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祝年

2019年1月21日,春运第一天,大批中国人正走在过年返乡的路上。国家发改委预测,今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9.9亿人次,同比增长0.6%。其中,铁路将发送旅客4.13亿人次,增长8.3%,再创历年春运新高。

 资  讯 

【网络祝年】流动中国处处都是暖心图景

即时 | 2019-01-31 18:56

【网络祝年】流动中国处处都是暖心图景

“感恩11载,地震少年春运中服务旅客、回馈社会”“铁路客运员写给孩子的15张欠条,让人泪目”“菜农老余的一元专列”……随着春运大幕拉开,各大媒体记者纷纷深入基层,报道春运中的暖心故事。这些凡人小事,感染心灵,引发共鸣,给万千旅客的回家路增添了许多温情。

客观地看,在短短40天时间里,要平安、有序、温馨地完成近30亿人次的周期性大迁徙,绝非易事,需要交通运输战线和其他相关行业协调联动、合力共为。如何以更美好的旅途体验来纾解似箭的归心?除了扩充路网、提升运力、养护设备等硬件支撑外,走心的服务、文明的守护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有了不断升级的科技信息设备为春运保驾护航,但无法完全代替人对安全把控的力度,也难有人性化服务的温度。年年春运,一直在变,也一直未变。广大旅客和一线服务者,依然是春运的主角,春运的温情也由此散发开来。

我们看到,每年佳节喜庆之时,总有许多春运工作者在“逆行”。他们有的忙碌在旅客看得见的台前,有的坚守在旅客看不见的幕后,很多人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无法回家过年阖家团圆,心怀对父母、对孩子、对家庭的愧疚……他们是春运路上最普通的劳动者,没有如椽大笔,没有豪言壮语,却用默默的奉献,让回家之路走得越来越顺畅。

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加入到文明出行的行列中。他们可能是服务春运的志愿者,可能是参与帮扶救助的同行人,也可能是遵守规则做好“自我”的旅客,共同守护着春运秩序。相信,随着规则意识的强化,以前偶有出现的“霸座”“扒车门”“抢夺方向盘”等行为将会越来越少,更多的人会带上文明出发。

“一颗植物的萌芽,一个梦想的开花,一列火车的送达,都是,向着春天的,出发。”一位网友在微博里写下这样的话。春运不仅是简单的运抵送达,还承载着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在这场守护归途的征途中,每个人的坚守与付出,都让我们心生敬意。

追梦路上,家是港湾,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最美好的期盼。答好春运这张试卷,需要每个服务者、参与者都多一点付出、多一些理解。带着温情出发,才能让旅途更美好,让团圆更暖心,让流动的中国更具活力。(娄国标)

【网络祝年】新气象演绎下的绿色春节

即时 | 2019-01-31 07:48

小年过了,春节的脚步近了。大街上,卖场中,人们熙熙攘攘,脚步匆匆。禁燃令换来了清新与宁静。但浓浓的“年味”并未随着炮竹声淡去。城市中,拥挤忙碌中洋溢着祥和,喧闹熙攘中浸透着喜庆。在与城市文明更新的跟随中,古老的春节也逐渐演绎出了一幕幕新气象,成为奏响春节序曲的一个个悦耳动听的新音符。

烘托年味的方式新了。以往的是连绵不断、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是散落街头、自发随意的年货吆喝声。如今,在饱受“硝烟弥漫”和“路摊挡车”的困扰后,禁燃令与取消马路经济成为共识。取而代之的是以扶贫展销为主题的各类年货大集;是互联网、数字产品等社交媒介上花样繁多的大拜年和新年寄语;是极尽创意的属相纪念品和被大力挖掘的春节经济。当春节搭乘上商品经济的列车、依托互联网技术的载体,置身于整个社会对乡愁和传统文化的追随中,在愈加清新而健康的习俗中,年味也愈发浓厚。

团圆方式新了。以往,与春运大军数字逐年刷新相伴随的,是返乡游子对亲人团聚的渴望与归乡途中道路拥堵时间匆忙的纠结。如今,“反向春运”客流量不断增长,父母来大城市与子女团圆成为现代习俗中的新景观。当日新月异的城市文明、新习俗对老一辈人产生冲击,他们对子女生活的设想与传统的孝亲观念也开始逐渐转变。这使得他们开始全面审视子女在外打拼的生活,无形中消弭代际隔阂,强化了两辈人之间的融洽。其实,只要对春节的敬畏还在,只要血浓于水的亲情还在,一家人团圆在农村还是城市,便是可以淡化的话题。

还有,人们的生活习惯新了。记忆中,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每逢年底家里会囤大量鱼肉,亲戚朋友会在酒桌上喝得翻江倒海。可如今,不管在城市还是乡村,囤年货的越来越少了,全年无休的超市,极大便利了百姓的生活;人们不再四处奔忙囤积大鱼大肉了,甚至临近年底生活还是平时的节奏;年夜饭桌上的菜品,也更加注重创意、个性化和健康养生;酗酒贪杯的也少了,超市里逐渐兴起的各类红酒、低度酒,保健酒就是因人们饮酒习惯的改变应运而生。

从禁燃令的深入人心到逐年增长的“反向春运”;从虚拟经济里的浓浓年味到年夜饭里的健康养生,春节的厚重与仪式感从未改变,变的只是不断进化的年俗与人们现代化的生活理念。从物质到精神,从微观个人生活到宏观公共场景,这个理念的核心无疑是“绿色”,就是更加注重人与社会的和合融洽,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

春节习俗与文化,本身就是随着社会文化发展不断演进的过程。我们期待更多新气象演绎下的绿色春节,伴随着每一个春天的脚步,一起款款走近。(东南网评论员 李兴会)

【网络祝年】过节的仪式感不可少

即时 | 2019-01-30 15:54

春节临近,年味日渐变浓。过年,就像一个大大的纽带,把中华民族每个家庭和亲人连接在一起。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永远是一年中最令人期盼的日子、最值得庆祝的节日。春节,不仅是人们辛苦劳作一年后的盛大狂欢,更意味着日常分散在五湖四海的亲朋好友难得团聚。从这一角度而言,人们理应通过各种方式,把春节过好、让记忆留下。

常有人感叹,如今的年味远不是儿时的味道,人们对过年的期待远不如从前。不可否认,伴随时代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沟通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智能手机和通讯网络的迅猛发展,家人可以通过“网络视频”随时随地“见上一面”,“一年只有过年才能‘见面’”的情况已经远去;伴着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的日益普及,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购物”随心所欲地购买天南地北的物品,“趁着过年给家人买一点他乡特产”也变得不再稀奇。

诚然,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日益改善,许多事情已经改变,一些理念和习惯也应该改变。但是,作为已然传承了千年的春节,其核心内涵与最大价值——“凝聚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奋勇向前”这一根本却不能变。于是,当物质的获得、家人的团聚在当今时代变得越来越容易时,必要的节日仪式感也就显得难能可贵和重要。

何为仪式感?常言道,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其实,春节本身就是亿万中国人独有的一种仪式感——不管千山万水、无论海角天涯,人们都能想尽办法克服千辛万苦,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吃一顿年夜饭……因此,这种春节的仪式感,在新时代的今天,不仅不应淡化,更要合理加强。

春节的仪式感其实不需要繁文缛节、大费周章。可以是老人给小孩讲讲过年的意义,大人与小孩一起践行过年的某一种习俗;可以是一家人团坐在一起欣赏一场晚会,拍一张全家福照片冲洗出来夹在相册;可以是总结过去一年的得与失,展望未来的梦想与计划……也许是一点小心思、小用心、小创意,都是承载着爱和温暖的仪式,表达着人们内心最真挚的情感。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浓重的传统文化之一,负载着深层的价值理念,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如何让人们特别是如今的年轻人对春节有更多的认同感、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多的敬畏感,需要引发各方的思考。

毕竟,少了必要的仪式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就“步履维艰”。我们着实需要一些仪式感的东西来提醒自己,在仪式中去铭记历史、凝聚力量、增强自信。

【网络祝年】春节里最美的风景数“担当”

即时 | 2019-01-30 10:08

今年的春运,目前进入了客流高峰期。全国春运看广东,毗邻港澳地区的珠三角一直是全国务工人员最集中的地区。春运启动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已连续多日发送旅客突破150万人,进入了全年最繁忙、最需要体现责任和担当的时期。(1月29日《光明日报》)

春节,对绝大部分人而言,就是回家团圆、外出游玩、消遣娱乐,尽情享受亲情、友情的时光。但对公安、消防、国防、城管、公交、公路、铁路、医院、环卫等众多战线的干部职工而言,却是保持在位、坚守岗位,“逆势”工作,反而比平时更加辛劳。

节日的平安喜乐、井然有序,背后是一群人在默默地服务保障,坚守奉献、担当作为。街道上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车流中忙着疏导车辆的交警,越到假期越忙的地铁司机、高铁乘务员,景区维护秩序的服务人员,博物院里滔滔不绝介绍着的讲解员,高压线下眼睛向上看的巡线员,手术台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手持钢枪保家卫国的边防战士……他们用坚守与担当,组成了春节里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2019年春运期间,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9.9亿人次,比去年增长0.6%,万众出行成就“史诗级”春运,滚滚人流交织出转型中国。惊人数据的背后,既有传统的亲情相聚与时兴的“反向团圆”,也有北方人南下“取暖”及南方人北上“猫冬”,还有追逐景色的自驾游。过年体验的升级换代,也意味着春节期间城市、景区、道路,人流车流更密集、活动更频繁、规模更庞大。

春节对于公安、消防、城管、交通、旅游等众多部门来说,既是一场重大考验,也是一场重要历练。这些部门都本着迎考的态度,做好应对各种特殊、紧急情况的准备,安排更多的人员值守岗位。各部门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值班值守,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地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保证着社会的正常有序运转,方便着人们春节里缤纷多彩的生活。春节里的担当,看似寻常,却蕴含着可贵的精神力量。他们的坚守让节日更加温馨,万家灯火因为他们的担当襟怀而更加祥和。春节里最美的风景数“担当”。

一人辛苦万家甜,一家不圆万家圆。春节里有一种爱的奉献,就是有许多的部门、许多的人员,在为我们的幸福快乐而坚守和担当。正是他们的付出与奉献,我们才得以享受安宁与美好。当我们在欢度阖家团聚的幸福时光,遍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享受节日的轻松愉悦时,请别忘了坚守与担当的他们,请向他们致敬,为他们送上“大拇哥”。(向秋)

【网络祝年】过好“年关”,守好“廉关”

即时 | 2019-01-29 16:32

我国是礼仪之邦,在新春佳节这个浓浓的节日氛围里,人们之间的“礼尚往来”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就是在这样合情合理的节日气氛里,某些领导干部却滥用权力收受红包、礼金,染指群众利益,或者利用公权力搞“私相授受”,为自己的前途打通关系。节日期间的正常人情往来从民俗习惯演变成干部队伍中的一种不正之风,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

俗话说,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节日病”之所以年复一年地重演,久治不愈,追根溯源还是个别领导干部平时对自己作风要求不高。如果不刨除“节日病”的根,“修剪整枝”固然可以起到一时之效,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领导干部是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排除干扰、守住阵地,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些领导干部往往在“年关”时节,面对五花八门的吃、请、拜、送,认为是“人情难却”,很难拉下脸面拒绝人家的一番美意,于是坚守了一年的“反腐阵地”,往往就在此时“沦陷”。殊不知,“人情关”一旦被打开,“廉关”就会失守,公权力就容易蜕变成人情资源。因此,“年关”已成为考验领导干部能否过好“廉关”的试金石。

可以说,年关是人情关,更是廉洁关。越是逢年过节越要讲规矩、守底线,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经济上的清廉、生活上的清白。要严守纪律之规。带头从严遵守《准则》《条例》,落实“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

过好“年关”,作为领导干部,要很好把握公与私的界限,防止权力变异,努力不被人情所困、所惑、所误。领导干部要把握原则、守住底线,凡事要做到公事公办,不走人情路线,让廉洁成为自身的生活方式。同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心不贪、口不馋、手不伸”,不但要管好自己,也要看好家人,真正做到“守住自家的门,看住自家的人”,做廉洁自率的表率,过好“年关”、守好“廉关”。(陈宇宇)

【网络祝年】四十年“流动中国”是一个进步的故事

即时 | 2019-01-29 09:55

“2019年春运从1月21日开始,到3月1日结束,共40天。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9.9亿人次,比去年增长0.6%……”记者日前从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春运客运供需矛盾有所缓解,百姓出行方式更加多元化。(1月28日 人民网)

绿皮车、泡面味、蛇皮袋是春运,复兴号、网络订餐、刷脸进站也是春运。它们一同勾连出时间的印记,也折射着国家发展的历程。春运四十载,回家的心情没有变,路途的终点没变,但从买票开始一直到推开家的大门,很多细节都已天壤之别。购票,更便捷了;归途,更舒适了;家,更近了。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春运路上的每一帧影像都记录着中国交通系统的发展为民众出行带来的变化。积极融入互联网,精准对接旅客需求,引爆无限创意创造。翻阅新中国看春运史,从1979年直接“跳跃”看今朝,通过镜头压缩时空,感觉恍如隔世。从“忍饥挨饿”到“网络订餐”,从“排队迎检”到“刷脸进站”、从“连夜排队”到“指尖购票”……春运的“轻喜剧”中,“痛”点越来越少,“乐”点越来越多,媒体的“春运叙事”也在摆脱沉重,展示更多从容、更多惊喜、更多温馨。

交通输运部门推出一系列新举措、新理念,充分加强了资源共享,促进了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及时转化,构建了更具活力的服务体系,为春运“走得好”打好了“保障牌”。春运年年有,岁岁有不同。今年,我们不再如过去那般焦虑和纠结,虽然仍有着“票难买”、“饭难吃”的吐槽声,但铁路的暖心变化无不让我们由衷感谢。

40年的春运变迁,见证了时代巨变,也沉淀出各种形态的春运符号。而今,“刷脸进站”、“网络订餐”只是智慧春运中的一个逗号,一段插曲,只要肯下功夫,春运在便民利民方面还有很多大可作为的空间,交通运输部门应加速服务升级,打造好样本,让春运旅途更美好、更温馨。

【网络祝年】“恐归族”,是什么阻挡你回家的路?

即时 | 2019-01-29 09:22

“真不想回家过年。”

与如火如荼的抢票大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名字是“恐归族”。每到春节,就有新的一批年轻人加入“恐归族”里来。他们既盼着春节,又害怕回家见到亲人;既希望可以团聚,又充满各种顾虑。因为,一回家就要面对各种“嘘寒问暖”:

“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我给你介绍一个对象怎么样?”“一个月工资有多少?”“什么时候买房?”有来自父母的,也有来自七大姑八大姨的,还有左邻右舍,认识的不认识的。

单单是想起过年应对这些“嘘寒问暖”,都让人心生胆怯。可是回家的渴望又是那么迫切。矛盾的心理,“鸭梨”山大。于是决定归家的“恐归族”遍寻良方回家“避灾”:有快速回家一天就跑的,有租女友(男友)回家的,以及租车等各种租借物品回家装门面的。

说到底为什么会“恐归”呢,无非就是怕心理抗压能力不够大,怕给不了这些“嘘寒问暖”满意的答复。然而,有什么可害怕的呢?年轻人在外工作生活哪里能事事如意,今年的不顺,不代表明年不精彩。对于真心关心你的长辈,不妨坦言相告,让他们明白你的辛苦,也明白你决心。而对于那些纯属想听听八卦、满心攀比的人,大可开开玩笑,或者一笑置之。

“找对象了没?有喜欢的人了没?”

“快了快了!”

“工作怎么样啊?”

“挺好挺好,明年会更好!”

“什么时候买房买车呀?”

“很快啦!”

……

所以,恐归之症,无药可救,只能自救。“恐归族”,要相信,新的一年,付出更多的努力,工作会好的,对象也会有的。可以多给自己灌点心灵鸡汤,给自己多点勇气来直面缺憾。当然也要尝试与父母家人多做沟通,能够争取到父母长辈的理解,就更能增添打拼的动力了。

春节,应是团圆的节日,在外漂了一年,回到家里放下工作的烦恼,听听父母的唠叨,吃吃团圆美食,一边嗑瓜子一边看春晚,享受假期的惬意。年年重复的“嘘寒问暖”就当做闲暇时的调味剂,任何困难都不应成为过幸福团圆年的挡路石。春节回家,就像是前进马路上的一个个“安全岛”,休息过后再往前更有精神。

【网络祝年】回到梦想起航的地方,共享幸福团圆时光

即时 | 2019-01-29 08:33

进入腊月,国人计算日子的方式就自动切换到了农历。相互之间讨论的话题,也变成了放假的日期、年货、车票、红包,以及距离春节还有多少天。

游子归心似箭,父母也在盼着儿女返乡,连往常的絮叨也变得可爱起来。彼此间的关怀,已经不再是电话那头例行的话语,而是充满了越来越触手可及的热乎乎的温度。

春运的列车已然开启,回家的脚步日益匆忙,家如磁石般发出了最强有力的召唤。这召唤来自融入国人骨髓的对家庭的热爱,和对阖家团圆的期望。

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

年到年到,糕糖祭灶。 漫画:李伟

扫尘、祭灶、供祖、贴春联、守岁、请天地、拜大年、走亲访友、赶庙会、吃元宵、赏花灯……年复一年,我们重复着同样的节奏,重复着同样的仪式,也重复着同样的祈盼。

我们把希望写进春联,贴上门楣;我们把祝福放进红包,塞进小辈们的口袋;我们把团圆化为丰盛的食物,端上餐桌,在雾气氤氲中笑语欢歌。

在不变的传承之下,也总有一些东西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我们依然祭祖,但摆在供桌上的,却多了很多祖先从未见过的果品;我们依然拜年,却多了电话、语音、视频等多种过去想象不到的方式;我们依然赶庙会,但欣赏到的节目、吃到的小吃已经多了很多现代化的元素……

变化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也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与塑造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每代人的身上,都有来自历史深处传统的影子,也都有属于当下时代的深深印痕。

一家人其乐融融“抢红包”。 漫画:李伟

相聚,为亲人间的交流提供了难得的空间与时间。所以,无论微信群里聊得多么火热,不管电视机里的节目演得多么热闹,也请你把关注的目光从它们身上移开,仔细审视那个你曾经无比依恋、而今已然苍老的人,仔细审视周边那个熟悉到被你视若无睹的村庄或街道,仔细审视那些一年年不断重复着的年俗与食物、礼节与话语。

无论时代如何变换,你的成长都从未远离他们与它们,你的生命与生俱来地带有他们与它们为你涂上的底色。

在这样的时刻,我们也终于可以静静地审视自己,回顾一年来的忙碌,总结一年来的得失,写下新一年的目标,描绘更加美好的梦想。

春节,是一个以家为中心的节日,也是一个以家人为主角的节日。传承好过去,守护好未来,关爱每一位长辈,呵护每一位晚辈,善待每一个他人,给所有人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幸福便会充盈天地之间,梦想的春天便会自然生发。(东南网评论员 张楠之)

【网络祝年】“欢乐春节”助幸福年味飘四海

即时 | 2019-01-28 15:11

大型民族交响乐“敦煌音画”、中国藏族祈福舞《天地鼓》、悠扬的马头琴、中国京剧和武术……在2019中国农历新年即将来临之际,“欢乐春节”系列活动继续在多个国家吹起强劲的中国风,让当地民众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年味。(1月28日《光明日报》)

春节即将到来。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要的节日。这些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长,春节日益成为世界性节日。相关部门在海外推出“欢乐春节”系列活动,中国演出团队进行了富有浓浓中国年味的演出。外国人欣赏着精彩的演出,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着春节文化,接受中华文明的熏陶。春节文化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自有其独特的魅力。

春节正在成为世界性节日。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文化影响力也在逐渐提升。当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洋节在中国日益红火时,春节、中秋节等中国节日在外国的热度也在升温。每年春节之前,外国领导人会向中国人民道声祝福,有的甚至用不那么标准的中文进行表达,这正体现出他们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的认可。尤其这几年,“一带一路”战略给很多国家带去了实惠。如今,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家已经把中国春节确定为本国法定节日,外国人有了更多机会了解中国春节。

“欢乐春节”让外国人读懂中国。春节文化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载体。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春节文化并非易事。中国有戏曲、功夫、太极拳等让外国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当年,梅兰芳走出国门让外国人对中国戏曲如醉如痴。成龙、李连杰等功夫巨星让不少外国人迷上了中国功夫。音乐、体育的影响是无国界的,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让外国人通过“欢乐春节”系列活动了解承载着“团圆和谐”“亲情友爱”“和合为贵”的中国文化理念,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彼此了解更多,人民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也是大国外交的应有之义。

“欢乐春节”助幸福年味飘四海。春节期间,中国人享受着阖家团聚的幸福。“欢乐春节”,中国演出团队走出去,向外国人展现中国的春节文化,会让外国人对中国的春节文化有更多了解,对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有更多认可。中国人一向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孔子对儿子孔鲤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颜之推、诸葛亮、曾国藩、傅雷等人的家书曾经影响过很多人。春节,长辈会给晚辈发压岁钱,发压岁钱的方式已经不仅仅限于发钱,有的长辈给晚辈发书,期待着书香门第文脉的延续。春节,中国人很幸福,幸福的年味会随着“欢乐春节”这一载体扬帆出海,让外国人共享中国人春节阖家团圆的温馨、幸福。

愿相关人员一丝不苟地做好各项工作,让“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带给外国人无限欢乐,使幸福年味随着“欢乐春节”系列活动飘遍全球!

【网络祝年】用行动致敬春运里最美的“敬业福”

即时 | 2019-01-28 09:29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团圆的日子,当千家万户都沉浸在团聚的喜悦中时,坚守在一线的劳动者,为了保障大家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面对困难毫不退缩,顶风冒雪、寒风拍打,用汗水和生命确保了春运的畅通无阻,以爱岗敬业撑起温馨归途,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奉献着,他们才是最美“敬业福”。

敬业者,往往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把他“钉”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发光发热。“三分钟”为大家讲述了一个“最漫长”的团圆、“21张请假条”更是润湿了我们的眼眶……从幕后跻身台前,大家一路畅行的背后,总有一群甘于责任、陷于平凡的最美劳动者,他们的故事无不诠释着“牺牲我一个,团聚千万家”的大爱情怀,温暖着春运路上的万千游子。

大树有大树的遮风挡雨,青草有青草的绿意点缀,因为坚守和担当存在,春运才变得平安而又多彩。当我们享受团圆与亲情的时候,还有许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挥洒热情,对他们来说,坚守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平常人,但我们可以对他们的岗位多一份尊重崇敬。致敬坚守岗位的劳动者,一方面要注重劳动权益保障,给予坚守者更多物质奖励;另一方面要注重生活娱乐保障,一顿热腾腾节日大餐,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力所能及地送去贴心的关爱与温暖。

于旅客而言,无论是购票出行,还是休息就餐,不管在返程,还是在颠簸,都应该设身处地去理解和感激他们的辛苦付出,注重情绪表达。例如,在车站里、旅途中少一分抱怨,多一些感谢,就是尽一份力。

春节,当大家打开手机扫起“五福”,却有这么一群人坚守岗位,用行动在诠释敬业,他们才是最应该收到“敬业福”的人。作为享受服务的我们,应多一点理性思考,给予春运里的劳动者更多理解与支持,去回馈、去关爱春运里的最美敬业者,让无私奉献在坚守中绽放最美的色彩。

你的春运神器 猜不对,算我输

即时 | 2019-01-28 09:08

【网络祝年】年味,奋斗得来的幸福滋味

即时 | 2019-01-28 08:13

“时光如流,岁月不居。”年节,百节年为首。不知不觉中,2019农历新年的脚步声已很近了。

年味是一种记忆。记忆中,“年味”就是一身新衣服,千家万户门上的春联和“福”字,响个不停的鞭炮声,几餐满桌的大鱼大肉,亲戚朋友的往来走动、聚会团圆……年味,荡漾在深刻的回忆里。

万物皆流变,今年更不同。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虽然春节已很临近了,但外面的世界,似乎与平时并无什么不同。不少建筑工地上,依然一片热火朝天、十分繁忙的施工景象;都市的大街小巷,依然人来车往、川流不息;许多人并没有大包小包,忙着准备着年货。熟悉的年味去哪儿了?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我们置身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传统意义上的“年”,在悄然发生改变。吃与穿,平时与过年已没有什么不同。为了防止产生污染,城市早就不能燃放烟花爆竹。临近春节有人仍在坚守岗位,是为了他人更好地过年。

传统中国年里,满是时代味儿。“年”在哪里?“年”在都市,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春节的“反向团圆”,成为百姓过年团聚的新趋势;“年”在网上,实体的红包变成了电子的,贴在墙上的“福”变成了手机里的“福”;“年”在轻松省事,许多家庭不在家里吃年夜饭,而是选择去酒店度过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年”在旅途;许多人选择在春节的假期中去外地看风景,在观光旅游中度过春节。“年”在健康,新年里参加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广场、公园、健身房、家中皆成了健身爱好者“施展拳脚”之地……

漫画:孙青春

与以往相比,如今的春节,回家、团聚,亲情、友情,祝福、欢乐,一个都没有少。“年”依然还是那个“年”,变化了的只是过年的形式,过年有了科技感,生活娱乐更加多样化。创新与融合,丰富又多彩的方式,为传统中国年的文化传承注入了新鲜活力。如今的过年,飞翔的天空越来越宽阔,幸福的滋味越来越浓厚。

春节,值得每个人都用最饱满热情的姿态去迎接。过年,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但幸福从来都不是白来的,都是奋斗出来的。过年的幸福,来源于平时的奋斗和努力。年味,是奋斗得来的幸福滋味。

春节,是我们奋斗征途上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形成我们前行的坐标。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19年,有机遇也有挑战,大家还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奋斗,是一种带来改变、孕育希望的力量。2019,为更加美好的幸福年,我们一起奋斗!(东南网评论员 向秋)

【网络祝年】“国际范儿”的春节,让世界读懂中国

即时 | 2019-01-24 17:22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过年的气氛也越来越浓。如今,春节的影响力已不仅局限于中国,而是扩大到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性节日。为迎接中国己亥猪年的到来,很多国家都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带有猪年特色的产品也应运而生。(1月21日 央广网)

春节就要到了。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走得再远也会想法设法回到家乡过年。这些年,中国人过春节,海外华人华侨过春节,跟着过春节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从之前仅仅局限于唐人街,到如今春节在一些国家成为节日,这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显示了中国蒸蒸日上的综合国力。

春节具有“国际范儿”,是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的体现。如今,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当西方国家依然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发展趋缓时,中国风景这边独好,自然成为世界最为欣赏的景致。前段时间,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美国请求中国延长中继卫星寿命方便美国日后登陆月球背面,这体现了中国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提升。

春节具有“国际范儿”,是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的体现。综合国力增强了,外国人关注中国人怎么生存、中国人有着怎样的文化理念。中华文化绵延五千余年而不衰,给中国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春节属于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春节包含着合家团圆的吉祥寓意,这一寓意有着共通性。春节的影响力扩大到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外国人过起春节,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可,也饱含着他们对家庭团圆的期盼。

春节具有“国际范儿”,体现文化的世界性。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有着辉煌、璀璨的精神文化。独具民族特色的功夫、太极拳、京剧受到外国人欢迎,春节成为世界性节日,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民族的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最近,《啥是佩奇》火了。小猪佩奇本是英国学前电视动画片中的形象。明年是猪年,小猪佩奇经过中国化改造,很受中国人欢迎。这体现了中国人开放的胸襟,也体现了文化的世界性。

春节具有“国际范儿”,要努力提升春节文化走出去的质量。春节期间,相关部门会部署春节文化走出去的活动,不少国人会到外国旅游,也会有外国人到中国旅游。每个人都是一张行走的名片,都要当好春节文化的代言人,当好中国文化的使者。参加春节文化走出去活动的人要认真参加相关活动,向外国人展现春节文化的丰富内涵。国人到外国旅游要遵守当地的习俗、法律法规,要时刻遵守道德文明规范,不能有任何与文明、法治背道而驰的行为。

春节越来越具有“国际范儿”,可以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让世界读懂中国,每位国人都要当好中华文化的形象代言人!(李兆清)

【网络祝年】将传统中国年过出时代味儿

即时 | 2019-01-24 16:18

出生在小山村,工作在大城市,这是时代给予我们的命运变迁,也让回家过年这样一种全世界最大规模的“迁徙”,成为中国人最美好的记忆,也成为多元中华传统文化闪耀世界的精彩体现。

传统中国年,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这一个节日,让每一个中国人有了情感归属和价值依托,同时也给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鲜活的研究范本。新年的钟声每年都会敲响,传统中国年,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在文化的包容与接纳中,有了更多的时代特色。

“改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中国人追求团圆幸福的美好愿望,是在每个时代共有的仪式中,表现出的对于传统文化与传统价值观念的认同,这也是中华儿女的根。”让过年文化焕发时代生机,在坚守文化底色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创新时代表达,在创新与融合中发现,让更多元的手段和更丰富的形式充实过年的仪式,为传统中国年的文化传承注入新鲜活力。

新时代,新年味。也许,久久不能忘怀的年味,是吃的味道,是美食的诱惑。大鱼大肉,大吃大喝,这是曾经的年味。而如今新时代,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向往与生产力不足的矛盾已经转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续奋斗,大家讲究健康过大年。过年吃的更加健康、合理、时尚。注重荤素搭配,注重回避油腻,注重舍弃辛辣,这样的年味,既能吃出花样,还能吃出健康,更能吃出风尚。吃好穿新便是过年,这种曾经的观念,如今赋予更多的意味,那就是生活品质的提升。

新时代,新年俗。红包是曾经过年春节必不可少的元素,纸质红包洋溢着节日的气氛,透露着收获的喜悦。如今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等新式红包已经广为流传,被大家所接受和商用。礼轻情意重,利而不往非礼也,送红包的传统,依旧得到发扬。去年在城里过年,在斑驳沧桑的老大院里,整个春节,异常冷清、孤寂,连所谓的人间烟火味都难以感知,顿时感觉有些不适应。的确城里禁燃烟花爆竹,给热闹的中国年带来了不少冲击。但当第二天“开门红”,迎接的是清新的自然空气,清洁的自然环境,这何尝不是新年新气象?其实如今的年俗,看春晚、家庭群里抢红包、家庭影院看电影、全家出游,新的年俗、新的仪式接踵而至,城里人的过年习俗同样花样百出,让人应接不暇。

过年春节,这个节日的含义,不仅因为仪式,更意味着文化的传承,心灵的安放。四季更替,才知岁月流逝。日复一年,方懂来之不易。每年的这一刻,每个人都收拾好心情,装点好笑脸,莫问缘由,莫管是非,尘归尘,土归土,一年风雨一年晴,希冀旧貌换新颜。这是过年,馈赠我们心灵的礼物,让灵魂放假,让情绪得到抚慰,休憩片刻,辞旧迎新再出发。也许,我们会感叹时光在行走,而苍茫的寒冬平添几分萧瑟,但是传统中国年,总能给我们最温暖人心触动。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中国年,无不让人着迷、期待。(吴敏)

【网络祝年】体味“21张请假条”背后的温情

即时 | 2019-01-23 08:53

“壮壮,妈妈要去上班了,不能去接你放学、送你学吉他了。这次情况特殊,上班开会学习一共需要五天时间,特此留下请假条,请你批准。等妈妈回来一定带你去游乐园玩,绝不食言。”在不能陪伴儿子的日子里,薛峰都会用一张请假条来表达对儿子的思念和歉意。从壮壮识字以来,他的“百宝箱”中已经装了21张请假条。(1月21日 齐鲁网)

春运不仅有抢票的焦灼、旅途的劳顿,更有返乡的雀跃、团圆的深情。无论身在何方,无论多么忙碌,那份有关幸福团圆的温情暖意,都在中国社会真实涌动着。然而,尽管家里的饭菜香,亲人的笑声甜,但那群坚守岗位“不回家的人”更明白:有些责任,是必须要承担的。

21张请假条,是21份无奈,是21份愧疚,同样也是21次付出和坚守。正如壮壮所说,今年春运,他知道自己还会收到妈妈的假条。让人心酸、心疼的同时,还有感谢和感动。小小的请假条,不光见证着一家三口的聚散离合,也折射着无数中国铁路人背后的故事。关于春节坚守,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父子、母子、夫妻,他们一边在内心深处呼唤能“常回家看看”,一边用实际行动演绎出铁路职工“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怀。站台三分钟、夫妻列车长、“288张车票”……这样的故事不乏“残忍”,却又充满温情。

任何一个时代,都不缺少奉献精神。媒体镜头下出现越来越多这样的暖心故事,既是对广大铁路职工的奉献精神是一种肯定和鼓舞,也是另一种方式的感恩与致敬。春节,他们给了我们最好的服务和团聚,又把坚守和离别留给了自己。服务在传递,又在朋友圈中继续感动你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们如一颗小星星,却发散着夺目的光芒。春节,因他们的坚守而更温暖。在他们的思念和乡愁里、付出与奉献中,我们亦拥有了一个“更有温度”的城与家。

坚守,成就万家团圆。一个个暖心故事,流动着的是爱的暖流和正能量的聚集。街头、工厂、医院、工地、甚至渺无人烟的边防哨所,有着一群和铁路同样的人,在春运的大潮中逆流而行,始终坚守着岗位。为他们喝彩,向他们致敬。

1  2  3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