文化的碰撞。他每一阶段的成长,都离不开一直哺育他的山文化。山文化赋予他坚毅、勤劳、朴实的品质,让他在面对奸商诱惑时不动摇,面对好友背叛时不退缩,面对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时不犹豫。也是这样的特质,让他收获了养殖场场主女儿林月仙的爱。林月仙从小在海边长大,身上具备海文化自由、广博、宽容的品质。他们二者的创业之路意味着,山区和海区的人民携手共济,沿海地区的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得以最终实现。这个畲族普通群众在脱贫攻坚、振兴乡村舞台上的精彩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填补了一份颇具地方特色的奋斗记忆。

用平视视角塑造新农人群像

《那山那海》的主创努力从生活中获得真实素材与创作灵感,塑造了不同类型的新农人形象。大哥雷铨水代表扎根农村、造福家乡的新农人:他身残志坚,数次提议修路,发展绿色农业,带领观风寨村民勤劳致富,收入逐渐提高。二哥雷恒水代表勇于探索、拼搏进取的新农人:他白手起家,只身前往梅花渡创业,凭着一腔热血和不服输的精神,闯出致富道路,成为首个规模售卖红膏鲟、大黄鱼的企业家。三弟雷德水代表博学多才、饮水思源的新农人:他成绩优异,是观风寨第一批考上大学的人,作为家中唯一的知识分子,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为家乡脱贫致富事业作出贡献。

而坚定支持这些新农人成长的,是基层干部陈越。作为海湾乡的党委书记,他不仅是观念上的先行者,也是观风寨扶贫决策上的指导者,引领观风寨逐步解决了易地搬迁、修路出海、发展特色经济等难题。在他的带领下,久居深山的畲族群众才敢走出去,在风起云涌的改革浪潮里迈出自己的步伐。

难得的是,创作者没有人为拔高这些人物,而是用平视的视角,为观众呈现他们在命运沉浮中的纠结、挣扎与抉择,甚至不回避他们性格中的缺陷。大哥雷铨水在解释自己为何执意打通山路时说道,正是因为山路不通导致他当年未能及时就医,造成终身残疾,所以他修路不仅是为观风寨,也是为自己的心灵疗伤。再比如,幼年丧母且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月仙,在面对“要不要孩子”这个问题上,毅然选择生下孩子,这是源于她心中对母爱的渴望,她想通过哺育下一代来填补心中的空缺。这些真实的人性描写,赋予了剧作更强的感染力。

用视听艺术展现畲族风情

无论是演员穿的畲族服饰,还是恒水与月仙的畲族婚礼,抑或是数次出现的民歌民谣,作为首部讲述畲族人民脱贫故事的电视剧,《那山那海》在用优美的视听语言呈现闽东地区山海美景的同时,着重展现了畲族群众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以及民族性格,为观众描摹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民族生活画卷。剧中雷家阿妈与德水在做乌米饭时,深情讲述了畲族先祖雷万兴的典故。导演先用特写镜头详细展示乌米饭的制作过程,随后用中景镜头记录下阿妈与德水的神态。这将观众带入畲族民俗文化的浓厚氛围,既让观众了解乌米饭背后的畲族历史,也让他们更深入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体验。

《那山那海》不仅表现外在的民族文化元素,还用抒情写意的视听语言刻画了畲族群众的美好品格。剧集开篇雷铨水因山洪而腿部受伤,导演用全景镜头拍摄下村民们排长队、手举火把送铨水出山的一幕,闪亮的火把连成一条线,蜿蜒在曲折的山路之中,犹如黑暗中的星火,不仅照亮前方道路,也闪烁着畲族人民的人性光辉。在描写村民们挖掘隧道的过程时,导演用逆光、仰角镜头拍摄他们,探照灯照射下村民的身影清晰可见,他们用行动诠释“人心齐,泰山移”的信念。受山洪影响,村民们饥不果腹时,雷家阿妈将先祖庙侍奉先祖的糯米做成乌米饭分给大家,自己却滴食不沾。邻里们泪流满面,一起合唱畲族歌曲。在“苦在心头笑在脸”的歌词中,观众看到一群虽被崇山峻岭围住,却依旧无私善良、乐观积极、质朴纯粹的畲族人民。他们所传递的力量,就像他们流传千年的民歌一样,直接、真挚、隽永、美好,能够跨越山海,抵达每一个观众心中。

与同类题材电视剧相比,《那山那海》更加重视发挥当地群众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体作用,在故事铺陈、人物塑造、场景选择等方面更为真实可信。虽然该剧在表现生活的复杂性、演员年龄与角色年龄的匹配、剪辑技巧的娴熟运用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但仍不失为一次心怀国之大者,坚守人民立场,扎根中华大地,讲好中国故事的用心实践,为未来的现实题材影视创作如何彰显中华美学精神,不断开拓新境界提供了有益经验。

从热播剧《那山那海》,看山城屏南的悄然巨变

即时 | 2022-11-18 14:11

从热播剧《那山那海》,看山城屏南的悄然巨变→

近期,热播剧《那山那海》频上热搜,这部剧中的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从国家级贫困县到古村复兴,背后的故事让人动容。一条条高速公路向八方延伸、一座座崭新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投资项目相继落地,这一连串城市速写,无不印证着山城屏南的悄然巨变。

2021年,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经济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经济总量首次突破百亿。今年上半年,屏南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全省第一,同时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项指标增幅居全市首位。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一个个高山农业的发展壮大、一批批传统村落的华丽转变,而这正是屏南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

目前,屏南县还依托古村落群资源,屏南不断创新求变,以文创照亮乡村振兴的道路,让“人来、村活、业兴、文盛”之势散落于青山绿水间。

从《那山那海》看山海巨变|热评㉒山海的巨变,人民的胜利

即时 | 2022-11-16 11:38

从《那山那海》看山海巨变|热评㉒山海的巨变,人民的胜利

反映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电视剧《那山那海》10月17日晚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首播,腾讯、爱奇艺、优酷、搜狐+全国IPTV等平台同步播出。播出后在央视收视率持续霸榜。

《那山那海》根据黄国敏中篇小说《山哈弄海》改编而成,以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观风寨三兄弟带领畲族同胞创造美好生活为故事主轴,生动展现出今天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伟大实践。该剧是由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申报立项,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局、省广播影视集团、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宁德市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等出品,张卫执导,杨铮、奚望、铁伟光、张光北、杨立新、何政军等主演的28集电视剧。

该剧一经上映,迅速引起文艺界广泛热议,特推出“从《那山那海》看山海巨变”主题评论。

89a55e802e25188ab6418788c016de29_1ad6970d6b47f16ffe0c311f9c2454e8.png

山海的巨变,人民的胜利

苏少伟(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福建教育出版社编辑)

《那山那海》是当前一部热播剧,它以改革开放以来,观风寨三兄弟带领村民创造美好生活为故事主轴,通过丰富的画面、活泼的叙事,形象地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伟大实践的故事讲好、讲生动了。

在这部电视剧里,山与海既是现实的,主人公的生活背景便是这高山与大海的阻隔,面临着选择“山大”还是“海大”的问题;更是象征的,虽然山、海的自然条件造成了阻隔,但人,翻山越海,体现的正是一种征服的精神。所以,在《那山那海》里,山与海的呈现,带有形象与抽象的两重性。

在这山与海的背景下,电视剧里着重叙述雷家三兄弟(雷诠水、雷恒水、雷德水)分别扎根观风寨,带领人民群众摆脱贫困、共同富裕;办企业,推动家乡渔业发展;投身扶贫事业,为家乡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贡献毕生的才华。在很多事情上,他们坚实地踏出第一步。这样的叙事,达到了一个明显的效果:让人领略到主人公们那种挺立潮头、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他们在国家做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定后,积极乐观,创造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山海的巨变,是党的领导的结果。在党的领导下,观风寨发扬了积极乐观精神,实现了巨变:开山修路、种植葡萄、养土猪,谋出路;养殖红膏蟳、培育大黄鱼;山哈出山、疍民上岸……观风寨不断变化,从贫困到富裕,从落后到先进。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正蕴含着奋斗的深度和广度。

这些巨变,归根到底是人民的胜利。雷家三兄弟是人民群众中的优秀代表。他们的努力奋斗,其实正是观风寨许许多多人民的奋斗缩影;他们的背后,是广大的人民。电视剧《那山那海》从根本上说,展示的正是人民的伟大!

我们看到雷家三兄弟呼喊出:“风大浪大,战胜它就是了。”“把咱观风寨的路,修到梅花渡去。”“要走出这重重大山,去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些正是人民的心声。人民不断努力创造,人民对现实充满信心,人民对未来抱有改造的信念,人民有智慧、有能力把不可能变为现实,把旧有的换上新貌。雷家三兄弟以及观风寨的村民们,合起来正是人民力量的高度象征。在这部电视剧《那山那海》中,我们赞叹观风寨的巨变,就是在感叹人民的力量!

同时,人民也享受到奋斗的果实。路通了,经济发展了,村民们富起来了。观风寨这个地方,如今生活的甜美,正是在给人民曾经付出的汗水予回馈。

所以,《那山那海》这部电视剧给我们崇高之感。我们感受到雷家三兄弟的高大形象,领略到“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闽东精神,因此心生崇高的情感。“在社会生活中,崇高通过艰巨的实践,展示出人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巨大力量”,以雷家三兄弟为代表的观风寨以其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令人产生崇高之情。

也因此,“观风寨”这个名称具有高度的隐喻:观风、观风,观改革开放的历史新风,观共产党员的精神高风,观人民的力量雄风,观乡村的巨变热风。它反映了一个历史阶段的风气变革,深刻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伟大实践。

从《那山那海》看山海巨变|热评㉓看山海拓路之行

即时 | 2022-11-16 11:36

从《那山那海》看山海巨变|热评㉓看山海拓路之行

反映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电视剧《那山那海》10月17日晚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首播,腾讯、爱奇艺、优酷、搜狐+全国IPTV等平台同步播出。播出后在央视收视率持续霸榜。

《那山那海》根据黄国敏中篇小说《山哈弄海》改编而成,以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观风寨三兄弟带领畲族同胞创造美好生活为故事主轴,生动展现出今天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伟大实践。该剧是由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申报立项,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局、省广播影视集团、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宁德市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等出品,张卫执导,杨铮、奚望、铁伟光、张光北、杨立新、何政军等主演的28集电视剧。

该剧一经上映,迅速引起文艺界广泛热议,特推出“从《那山那海》看山海巨变”主题评论。

6f0d0bf796c9f61929143de3a79e0a14_7ff91e7c59acaa5fd0d26cf21e51a64a.png

从《那山那海》看山海拓路之行

林秀美(福建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

近日,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那山那海》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该剧主要讲述了沿海地区畲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抓住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通过努力奋斗,实现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的故事。电视剧《那山那海》改编自黄国敏的小说《山哈闹海》,故事来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作者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畲族村当过小学老师,后又从政,畲族人民的善良朴实、勤劳勇敢深深地影响了作者。剧中初任观风寨校长,后任海湾乡书记、古洋县书记陈越的经历可以从作者身上找到原型。

这部极具民族特色的剧作让畲族走进了大众的视野,畲族被称为“山哈”,意思是居住在大山里的客人。千百年来,由于交通闭塞,住在大山里的畲族人大都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电视剧第一集开头用航拍的镜头向观众展示了观风寨连绵的群山和唯一的出路——一条极为陡峭险峻的狭窄山路、一条被老人们称为“只有猴子才能走”的路,然而,正是这样的一条山路,却是观风寨当时唯一的出路。可以看出,出路问题在这里以一种极其形象的方式被引出,它不再是单纯的交通意义上的概念,更是观风寨在时代转型背景下何去何从的隐喻。与此同时,这条险峻、狭窄的出路是畲族赶考人在艰险的自然环境中力求改命的历史见证。赶考人负箧曳屣,在大山上留下了唯一的出路,与这路一起留给后代的还有一种赶考的精神,一种勇于向命运挑战、不甘落后的精神。剧中,这种精神在陈越等先进党员干部、雷家三兄弟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正是这种赶考精神,让观风寨的出路从天险小道拓为山海大道成为可能。

电视剧《那山那海》采用双线并行的叙事方式,呈现出一种结构上的张力美。剧中主要有两场拓路之行:一场以留在大山里的雷铨水为中心,主要叙述山路的开拓与经济转型背景下农业的发展之路;一场以走出大山的雷恒水为中心,主要叙述海路的开拓与经济转型背景下商业的发展之路。雷铨水意识到天险小道不能满足观风寨的发展需求,观风寨的出路在于有路。在修路过程中,雷铨水遭到了以钟有财为首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但他仍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坚持修路。最终,雷铨水获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当上了村主任,带领群众发展果园产业,开拓了山上的致富之路。后来,他光荣入党,在他的带领下,观风寨成功脱贫,实现小康。走出大山的雷恒水发现了海产养殖的商机后,作为“山哈”的他决意要“闹海”。从养殖红膏蟳到养殖大黄鱼,雷恒水在与欧赫、何有志等人的矛盾纠葛中,在创业之行的跌宕起伏中,最终成立了山海经股份制有限公司,将大黄鱼出口到世界各地,开拓了海上的致富之路。

电视剧《那山那海》虽然采用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事结构,但两条线叙事线索下所呈现出的精神内涵具有一致性。在追求致富的道路上,山哈人对大自然始终葆有最朴素的信仰,如雷铨水在山间发现了致富宝贝——高岭土矿产,但了解到挖矿会破坏生态环境后,他能够从长远利益的角度出发,选择发展更为生态的果园产业,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发展理念源于畲族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再如,雷恒水所养殖的红膏蟳得了白芒病,面对买者的逼问,他并没有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是将信誉作为最重要的准则,坚持自己承担损失,这种敢于承担的精神也是他能够成功“闹海”的重要原因。此外,在山路与海路的开拓过程中,雷铨水与雷恒水善于学习,敢于改革,追求创新,如雷铨水主张村里以有偿形式租用村民滞留地开发果园,雷恒水对国营养殖场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思想和行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难能可贵的。

这两场拓路之行同时也是畲族与汉族在经济转型背景下碰撞融合的过程。在观风寨脱贫的道路上,畲族与汉族不分你我,通力合作,如林源昌对观风寨人民给予了多次热情的帮助。剧中,三月三的畲族美食节从美食、音乐、舞蹈、服饰等多角度立体呈现了畲族的风俗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美食节的成功举办是剧中汉畲融合的一次高潮。此外,汉畲融合更为典型的事例是林月仙以畲族婚礼的形式嫁给雷铨水,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汉畲不分家的理念。

电视剧《那山那海》以观风寨畲族雷家为中心,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和新旧思想的对立冲突,塑造了一批形象鲜明、特点突出的拓路者形象。该剧将党的正确领导,海湾乡的历史变迁过程,改革开放背景下人们思想的转型,以及在时代洪流中农村青年的奋斗历程以史诗般的品质呈现出来,气势恢宏,具有极强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这是一部关于山与海故事的巨作,也是一部拓路者故事的巨作。

从《那山那海》山海巨变之屏南县

即时 | 2022-11-15 12:15

从《那山那海》看三十年巨变(霞浦)

即时 | 2022-11-15 12:14

从《那山那海》看山海巨变之下党

即时 | 2022-11-15 12:13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福影·泰宁之夜”在厦门举行

即时 | 2022-11-11 23:15

东南网11月11日讯(本网记者 陈淼淼)11月10日,2022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福影·泰宁之夜”在厦门举行。著名影视业界专家侯光明、贾磊磊、路海波、孙承健、王兴东、范元、梁明、戴思奥等,演员张光北、王霙、杨铮、米学东、颜丹晨、蒋璐霞,以及闽籍演员龚蓓苾等,《你是我的英雄》《浴血荣光》《那山那海》等主创人员,福建籍影视业者,各大影视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聚焦福建光影十年路,共望影视发展新征程。

佳作涌现

福建光影闪耀山海

“福影·泰宁之夜”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福建影视文化一年一度集中亮相,成为业界风投和评论关注“闽派影视”的聚焦点,品牌效应初显。

活动现场星光熠熠。《那山那海》《我和我的青春》《浴血荣光》《你是我的英雄》等影视项目精彩亮相。在本届金鸡奖斩获两项提名的戏曲电影《谷文昌的故事》和《听见光》主创现身,《中国兵王·绝密任务》主演也登台一展“霸王花”风姿。此外,《相见在峦峰桥》《那年的我》《温暖的告别》等众多影片也逐一亮相。

回应中国金鸡百花奖所倡导的“开放”“合作”之声回响,“闽川合作”今年有了新进展,由福建电影制片厂和峨眉电影集团联手碰撞的《你是我的英雄》呼之欲出。

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朝群在致辞中表示,《你是我的英雄》以福建省登山协会山地救援队志愿者事迹为原型,影片将呈现“福建味”,传播新福建声音。该片计划于2022年11月底开机,2024年上映。

刘朝群还透露,福建电影制片厂正在拍摄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该剧集中展现从南昌起义到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从筚路蓝缕走向成熟的光辉历程。电视剧由著名导演陈力执导,王仁君、王志飞、陈龙、刘智扬、孙维明、张一山、陶慧敏、宫哲等联袂主演。

近年来,“闽派”影视佳片涌现。作为“闽派”电视剧的最新代表作品,由福建电影制片厂自主拍摄的大剧《那山那海》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生动阐释了摆脱贫困、乡村振兴思想在福建的孕育和实践。凭借生动、立体、真实的呈现,该剧成为晚间黄金时段收视榜的持续领跑者。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曾祥辉表示,集团及旗下福建电影制片厂坚定地“把文章写在大地上”,近年来《古田军号》《守岛人》《大闹天宫》《绝密使命》《绝境铸剑》《那山那海》等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佳作频出。

试水流媒体,“闽派”影视也取得突破。福建电影制片厂联袂团中央、中国青年报、北京淘梦、山东橙果等推出网络电影《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这无疑是福建电影搭乘互联网+的浪潮,拓宽合作空间的新尝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产业融合

1500家企业聚合发力

数据显示,福建影视发展十年,产业要素集约,“闽派”影视风格凸显。过去十年中,福建省电影备案数量近2000部,本省出品票房过亿影片8部,《误杀》实现福建电影全国票房首次突破10亿元,由福建第一出品的电影全国票房累计超35亿元。福建厦门、平潭、泰宁三大影视基地,在全省重点培育30个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带动电影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入驻基地影视企业数量已突破1500多家。

三大影视基地中,泰宁以得天独厚的“天然片场”优势在国内声名鹊起。

当晚,福建省三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列平在活动现场倾情推介:泰宁既有高山湖泊、秀美丹霞、密集峡谷,又有宋明古城、千年村落、非遗文化等,为电影创作摄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可以全年全域全时取景拍摄的“天然摄影棚”。  

泰宁县委书记张昌平介绍,泰宁用短短三年时间完成蝶变,从一个旅游大县到一座影视新城,走出了一条县域影视的特色发展之路,现如今已成为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跻身福建三大重点影视基地之一,建成福建首个演播室级别的专业摄影棚,入驻影视企业70家,拍摄影视作品25部,与厦门大学电影学院等18所影视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未来,泰宁将大力实施影视差异化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全国知名影视拍摄景地、红色题材影视拍摄基地、影视高校毕业生作品创作设计实践地、短视频和网络剧生产聚集区,在中国电影的未来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绚烂一笔。

既有自然禀赋、人文底蕴,又有政府的大力扶持,泰宁成为国内影视产业发展的一块热土。知名导演管虎新作《温暖的告别》已将目光聚焦到泰宁。在他看来,泰宁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独特、扶持政策到位、电影配套资源不断完善,令泰宁影视基地尤具磁效应。

弦歌不辍

戏曲电影工程启动

当天晚上,“福影联盟,光耀海峡”合作联盟再度纳新,八闽戏曲电影工程宣告启动。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林守钦携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漳州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福建芳华越剧院等艺术院团到场与福建省电影制片厂签约,将推出一批戏曲电影。

当晚,福建省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增仙与福建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上台推荐“八闽戏曲电影工程”首部影片闽剧电影《双蝶扇》。

“八闽戏曲电影工程”项目还包括:提线木偶剧《钦差大臣》、高甲戏《连升三级》、芗剧《谷文昌》及越剧《沙漠王子》等福建省内具有代表性、艺术性的经典戏曲。福建省电影制片厂将借助新时代新技术条件下的电影艺术表现手法,将福建传统文化戏曲和电影有机结合,力争打响“福文化”品牌。

2022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福影·泰宁之夜”由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组委会、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福建省电影局、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三明市委宣传部主办,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中共泰宁县委、泰宁县人民政府、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

从《那山那海》看山海巨变|热评㉗山海尽头是希望

即时 | 2022-11-14 14:44

反映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电视剧《那山那海》10月17日晚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首播,腾讯、爱奇艺、优酷、搜狐+全国IPTV等平台同步播出。播出后在央视收视率持续霸榜。

《那山那海》根据黄国敏中篇小说《山哈弄海》改编而成,以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观风寨三兄弟带领畲族同胞创造美好生活为故事主轴,生动展现出今天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伟大实践。该剧是由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申报立项,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局、省广播影视集团、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宁德市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等出品,张卫执导,杨铮、奚望、铁伟光、张光北、杨立新、何政军等主演的28集电视剧。

该剧一经上映,迅速引起文艺界广泛热议,特推出“从《那山那海》看山海巨变”主题评论。

山海尽头是希望

陈玫(宁夏妇联)

10月21日晚上,我打开电视机,调到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屏幕上是老演员张光北,正和一群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人说话,劝说大家下山。下山是什么?是下山旅游还是下山居住?带着这个疑问,我聚精会神地看下去,很快被剧情吸引。屏幕右侧,是这部电视剧的名字——那山那海。

《那山那海》是一部反映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电视连续剧,共28集,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等单位联合摄制,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海湾乡观风寨畲族村民,在雷铨水、雷恒水、雷德水三兄弟带领下,摆脱贫困、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

《那山那海》,让我看到了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勤劳勇敢。剧中核心人物雷恒水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二,全家祖祖辈辈生活在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发的观风寨,家里十分贫困。雷恒水不愿在山上过这种吃了上顿愁下顿、刮风下雨怕屋倒的日子,最先站出来要和帮助山民们的林源昌老板下山。剧中有一个细节,雷恒水下山后成为林老板海产品养殖场的员工,有一次和同事们在海上捕捞作业时,遇见以欧赫为首的另一群渔民挑衅。雷恒水提出和欧赫比赛下海捞鱼虾,谁先捞上来谁赢,从此以后双方和平相处,却遭到对方无情的嘲笑。因为欧赫在海边出生、在海边长大,深谙水性;雷恒水不过才下山两年,游泳、捕鱼、潜水怎么能和“水生水长”的渔民相比?

看到这里,我不禁为雷恒水捏了一把汗。不曾想,雷恒水和欧赫跃入海中,几十秒后,竟然是雷恒水率先捞起了鱼虾网,回到船上。反而是欧赫久久没从海中露面,雷恒水又重新入海,把因腿抽筋被渔网困住、几乎淹死的欧赫救了上来,让对方输得心服口服。

从这个细节不难想到,雷恒水这个从山上下来的旱鸭子山哈,一定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反复地练习,才熟练掌握了游泳、潜水、驾船、捕鱼、捞虾等技能,达到炉火纯青、超越渔民的境地。这一细节,生动体现了雷恒水勤劳勇敢、不畏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而他的这一品质,也正是14亿中国人的共同品质。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宝贵的精神品质,中国人民才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万众一心,排除万难,“滴水穿石、弱鸟先飞”,夺取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

《那山那海》,让我看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喜人景象。电视剧反映的是我国少数民族——畲族脱贫致富的故事。据史籍记载,在古代,畲族可以租种山地,但不能到平原上耕种,长期以来,畲族实行本族蓝、钟、雷等姓氏之间婚配,不与汉族通婚。《那山那海》中,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山哈下山,疍民出海”,畲族的文化观、婚姻观等与时俱进,发生了很大变化,青年男女不再受民族所限,勇敢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就像主人公雷恒水,经历种种磨难与历炼,永不言弃,永远向前,最终与情投意合的汉族姑娘林月仙缘定终生、喜结连理。畲族和汉族,都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份子。中华大地上的56个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亲如一家,互敬互爱,永远都不会分开。

《那山那海》,让我看到了畲族的民风民俗和文化特色。畲族共有70多万人,主要居住在福建省山区和浙江省,以蓝、雷、钟为主要姓氏,这在电视剧中有很清晰的体现。畲族有自己的方言,自己的服饰,自己独特的建筑,自己喜爱的山歌。清晨的观风寨,云雾缭绕,草木青翠,溪水淙淙,可爱的小兔子、五彩山鸡在林间自由轻快地跳跃,宛如人间仙境、世外桃源。隔着电视机屏幕,我似乎都能闻到那清新湿润带着甜味儿的空气和青草野花的芬芳。青石阶两侧,是沿山而建、错落有致的畲族民屋,青黛瓦顶,深褐木屋,与青山绿树、蓝天白云相得益彰,别有一番古朴端庄、自然典型的美感。

在这绝美的风景中,几位美丽的畲族姑娘来了。她们身穿配有精美刺绣的传统蓝麻布衣,乌黑的头发编成辫子高高盘起,用一条鲜艳的红色绒线轻轻绾住,年轻的面庞洋溢着青春四射的光芒。在开始一天辛勤的劳作前,畲族姑娘们站在山间,手牵手、肩并肩,用自己的方言唱起了采茶歌。歌声婉转悠扬、空灵深远,有沁人心脾、穿透心房的力量。虽然我听不懂歌词,但是畲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纯净质朴的特性通过歌声生动地表现出来,观风寨美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透过电视屏幕清晰地展现出来。秀美畲族,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热爱与向往。

《那山那海》中,还生动刻画了一心为民、敬业奉献的党的基层干部陈越,重情重义、睿智正直的优秀企业家林源昌,扎根家乡、造福乡邻的雷铨水、雷德水兄弟,美丽善良、温婉坚强的汉族姑娘林月仙,以及钟有财、钟大虎、蓝菊香等一系列鲜活的畲族群众形象。在剧情设计上,把畲民下山发掘大海资源和市场需求搞养殖,与畲民留守山上修路开桥挖山洞走致富路两条线齐头并进,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无疑是一部主题鲜明、内涵深刻的主旋律电视剧,值得一看再看、细细品味。

《那山那海》热播时,喜逢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100年来,风华正茂的中国共产党日益走向成熟,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大步走向复兴,伟大光荣的中国人坚定走向未来。我们相信,56个民族在党的旗帜下必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汇聚起勇往无前、战无不胜的强大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再创新辉煌!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那山那海》为什么值得看?

即时 | 2022-11-15 12:30

电视连续剧《那山那海》,取材于畲乡村民的现实生活,描写了他们摆脱贫困的历史进程。这样一部电视剧,为什么值得看?或者说,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以笔者拙见,至少有这么几点值得关注。

其一,矛盾驱动、结构紧凑的编剧艺术。

一部电视剧,要想产生吸引力,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擅于讲故事,擅于“制造”矛盾,这也是编剧艺术的根基所在。

《那山那海》擅于以矛盾来驱动剧情。一开头就充满了矛盾冲突——因为贫困,观风寨雷家老大雷铨水和青梅竹马的蓝菊香的婚事告吹;因为贫困,雷家老二雷恒水不得不走出大山,走向大海,闯海“闹海”。一场台风灾害,把人逼入绝境,矛盾凸显,寻找出路、摆脱贫困便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贫困现实之间的矛盾,是这部电视剧里面的基本矛盾。在这个基本矛盾之下,展开两条主线:雷家兄弟雷铨水和雷恒水,一个耕山、一个闹海,他们的奋斗,他们所走的不同道路,都充满着矛盾和波折。在编剧艺术上,两条主线相互穿插,大故事套着小故事,大矛盾包含小矛盾。把人物置于矛盾中,把事情置于波折中,使得这部剧好看起来。

其二,时代变迁、畲乡风情的交融辉映。

在观风寨当老师的时候,陈越曾对老人头钟有财说:“咱们寨子呀,不能总靠着每年那个救济款活着,这样下去脱不了贫。能不能把全村的所有的救济款集中起来使用,带领咱们大家,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把救济款变成脱贫致富的活钱哪。”话语中,有现状,也有思路,朴素地表达出畲山村民摆脱贫困的愿望,也传达着一个新时代的呼唤。

随着电视机、摩托车以及流行服装进入山村,山民们听到了改革开放的脚步声。当观风寨的灾民迁往梅花渡,他们站在山峦上,面朝大海,激动万分,欢声笑语中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那山那海》借着这一具有象征意味的镜头,鲜明地传递出改革开放的时代气息。

与此相辉映的是,剧中丰富的畲乡风情。不仅畲族服饰、畲族俗语、畲族山歌在剧中得到广泛运用,畲族饮食、畲族风俗也有诸多体现,特别是乌米饭的制作和传说、三月三的歌舞和欢乐,使得这部剧闪耀着独特的民族魅力。

其三,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群像。

雷恒水背着伤了腿的大哥下山治疗,巧遇离家出走的林月仙,从此一起奔波,搞起了海产养殖,历尽波折和艰辛,最终助推大黄鱼养殖基地的建成,也收获了山与海一般的爱情。老大雷铨水,以瘸腿之身,克服重重困难,为观风寨开山修路,当上村主任,带领村民种果树、卖山货……脱贫致富。老三雷德水,是个学生娃,他努力考取大学,最终报效家乡。

随着剧情的展开,一群人物的鲜明个性也展现出来:雷恒水的敢想敢拼、敢做敢当与重情重义,雷铨水的朴实厚道与执著坚韧,雷德水的稚气与执拗,陈越的原则、果断、远见与务实,林月仙的聪慧与机灵,蓝菊香的敢爱与温柔,老人头的传统与保守……

我们说一部作品中的人物有血有肉,通常是指人物性格饱满而不单一,有感情有人性甚至有弱点。所以我们看到,雷恒水有急躁的时候,雷铨水有纠结的时候,雷德水有犯傻的时候,陈越有愤怒的时候,林月仙有害怕的时候,蓝菊香有无奈的时候,老人头有触动的时候……

其四,爱拼会赢、滴水穿石的精神力量。

陈越为灾民奔走,被任命为乡党委书记,并给观风寨带来救灾物资,他决心带领畲乡村民脱贫致富。

“山哈未必就不能闹海。”这是陈越对雷恒水说的话,也是一种眼界。

雷恒水经过一周的历练,赚到了第一桶金,便跟着陈越回到观风寨,现身说法,劝灾民迁往梅花渡。然后他和林月仙一起,联合当地渔民,养殖红膏蟳,破解对手何有志的搅局。当他敏锐地觉察到红膏蟳养殖已经饱和时,立即改变思路,把目光投向大黄鱼……在剧中,雷恒水凭着那一股子敢想敢闯的拼劲、韧劲,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

雷铨水修路也有着一股拼劲和韧劲。给乡政府写几十封信的是他,孤身一人挖石铺路的也是他,直到他的事迹登上了报纸,得到群众拥护。

爱拼会赢,滴水穿石,是具体的奋斗故事,更是福建人刻在骨子里的精神。

其五,山海相依、命运与共的情感共鸣。

雷恒水搞海产养殖,走的是与畲乡移民、海上疍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业致富之路,这使得他们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雷铨水瘸了腿还坚持修路,这给了观风寨的村民们以极大的感动和震动,他们终于明白,修路是大家的事,是改变贫困面貌的前提。这就是共同的命运所产生的情感共鸣。

无论是搞养殖还是修路,都充满利益冲突和人际矛盾,因而也产生了不少波折,但当他们把矛盾放在一个命运共同体里来看待、来解决时,前进的道路就走通了。

在乡党委会上,陈越激动地说:“老百姓现在还可以给我们写信,说明相信政府,相信我们党!如果有一天,没人给咱们写信了,没人理咱们了,才叫可怕哪……我们不能辜负像雷铨水这样的百姓,更不能辜负老百姓对我们的希望和重托呀!”这是一个基层干部心系群众、发自内心的声音。他决心帮山村修路,帮疍民上岸。在他心里,党和人民群众是最重要的命运共同体。

于是,在一个命运共同体里,山与海合奏起生机勃勃的乐章。

1  2  3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