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今日国内热词>>第一口奶

中新网9月18日电 据当地媒体报道,近日,媒体曝光天津“第一口奶”问题后,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连夜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查处和整改的具体措施。

会议决定,一是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媒体反映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调查,迅速查清具体情况,确定问题的性质。一经查实,对管理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绝不姑息,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二是全市卫生系统要引以为戒,举一反三,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把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放在第一位,对医风医德进行一次彻底的整顿。

会议强调,对媒体反映的问题,绝不护短,绝不姑息,一查到底,给人民群众一个交代。

16日,央视曝光天津有妇产科护士接受企业贿赂,给新生儿喂“多美滋”奶粉,试图通过“第一口奶”使婴儿对特定品牌奶粉产生依赖、上瘾等,引发社会关注。针对婴儿喂养问题,专家表示,“第一口奶”不会使婴儿上瘾,但最好母乳喂养。针对该事件,卫生计生委、天津市卫生局表示,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推销宣传母乳替代品,对有关医务人员违规行为从严查处。

卫生计生委、天津市卫生局将严查奶粉商业贿赂

“变味的第一口奶”事件曝光后,天津市卫生局召开专门会议,建立由纪检部门牵头的专门调查组,对相关情况逐一调查、核实、取证。同时部署在全系统开展深入排查和自查自纠。

卫生计生委17日发出通知,要求严格执行《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等规定,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推销宣传母乳替代品,对违反规定的机构和人员将依据有关规定从严查处。

通知要求,严禁医疗机构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者、销售者的馈赠和赞助,不得收取回扣、获取利益。严禁母乳代用品生产者、销售者在医疗机构做各种形式的推销、宣传,不得张贴广告或发放有关资料,不得展示、推销母乳代用品。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向孕妇和婴幼儿家庭推销宣传母乳代用品,不得将母乳代用品提供给孕妇及其家属。

通知指出,对医疗机构及其人员违反有关规定的,依据《医疗机构人员违纪违规问题调查处理暂行办法》和《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等有关规定,从严查处。情节严重的,降低医疗机构评审等次,追究相关责任。对于涉及商业贿赂的医疗机构及其人员,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一口奶”不会导致奶粉成瘾,但吃母乳有利于婴儿肠道建立益生菌群

如果宝宝第一口吃奶粉,会导致奶粉成瘾和依赖吗?

长期研究成瘾问题的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二科副主任牛雅娟指出,对于婴儿来说,第一口奶选择配方奶粉,会比母乳更有味道,婴儿可能会更喜欢吸食奶粉。但这种味觉上的喜好与成瘾性是不同概念,也与人们常说的烟草、酒精、毒品等成瘾形成机制不同。因为奶粉不含精神活性物质,也不会产生依赖潜质,自然谈不上“成瘾”。

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告诉记者,在临床上,成瘾或依赖有着明确的定义,如酒精成瘾、药物成瘾(依赖)等。很显然,不论儿童还是成人,奶粉都不会引起类似的成瘾或依赖。“最初少量喂宝宝几次奶粉之后,有可能会影响宝宝吸吮母乳。这主要是因为他喜欢上了奶粉的味道,或者觉得吸母乳不如吃奶瓶(配方奶)省力等。但没有证据说,宝宝已经对配方奶上瘾或依赖。”

王兴国表示,虽然不如母乳好,但第一口奶粉(最初几天少量配方奶)也并不可怕,不会导致奶粉成瘾或依赖,也不会损害宝宝发育,绝大多数宝宝仍可以转为母乳喂养。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王丹华介绍说,对于新生儿来说,肠道内是无菌环境。吃第一口奶是母乳的话,容易建立益生菌群,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促进消化吸收的菌群。而如果吃奶粉的话,就不如母乳形成的菌群好。因此吃母乳的孩子比吃奶粉的孩子免疫力要强。但奶粉并不会破坏婴儿的免疫功能,只是不含有母乳中的某些成分。


我国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仅27.8%,专家呼吁母乳喂养

作为儿科医生,王丹华推荐母乳喂养。“对于新生儿,最好是母乳喂养。如果母乳不能满足婴儿的需求的话,可以实行混合喂养,满足成长所需;实在没有母乳的话,只能选择奶粉喂养。因为配方奶粉无论如何改进,都不等同于母乳。”

王兴国介绍,宝宝初生的头几天,产妇尤其是剖宫产的产妇往往没有乳汁或乳汁极少。对于大多数健康的宝宝,不用喂任何食物或仅喂水就可以熬过艰难的几天。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早产儿、妈妈患妊娠糖尿病等,医护人员喂宝宝几次葡萄糖水、少量配方奶等是合情合理的,也符合惯例。正常情况下,此时院方提供的配方奶不应显示品牌信息,或者让产妇自行准备奶粉。

据了解,目前我国母乳喂养率总体水平较低。卫生计生委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0—6月龄儿童纯母乳喂养率为27.8%,其中城市15.8%,农村30.3%,远低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确定的50%喂养率目标。

“希望母乳喂养能成为时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副主任于松介绍,母乳营养丰富,完全符合孩子各阶段的生长发育需求,母乳中含有许多免疫物质和抗病原菌感染的成分,可增强孩子的免疫功能。奶粉不论质量多高,都是来自异种的乳汁,异种蛋白可能会带来过敏、营养不足等问题。而母乳中的蛋白质对孩子来说是同种蛋白,致敏性很低。对于母亲来说,母乳喂养能加强子宫收缩,有助于卵巢恢复。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钟凯认为,重新树立“母乳喂养好”的科学育儿方式,不是要盲目地打击和排斥婴幼儿奶粉,而是应该遵医嘱使用。“希望企业更守规矩,医生更有职业担当,年轻的爸爸妈妈更理性,让中国的宝宝健康幸福地成长。”

(刘阁尔参与采写)

世卫组织建议母乳喂养(链接)

1.建议最初6个月内进行纯母乳喂养。出生后头一小时里开始母乳喂养。

2.母乳可提供婴儿发育所需的所有营养,并包含可帮助婴儿抵抗婴幼儿常见病的抗体。

3.母乳喂养可降低母亲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有助于恢复到孕前体重。

4.母乳喂养(的儿童)有益于终身保持良好健康。

5.配方粉不含母乳中的抗体。

6.受到艾滋病毒感染的母亲进行哺乳时,应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

7.应管制母乳代用品销售。如,不得促销母乳代用品;不免费提供代用品样品。

8.母乳喂养需要学习,卫生机构可向新产妇提供咨询。

9.母亲需要在工作地点或者近处有安全、清洁、私密的地方哺乳。

10.添加固体食物时,不应减少母乳喂养。

本报记者 陈亚楠整理

(来源:世卫组织官方网站,有删减)

央视曝光的一份CMDA妇幼项目计划的支出名单。央视视频截图

  央视曝光的一份CMDA妇幼项目计划的支出名单。央视视频截图

天津北辰区中医院,“准妈妈俱乐部”贴着多美滋冠名开办的牌子。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天津北辰区中医院,“准妈妈俱乐部”贴着多美滋冠名开办的牌子。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昨天,央视曝光天津多家医院新生婴儿的“第一口奶”被奶企垄断。奶企以向医院人员贿赂的方式,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医院给初生婴儿喂自家品牌的奶粉,让孩子产生对某个奶粉的依赖,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据央视曝光的一份CMDA妇幼项目计划的支出名单显示,天津多家医院的医护人员过去一年每个月都会从多美滋那里领取到300到10000元不等的金额回报,每个月总额都在30万左右。天津市卫生局昨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表情况说明称,已对相关情况逐一进行调查、核实、取证。

探访

当事护士长 承认收多美滋7200元

央视报道称,今年2月20日至3月20日的项目活动后,天津北辰区中医院医护人员李瑞霞收到该项目支出的7200元,据称其为奶粉企业因推销奶粉向医护人员给予的提成款。

昨日下午4时许,新京报记者在北辰区中医院住院部5楼产科见到了正在工作的李瑞霞,她为该医院产科护士长。李瑞霞称,7200元确为奶粉企业多美滋所给,“每月都有,是给全科室一些医护人员的讲课费和劳务费等”,她称,多美滋在医院冠名开办了一个“准妈妈俱乐部”,由住院孕产妇参加,一些医护人员定期给她们讲课。

“但这些钱也不全都是讲课费,也包括一些给医护人员的提成”,李瑞霞称,提成是因为给新生儿使用了多美滋奶粉,并且只使用该品牌奶粉,“科室和多美滋有合作,签了协议,他们免费提供奶粉。”


医院超市 院方规定只能卖多美滋

“我们没有强行推荐。如果家属自带或要求喂养其他品牌的奶粉,我们会尊重家属意见,如果家属没有要求,就默认使用多美滋”,她解释,因产妇产子后的前两天母乳较少,为保证新生儿吃饱,必须搭配喂养奶粉,这也是普遍现象。

李瑞霞称,医院也不存在医护人员靠推销售卖奶粉赚取企业提成的行为,“一般来说,新生儿住院期间,一罐多美滋(380克装)都喝不完,而且这种包装的奶粉不在市场上销售。”

记者发现,在北辰区中医院住院部一楼的超市,只卖多美滋一个品牌的奶粉。

昨日下午,记者以奶粉企业推销人员的身份,询问店主是否可采购其他品牌奶粉在超市销售。“不行,只能卖多美滋”,店主说,“想卖别的牌子你得去问问5楼(产科)的人,他们同意才行。”

“我们卖多美滋没有提成拿,是因为医院规定只能卖这个,要拿(提成)也是他们拿”,店主说。

新生儿家属 不知医院所喂奶粉品牌

昨日17时许,天津市中心妇产医院产科病房的护士们开始推着手推车,将车上数十只装在白色小瓶中,已经冲兑好的奶粉分发至各个病房。

“四个小时发一次。”一位家属介绍,在产妇能为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前,孩子喝的都是医院分发的牛奶,每瓶“大约30毫升”。

据了解,顺产情况下,产妇住院时间为四至五天,新生儿能喝多少奶粉取决于产妇奶水的情况。“可能有人刚生完就有奶了。”

另一位家属介绍,如果产妇奶水不够,便需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加奶粉的混合喂养。

多位产妇家属表示,并不知道医院给孩子喂的是何种品牌的奶粉。

一位自称月嫂的女士透露,该院每层产科病房所使用的奶粉品牌均不相同,而产妇出院前,医院会向其推荐使用某个品牌的奶粉,“包括多美滋、美赞臣等品牌。”她说。

律师 已构成商业贿赂罪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易胜华律师表示,天津涉事医院的部分医护人员以及奶粉企业的行为已经构成商业贿赂犯罪。

易胜华说,2008年颁布的《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明确医疗机构中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财物、回扣,将以《刑法》中“受贿罪”定罪。

回应

多美滋 非常震惊展开调查

据昨日央视报道,奶粉企业多美滋以多种形式给医院、医生和护士打钱,在这样的金钱交易下,医院的白衣天使,强行给新生的婴儿喂食多美滋奶粉,使婴儿习惯多美滋奶粉的味道,产生依赖,进而排斥母乳。

对此,昨天下午,多美滋公司发布声明称,对于中央电视台关于多美滋在天津一些医院推广奶粉的报道,多美滋中国表示非常震惊和重视,将立即就此事件展开调查。

声明表示,多美滋公司严格遵循中国的法律法规,包括《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并为此设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如有违反,多美滋公司将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央视昨日报道,据央视记者调查,多美滋在天津一个地区,花费在医院上的维护费每年就超过三百万。

涉事医院 若报道属实将严肃处理

昨晚,天津市中心妇产医院办公室刘女士介绍,由于该院是天津市最大的三甲妇产医院,入院的很多产妇都处于病理状态,所以生产后“可能会需要奶粉搭配”。

对于媒体曝光该院妇产医生借奶粉牟利一事,她表示医院领导已在第一时间召集相关科室召开紧急会议,并开展调查,“我们也在问一些人。”她说。

刘女士表示,该院将第一时间对外公布调查结果,“确如媒体报道,我们将进行严肃处理。”但涉事戴医生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访。

本版采写(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石明磊 林野 黄颖 李静

新华网天津9月17日电(记者 张建新)针对媒体曝光的“变味的第一口奶”事件,天津市卫生局明确回应:对于医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财物,将会按照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同时要求今后各医院要提供三种品牌以上的奶粉供家属知情选择。

母乳的营养和珍贵众所周知,但一些医院的大夫护士却将初生婴儿的“第一口奶”留给行贿的奶粉品牌,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9月16日,媒体曝光了天津多家妇产医院医护人员收受乳企贿赂,揭开了“第一口奶”背后暗藏的金钱交易。

调查显示,天津某些医院的妇产科给初生宝宝喝的奶粉都是医院准备的,产妇和家属既不知道是什么品牌,也没有选择的余地,自备奶粉也会被拒绝。医院内奶粉厂商竞争激烈,不同楼层、科室甚至都会被多家奶粉企业瓜分。

卫生部2011年推出《母乳代用品管理办法》,办法明确规定,在婴儿出生0到6个月里,任何奶粉品牌都不得做销售宣传,只有在产妇有严重疾病等特殊情况下,才建议使用奶粉代替母乳。

天津市卫生局在媒体曝光“变味的第一口奶”事件当天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有关情况,并决定建立由纪检部门牵头的专门调查组,对相关情况逐一进行调查、核实、取证。同时,进一步规范促进母乳喂养的措施。并举一反三,制订进一步加强产科、儿科管理和监督的具体规范。

天津市卫生局副局长王栩冬表示,关于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问题,国家和天津市都有非常明确的制度要求和规定,卫生局也有具体的规范性要求。对于医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财物,市卫生局的态度是明确和鲜明的,将会按照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天津市卫生局对促进母乳喂养的措施进行了进一步规范,一是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者、销售者为推销产品而给予的馈赠和赞助,严禁参与各种形式的母乳代用品推销和宣传。二是如新生儿需要配方奶喂养,医院要严格掌握指征,要有医生医嘱,并在病程记录中写明医学指征。所需奶粉应参照药品采购流程,由医院集中采购。三是加强产科儿科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母乳喂养相关规定,确保爱婴医院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王栩冬表示,鉴于商业贿赂的隐匿性,市卫生局将进一步加大患者监督、媒体监督、社会监督的力度。

17日,天津市卫生局召开了全市卫生系统领导干部专项会议,部署在全系统开展深入排查和自查自纠。

多美滋被曝贿赂医护人员 数百万婴儿第一口奶被“包办”

9月16日 ,央视曝光部分奶粉品牌无视国家禁令,为了抢占市场不惜拿出巨资贿赂医生和护士,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医院给初生婴儿喂自家品牌的奶粉,让孩子产生对某个奶粉的依赖,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尚未走出新西兰乳清粉乌龙阴影的多美滋再度成为新闻焦点,陷入“贿赂门”。

重金“买断”第一口奶

据央视报道,国家明令禁止在医院向产妇推销、宣传奶粉产品。但千百万婴幼儿至关重要的第一口奶,在金钱交易下,被奶粉企业和医院无耻地绑架了。

医院的护士告诉记者,里面的孩子都由医院统一安排,喂统一的奶粉。对于医院在奶粉喂养方面的“包办”服务,产妇和家属不但毫不知情,而且丝毫没有选择余地。在多美滋奶粉公司工作过的一位销售主管提供了一份多美滋公司给天津各家医院医生打款的“明细单”。记者做了一个粗略统计,多美滋奶粉给每个护士、医生的款项在几百元到10000元不等,而每个月的汇款总额大概都在30万元左右。护士推荐后,奶粉成功卖出,厂商会给护士每罐奶粉50元的回扣。

曾经担任某品牌天津区销售总监的业内人士坦言,“现在厂家已经这样了,宝宝一出生,不管你同不同意,不管你妈妈有没有奶,就直接给孩子顶上奶粉了,让宝宝养成吃这个品牌奶粉的习惯。”

此外,“每个孕妇在医院检查的时候,在登记完自己的基本资料之后,这个登记资料的负责人,也就是护士或者护士长之类的,会把这些名单给我们的代表,我们的代表会给他一定的名单费。”

医院推销奶粉现象普遍

据了解,早在1995年,国家6部委就联合出台了《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明确禁止商家向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孕妇、婴儿家庭赠送母乳代用品的产品、样品,禁止减价销售。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抵制母乳代用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在本部门、本单位所做的各种形式的推销宣传。不得在机构内张贴母乳代用品产品的广告或发放有关资料。

但记者调查却发现,近些年奶粉品牌与医院“深入合作”几乎发展成行业惯例,孕妇从到医院登记做产检开始,就已经落入了医院与品牌共同编织的营销大网里。

李女士回忆起自己怀孕到生产的过程,起码参加过5、6场孕妇知识讲座。这一类的讲座基本就是推销大会,内容和模式都差不多,就是先讲讲胎儿和婴儿的成长需要什么什么营养,然后就引到他们的奶粉含有什么什么营养能够满足需要,会后还会送一点奶粉做纪念品。”据李女士介绍,她曾参加过雅培、惠氏、多美滋等品牌办的知识讲座,还曾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获赠过品牌婴儿奶粉。

家住广州天河区的赵女士也有相同的经历,她告诉记者:“我问过医院的人为什么通知我们来听奶粉宣传,结果院方否认是他们通知的。我又问这样的活动为什么是在医院里面做,得到的答复说是医院出于公益科普的目的与企业合作对孕、产妇宣讲知识。我再问到底是谁打的电话,对方说可能是活动方人员。那谁把我的联系方式给他们的?对方就走开不理我了。”

市民程先生的儿子在中山医二院出生,曾获赠过一大一小两罐进口品牌奶粉。不过程先生对此表示了欢迎:“我觉得挺好的事啊,白送我,不然我还得自己花钱去买。我看现在多数小孩吃母乳都是不够吃的,需要补充奶粉。”

根源在监管主体缺位

“品牌奶粉企业每年拿出大量的公关费用讨好医院领导、医生、护士,比如请他们出国旅游,给他们送礼等等,”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包办’婴儿们的第一口奶。”

央视报道指出,这样的做法对于新生儿来说却影响极大,很可能让孩子拒绝母乳,依赖奶粉,从而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发育。因为7天之内的母乳,能够帮助婴儿身体建立起天然的抗菌屏障,如果在期间使用奶粉,就会错过母乳最营养的时机,一旦错过,就没法补救。更糟糕的是,孩子还可能会因此而养成习惯,从此抗拒远比奶粉更有营养的母乳。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说给婴儿喂奶粉会导致依赖并不太靠谱,但也有一定科学根据,应该说个别婴儿可能会拒绝,反感母乳,并非全部。

王丁棉说,一般医院都是在婴儿出生后的第2、3天才让喂母乳,实际上产妇在产后半小时就已经可以开乳了,只是一开始奶量不多。“对于医院而言,初生儿都要接受看护,统一喂奶粉当然省事多了,如果让产妇直接哺乳会增加许多管理和看护的麻烦。但母乳无疑是又安全、又廉价、又营养的婴儿食品。所以,医院有责任提高服务质量,保障产妇和婴儿自然哺乳的权益。”

“目前泛滥的奶粉入院推销不仅在大城市、大医院,都已经发展到县一级的医院去了,影响非常大,”王丁棉指出,“我国每年有1500万-1800万新生儿,除去不进医院生产的几百万农村婴儿以外,会进入医院接触到‘包办’推销的婴儿粗略估计约占城镇新生儿的70%-80%,约达800万之多。”

王丁棉认为,我国母乳喂养比例低下跟第一口奶的自愿选择权被剥夺有重要关系。“香港的母乳喂养率高达90%,美国高达95%。一方面美国鼓励自然生产,不鼓励剖腹产,因为剖腹产产妇用药会影响哺乳;另一方面美国禁止向1岁以前的婴儿推荐奶粉,违者重罚。”

据介绍,导致这种不正常竞争现象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虽有法令禁止,却缺乏监管主体。这事到底该归卫生局还是工商局管?不明确,王丁棉称。

南方日报 记者 周照

昨天,央视报道了《变味的“第一口奶”》立刻在业界引发强烈震动。

南京医院是否存在推荐奶粉的情况?宝宝们真的会对“第一口奶”产生依赖吗?昨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调查:

下奶困难 妈妈要求先上奶粉

随后,记者咨询了身边几位刚刚生过小孩的朋友。A小姐是今年8月19日刚刚生下一个重达7.8斤的男婴,全家人都十分高兴。但A小姐生完小孩后,初乳不大容易挤出来。第一天,A小姐抱着孩子,让他拼命地吮吸,可惜,直到乳头都有一种被撕裂般的疼痛,孩子还是没有吃到奶。

A小姐告诉记者,宝宝已经吮吸得一头汗了,情绪也有些不耐烦,也不愿意再吮吸。于是,大家都担心他被饿到,因此就拿出准备好的奶粉,给宝宝喂下了。但到了第二天、第三天,A小姐还是不放弃,她仍旧每天让孩子吮吸乳头,奶量越来越多,孩子也开始正常喝奶了。

市民B小姐也是因为孩子新生儿黄疸,不得不住新生儿病区几天,在这段时间里,不得不让孩子吃奶粉。

可是,令全家人没想到的是,孩子自打吃上奶粉以后,就再也不愿意吃母乳了。结果,渐渐地母乳少了,孩子开始专心吃奶粉了。

疑惑:

孩子真的会依赖第一口奶?

看到这里,不少准妈妈和新晋妈妈心里开始敲鼓了,难道真的有第一口奶之说?昨天,记者咨询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屈利洁护士长。她告诉记者,其实,别看这些刚生下来的小家伙,他们可聪明了。如果让他们第一口吃的是母乳,和第一口吃的奶粉,肯定是不一样的。

孩子刚出生后第一口接触的是母乳还是奶粉,会在大脑中留下一个印记,如果下次,吃的食物是另外一种味道,小朋友们肯定会发现其中的不同。有的孩子就会不介意,而有的孩子就不愿意。

朱女士的女儿两岁多,她回忆说,女儿对奶粉的口味非常介意,一旦换牌子,就会“罢食”,有时候即便不“罢食”,其身体也会产生反应,“经常是拉肚子”,因此从这个角度说,朱女士也认为,第一口奶对孩子是有影响的。

不过,刘女士并不这么认为,她的儿子小时候经常换奶粉,但不管换得多频繁,儿子都是无所谓的态度,照吃照喝,“完全不受影响”。

专家:

奶粉会干扰母乳喂养影响发育

屈利洁护士长介绍说,纯粹拿母乳和奶粉比较,对刚出生的孩子来说,他们恐怕更愿意选择奶粉。

母乳,尤其是初乳很难吮吸,需要孩子拿出很大的力气,有时候往往吮吸了一头汗,也吃不到。孩子很累很辛苦,但效果不佳,这会让孩子感觉到困难。

相比之下,吃奶粉就容易多了,奶瓶的橡胶乳头,比较长,而且中间的孔洞比较大,相对而言,吮吸起来很容易,量也比较大,孩子吃起来很“爽”。因此,他们可能更愿意选择奶粉。

但从营养价值上来看,一旦吃了奶粉以后,肯定会干扰母乳喂养。而相对母乳而言,即使奶粉中号称添加了多少种营养成分,也不如母乳好。而且现在从医院门诊中看出,不少孩子因为便秘、拉肚、过敏、肥胖等问题,不少都是由于母乳喂养少,依靠奶粉的异体蛋白导致的。

医院:

一旦发现护士推荐奶粉 开除!

面对产科护士向产妇们推荐奶粉的行为,已经影响到孩子身体健康的问题了。

屈利洁护士长告诉记者,由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是爱婴医院,医院已经严令禁止不允许护士向产妇推荐奶粉。只要妈妈有母乳,一定是以母乳为优先考虑。如果孩子生下来评分较高的话,一定是母婴同室,让孩子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吮吸母乳。而如果生下来之后评分不高,宝宝和妈妈分开病房,那么即使母婴不同室,只要妈妈的初乳有5-8毫升,医护人员还是会让妈妈挤出来,然后送到宝宝的病房去给他/她吃。

即使宝宝吃不到,那么妈妈也要每天练习挤乳汁,一旦孩子出了病房,立刻就有母乳吃。

如果妈妈在24小时之内没有奶,一般是不允许添加奶粉的。但如果超过24小时以后还是没有奶,那么可以适当吃一些奶粉。可从医院免费获取一些进口液态奶,或者家长自行配备,医院绝不推荐。屈利洁护士长表示,如果医院获悉有护士私自向新晋产妇或家属推荐奶粉的话,一旦查实,立即开除。(通讯员 孔晓明 记者 苏丽萍)

“一家医院需要的入场费高达好几百万,洋奶粉企业如此大手笔的营销费用,也间接抬高了其成本,这也是洋奶粉价格高企的一大原因。”

9月16日,央视报道称,新生儿在医院喝“第一口奶”,背后暗藏金钱交易,而美赞臣、多美滋等企业被曝出贿赂医生和护士。为规范市场,国家在2011年正式出台了《母乳代替品销售管理办法》,其中,明令禁止在医院向产妇推销、宣传奶粉产品。

重金“砸”进医院

央视记者近日在天津一家医院妇产科调查发现,婴儿室里宝宝喝的,都是由医院统一安排的奶粉。记者发现,在该医院,吃母乳还是奶粉,选哪个牌子的奶粉,家长都做不了主。

医院为何能如此“大包大揽”?央视记者调查发现,企业拿钱打通了渠道。“每年跟医院都有合作,金额在几十万元,医院每个楼层都被奶粉企业瓜分,如果给钱不到位,下个月就换成别的品牌了。”

记者注意到,央视还曝光了多美滋公司给天津各家医院医生打款的“明细单”,其中记录着今年1月到7月打款的详细情况,包括医院的名字、被打款医生的姓名等细节。据报道,多美滋奶粉给每个护士或医生的款项在几百元到1万元不等,而每个月的汇款总额都在30万元左右。此外,给医院赞助“学术活动”,也是常用手法。所谓“学术活动”,比如奶粉企业安排的国内外交流活动,以“专家和医生学术演讲”为由贿赂医生、护士以及医院相关方。事实上,本报此前曾报道雅培奶粉贴“专供医院”的标签来逃避责任。雅培方面的解释是,“非卖品”类的奶粉是公司免费送给医院的妈妈使用的。外界认为,其以此举来争抢婴儿“第一口奶”。

营销费用推高价格

相关人士表示,当前,很多一二线城市的医院都被外资品牌奶粉所垄断,医院新生儿第一口奶多为外资品牌所把控,国产品牌无法挤入。

据相关媒体报道,一罐洋奶粉以报关价50元左右进入中国,终端价却高达三四百元,关键在于高额的渠道费用和营销费用。比如贝因美2012年年报显示,其营收为53.5亿元,其中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达到21.87亿元和4.8亿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乳制品行业人士向本报透露,大品牌洋奶粉通过医院渠道进行推广,即“医务渠道”花费不少,这块占了营销成本很大一部分,有些甚至要占到总收入的20%左右。据了解,“医务渠道”需要耗费不少人力资源和资金,其中大部分是外企,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即“买名单”,通过医生或者护士长花钱买孕妇在医院建档的资料、名单、联系方式,通过客服赠送试用装、发送促销信息;第二种被称为“轮奶”,医院会免费提供奶粉,一旦婴儿习惯了,换奶就难了,而部分医院提供的奶粉是需要通过招标确定的。

此外,一些企业和医院合作,在婴儿出院时采取免费赠送奶粉赠品,或者优惠券等方式,一些管理不严格的医院,医生或者护士会直接推荐奶粉,以此获取回扣。据了解,每个推销成功的客户,企业会返给推荐者一定“推荐费”。上述人士称,一家医院需要的入场费高达好几百万,洋奶粉企业如此大手笔的营销费用,也间接抬高了其成本,这也是洋奶粉价格高企的一大原因。

“医务渠道”费用之高也让国产乳企望而却步。有报道称,广州某大型医院近期的一次招标中,仅有四家企业能够进入,最终进入门槛高达300万元/年,此外还给医院免费提供奶粉,给医务人员发放福利费(邀请医务人员出国旅行等)。销售额没有四五十亿的企业绝对承受不了这么高的营销费用。

据悉,目前,排名前十的洋奶粉企业,在“医务渠道”的销售额已经占到1/3左右。而国产奶粉则因为无法高薪聘用“熟知医务渠道”的销售人员,无法支付高额的入场费用和无法获取医院信任,不得不放弃这块“肥肉”。

表示震惊 称将展开调查 2013年09月17日

京华时报漫画谢瑶

刚刚从恒天然事件中松一口气的多美滋又陷入“回扣门”,昨天,央视报道称,为抢占市场,包括多美滋在内的不少奶粉企业贿赂医生和护士,让医院给初生婴儿喂自家品牌的奶粉,让孩子产生对某种奶粉的依赖,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

>>媒体曝光

巨资贿赂医护人员

央视报道称,多美滋“贿赂”医生护士的方式有多种:奶粉厂家每个月会向一些妇产科医生及向产妇成功推荐奶粉的护士打款;邀请专家讲课,医生、护士听课,厂家以“赞助费”、“车马费”形式给医生护士送钱;给新开医院提供装修等。报道还公布了多美滋给医护人员的打款明细。

报道称,天津的一家医院妇产科,奶粉是医院准备的,产妇家属并不知道是什么品牌。记者提出想自备奶粉时,护士明确表示:“我们这儿一般不让。”

为规范市场,我国在2011年就出台了《母乳代替品销售管理办法》,明令禁止在医院向产妇推销、宣传奶粉产品。但报道引用业内人士的话表示,现在厂家都一样,“宝宝一出生,不管你同不同意,不管妈妈有没有奶,就直接给孩子顶上奶粉了”,以让宝宝养成吃这个品牌的习惯。报道称,一家奶粉企业用于医院的费用每年达到330万元,而且还不够用。

>>公司回应

非常震惊立即调查

据悉,昨天央视报道上述消息后,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召开了紧急会议。

下午5点左右,多美滋发声明表示:“对中央电视台关于多美滋在天津一些医院推广奶粉的报道,多美滋中国表示非常震惊和重视。我们将立即就此事件展开调查。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严格遵循中国的法律法规,包括《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并为此设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如有违法,我们将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专家说法

企业涉嫌不正当竞争医院涉嫌滥用优势地位

“奶粉行业普遍存在通过医护人员的不当手段占领市场的现象,这也是潜规则”,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表示,有相当一批企业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快速增长,有大品牌,也有小品牌。

“但无论如何,这种营销方式都是绝对不允许的”,李志起认为,多美滋这几年在中国实现高速发展,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这种不正当竞争获得,它利用资金和品牌优势,在医院完成布局,客观上也造成国产奶粉很难参与竞争。

“当然,除了奶粉企业外,医院也涉嫌垄断,跨界经营”,李志起表示,卖奶粉不是医院的本职,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但医护人员涉嫌滥用其独特的优势地位,推荐第一口奶,这就有可能转移母亲的注意力,有明显的误导性。这是应被谴责的行为。

京华时报记者胡笑红

谁操控了孩子的“第一口奶”?

每年,我国新生婴儿超过2000万,其中七成左右的孩子是通过奶粉喂养长大的,巨大的需求让中国的婴幼儿奶粉市场发展迅速。为规范市场,确保孩子健康成长,国家在2011正式出台了《母乳代替品销售管理办法》,其中,明令禁止在医院向产妇推销、宣传奶粉产品。

但是在商业利益驱使下,这个政策却是形同虚设,为了抢占市场,不少奶粉企业不惜拿出巨资,贿赂医生和护士,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医院给初生婴儿喂自家品牌的奶粉,让孩子产生对某个奶粉的依赖,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对千百万婴幼儿至关重要的第一口奶,就在这样的金钱交易下,被奶粉企业和医院无耻的绑架了。

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记者来到天津这家医院的妇产科。镜头里的这个宝宝出生不久,刚刚喝完护士送来的奶粉。

一位产妇家属这样告诉记者,奶粉是医院给准备的,他们并不知道是什么品牌。

记者走访了多间病房,当询问起产妇和家属,新生儿喝的究竟是什么奶粉的时候,他们却都表示并不清楚。

“第一口奶?不知道,没问过,应该是医院统一的吧。反正没问过我。”

“哪里问过这个,就直接给你送来了。”

在这家医院采访时,记者发现,刚出生的婴儿只有少数时间会和妈妈在一起,大多数时间都在这间婴儿室里,而这些婴儿室的宝宝喝的,也是由医院统一安排的奶粉。

医院的护士告诉记者,里面的孩子都由医院统一安排,喂统一的奶粉。

对于医院在奶粉喂养方面的“包办”服务,产妇和家属不但毫不知情,而且丝毫没有选择余地。

当记者提出想自备奶粉时,护士明确的告诉记者不可以:“我们这儿一般不让”。

而关于医院使用奶粉的品牌,这位护士这么解释:“所以得看你们孩子是在哪儿,是儿科还是我们这儿,到时候根据孩子的情况而排,根据楼层,给孩子喂不同的奶粉。”


“第一口奶”背后的打款明细

孩子的“第一口奶”如此重要,但是在天津这家医院里,吃母乳还是奶粉,选哪个牌子的奶粉家长完全做不了主;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医院为什么要这么“大包大揽”?几经周折,记者联系到之前在多美滋奶粉公司工作过的一位销售主管。多次交流之后,她说出了这样一个骇人听闻的内幕。

“给钱。每年跟医院都有合作,我们给她们送钱,每年几十万的钱。可以说达成了默契,现在天津市场竞争很激烈,各个楼层都被奶粉企业瓜分,那你如果给的钱不合适,很可能下个月就换成别的了。”

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之下,这位曾经的销售高管告诉记者给我们发来了一份打款明细。里面是多美滋公司给天津各家医院医生打款的“明细单”,其中记录着今年一到七月份这家公司打款的详细情况,仔细看一下,里面不仅仅有医院的名字,还有被打款医生的姓名,以及银行卡号、打款金额。

记者做了一个粗略统计,多美滋奶粉给每个护士、医生的款项在几百元到10000元不等,而每个月的汇款总额大概都在30万左右。

赞助费决定“第一口奶”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妄下结论,这些医护人员真的和奶粉厂家有金钱往来,出卖新生儿的“第一口奶”。那么,对于这件事,这些出现在奶粉厂家打款明细上的医生护士,又会怎么说?记者决定约出其中一位医护人员。

在这份打款明细中,多美滋公司每个月都会向这位戴医生的银行卡里打钱。记者以奶粉厂家的名义,约出了这位戴医生。一番交流之后,她说出了和医院“接触”的方式。

“接触完之后就是给医院赞助一些学术活动。你做一些学术活动的赞助,一两万块钱的赞助费呀。”

戴医生所说的“学术活动”,指的就是奶粉厂家安排的国内外的交流活动,一般会请医院的专家医生讲课,各医院的医生、护士听课。而这样的“学术活动”实际上只是一个幌子,它的目的只是一个,就是给医生、护士送钱。

“医生这块,那也就是讲课费,听课的人给车马费和礼品。”

戴医生告诉记者,即便如此,也只能和院方建立不错的关系,如果想成为院方的指定奶粉,还要有更大的花销。“那阵子假如说像我们新开院嘛,新开医院的时候,当时可能各个厂家就会送东西,有的给装修啊,给什么的。”


记者调查:护士推荐奶粉也赚钱

新生儿的第一口奶,竟然被医院利用,换取“赞助费”、“车马费”。这样的做法实在令人愤怒。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不仅仅是医院里有一定职位的医生,在出卖新生儿的“第一口奶”,一些普通的护士也在和奶粉企业合作赚钱。

在打款明细中,记者发现,多美滋公司给很多医务人员的打款金额都是500元,300元。这样的金额显然不符合戴医生所说的“赞助费”,那么这些款项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了了解更多情况,记者约到了一位护士。在打款明细中,多美滋公司七月份给她打款300元。

“我跟你直说,咱说实在的,都是从那个经济来的,经济这个挂钩,一般都这样,他们也是这样来的,先从院长。”

当记者以奶粉厂家的名义向这位护士寻求帮助时,这位护士明确告诉记者,医院给孩子吃什么样的奶粉,作为普通护士,她们做不了主,但是也是有方式和奶粉厂家合作的。

“就是你推荐哪个牌子,然后吃我们奶粉了,后来给你相应的提成啊。”

这位护士告诉记者,他们的医院不提供免费奶粉。很多产妇,在孩子出生之后,并没有准备奶粉,这时候大部分家属会询问护士的意见购买哪款奶粉。

“护士手里面有,但是他们工资很低,他们愿意挣外快的话,愿意发的话,都是一罐提成50元。”

当记者对护士的推荐效果提出质疑。这位护士立即表示,如果不相信可以去医院里的小卖部看一下。在这间小卖部里,记者看到店内的柜台上,放着各个品牌的奶粉。小卖店老板这样说:“你得找护士长、护士给你推,它要不给你推的话,这个,半年就卖了一桶。我跟您说吧,你推荐这个不是白推。这就是看你出多少钱,一罐奶粉,护士拿50元。”

按照这位小卖店老板的说法,护士推荐后,奶粉成功卖出,厂商会给护士每罐奶粉50元的回扣,不仅如此,奶粉厂家也给他开出了优厚条件。

“这些都是免费放这里的,这个给我的价格是五折,每个月给我1000块钱。”

早在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了《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明确医疗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财物、回扣,将以《刑法》中“受贿罪”定罪。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这些人们眼中的白衣天使,却为了一己私利,置新生儿的健康安全于不顾,把国家的法律抛之脑后,出卖了作为医护人员起码的“医德”。谁来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谁来保证新生儿的安全?有关这一事件的最新情况,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奶粉厂家使手段 新生儿依赖奶粉排斥母乳

为了争夺新生儿的“第一口奶”,奶粉厂家使出浑身解数。看到这里,我们还有一个疑问,他们这样做究竟为了什么,这样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利润?几经周折,记者采访到曾经担任某品牌天津区销售总监的业内人士。

“不给他吃,我们不做第一口宣传的话,我们的奶粉卖不动的,因为公司的指标年年在涨的,公司老板对我们要求非常高的,要求份额要第一。”

尽管卫生部2011年推出《母乳代用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在婴儿出生0到6个月里,任何奶粉品牌都不得做销售宣传,只有在产妇有严重疾病等特殊情况下,才建议使用奶粉代替母乳。

“根本不是这么去做的”这位业内人士坦言,“现在厂家已经这样了,宝宝一出生,不管你同不同意,不管你妈妈有没有奶,就直接给孩子顶上奶粉了,都是这样的。他对妈妈的母乳会排斥吧,两个口感变化了。让宝宝养成吃这个品牌奶粉的习惯。”


为了让婴儿养成食用自己品牌奶粉的习惯,排斥母乳和其他品牌奶粉。控制婴幼儿的“第一口奶”还仅仅是这些厂家做的做第一步。

“吃完之后出院都会给他们带一个,就每一个人派一个,派着带走,拿回家继续吃,010707然后呢我们就会给医生一份钱。”

如果这样还不能确保婴儿对奶粉的依赖,奶粉厂家还会使用电话推销的方式。而这些奶粉厂家掌握的产妇电话等信息也全部来自医院。

“每个孕妇在医院检查的时候,在登记完自己的基本资料之后,这个登记资料的负责人,也就是护士或者护士长之类的,会把这些名单给我们的代表,我们的代表会给他一定的名单费。”

这位前任销售经理给记者展示了奶粉厂家掌握的产妇资料,其中不仅包括产妇的电话,还有孩子的出生日期。在产妇出院之后,奶粉厂家就会以产后服务的名义,给她们打电话,告诉她们住院期间,孩子曾用过自己品牌的奶粉,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孩子已经适应,大部分家长都会选择继续使用。

“我天津区的费用是330万一年,每个月都全部用光,现在目前我们的费用都有点超,这些钱都用在医院了,这还不算额外再拨款。”

新闻链接:第一口奶非母乳 对孩子影响很大

为了销售奶粉,不惜和妈妈抢夺“第一口奶”,厂家可谓用尽了各种手段。而这样的做法对于新生儿来说却影响极大,很可能让孩子拒绝母乳,依赖奶粉,从而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发育。

“除非她是有一些医学原因不能喂奶,由我们的儿科大夫决定你的不能喂奶,你的孩子需要添加一些代用品,主要吃奶粉这些的。一般没有特殊情况,不会让她去喂奶粉的。

在长期从事育婴研究的于莎莎看来,除非万不得已,否则用奶粉代替母乳作为新生儿的“第一口奶”,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7天之内的母乳,能够帮助婴儿身体建立起天然的抗菌屏障,如果在期间使用奶粉,就会错过母乳最营养的时机,一旦错过,就没法补救。

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高劲松这样告诉记者:“妈妈身上的一些带菌状态,肠道的带菌状态,和孩子是非常相似的。孩子通过母乳喂养,他也摄取到了妈妈的这些免疫球蛋白,对孩子说是一个保护作用。”

给刚出生的孩子喂养奶粉,而不是母乳,也就是剥夺了婴儿在身体里建立免疫系统的机会,这样做会直接导致孩子出现腹泻等症状,更糟糕的是,孩子还可能会因此而养成习惯,从此抗拒远比奶粉更有营养的母乳。

“有的孩子吃惯了奶粉以后,你再给他换妈妈的奶,他不太乐意。为什么呢?吸吮妈妈的乳汁的时候要用劲儿,比较费力,不像喂奶粉,咣咣就吸进去了,很省事,又好吃。”

另一方面,孩子如果不愿意吸食母乳,母亲也会因为乳头缺少刺激,导致奶水分泌越来越少,这又导致孩子吸食母乳更加费力,可以说是一个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就是婴儿完全不再接受母乳,而只能用奶粉喂养。

婴儿的“第一口奶”需要家长和医院面对奶粉市场做出慎重选择,也需要市场和法治进行有效保护。

对千百万婴幼儿至关重要的“第一口奶”,一些奶粉企业通过贿赂医生和护士,让他们给初生婴儿喂自家品牌的奶粉,使孩子对这种奶粉产生依赖,最终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

“第一口奶”不应该遭受任何污染和亵渎,那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份口粮,维系着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期待,关系到接下来的母乳推进活动。可以说,“第一口奶”对安全、健康、营养等各种因素的要求都很高,需要家长和医院面对奶粉市场做出慎重选择,也需要市场和法治进行有效保护。

很遗憾,现在“第一口奶”被奶粉企业和医院绑架了,被利益污染了。在保护孩子“第一口奶”的问题上,现在家长普遍失去话语权,只能任由医院来“包办”。如果说,医院统一安排“第一口奶”是基于科学需要,是来自市场选择,倒也无可厚非。问题是,医院在选择给婴儿喂哪种奶粉,标准仅仅是这些奶粉企业给了多少“入场费”或“赞助费”,给了医务人员多少“讲课费”“车马费”,甚至直接就看奶粉企业能给他们发放多少红包和回扣。

从某种意义讲,医务人员在收取好处背景下给孩子强行推送“第一口奶”,就是一种权力寻租。这种权力寻租行为,也是对人性伦理的一种伤害。很多医务人员给孩子的“第一口奶”,完全受商业利益的驱使,根本没有考虑与母乳喂养进行对接,甚至让很多孩子形成抗拒母乳而选择奶粉的习惯。而家长往往考虑到新生儿的安全健康,对医院和医务人员选择盲从,即便有所不满,也不敢怒不敢言。这一切,都让医务人员更加肆无忌惮地完成权力寻租行为。

国家相关部门早就出台过文件来规制这种行为,奶粉这种企业在开通医务渠道方面,也早有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也有明确规定,禁止医疗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财物、回扣。问题是,法律效力并不体现于制度文本,而在执行层面。执法不力恰恰就是孩子“第一口奶”遭受绑架的重要原因。

孩子的“第一口奶”被污染和绑架,不仅测试出一些医务人员的道德人性,更测试出相关法律制度在执行层面的断裂。要想保证“第一口奶”的干净纯洁,就必须对医务人员的权力寻租行为进行严惩,就必须通过严格执法来彻底斩断奶粉企业与医院之间的那条利益链。

本报特约评论员单士兵

为了抢占市场,不少奶粉企业不惜拿出巨资,贿赂医生和护士,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让医院给初生婴儿喂自家品牌的奶粉,让孩子产生对某个奶粉的依赖,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对千百万婴幼儿至关重要的第一口奶,就在这样的金钱交易下,被奶粉企业和医院无耻的绑架了。(9月16日新华网)

我国《母乳代替品销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在医院向产妇推销、宣传奶粉产品。这是因为,母乳是婴儿成长唯一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营养丰富,含有婴儿所需的所有营养和抗体,能保证婴儿的正常、健康发育。母乳喂养婴儿,特别是7天之内的母乳,能够帮助婴儿身体建立起天然的抗菌屏障。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些奶粉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以巨资贿赂医生和护士,孩子的“第一口奶”变成了企业推销的品牌奶粉,并由此让婴儿对奶粉产生依赖,不再愿意吸吮母乳。为了控制孩子长期食用这些品牌奶粉,企业甚至通过医生、护士获取孩子母亲的联系方式等资料,通过电话跟踪推销自己的品牌奶粉。此种行为不仅可耻,也让医德碎了一地。

早在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颁布了《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明确医疗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财物、回扣,将以《刑法》中“受贿罪”定罪。一些医生、护士为了一己之利,为了从推销奶粉中多拿提成,与奶粉企业联手垄断孩子的“第一口奶”,此举显然涉嫌违法,理应受到法律的严惩。

让人略感遗憾的是,操控孩子“第一口奶”黑幕,这次又是媒体发现的。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多美滋公司给天津各家医院医生打款的“明细单”,其中记录着今年一到七月份这家公司打款的详细情况,每个护士、医生的款项在几百元到10000元不等,而每个月的汇款总额大概都在30万左右。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操控孩子“第一口奶”并非偶尔为之,而似乎已成了业内潜规则,只是相关监管部门为啥没有发现,并及时遏制这一现象呢?也值得反思。

中新网天津9月16日电 (记者 张道正)天津市卫生局16日针对中央电视台曝光“变味的第一口奶”事件迅速作出回应:对于医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财物,天津市卫生局的态度是明确和鲜明的,将会按照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中央电视台16日在节目中披露,天津市某些医院给新生儿喂第一口奶时,背后暗藏金钱交易,哪家厂商提供贿赂金额高,医院就用哪个厂牌的奶粉喂奶,让婴儿产生依赖性。

此条新闻播出后,引发大众广泛关注,在新浪微博也引发不小讨论。很多人痛斥奶企利益渗透严重,医院工作人员不顾道德与法纪。

天津市卫生局称,央视曝光“变味的第一口奶”事件后,该局立即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有关情况,幷已经决定建立由纪检部门牵头的专门调查组,对相关情况逐一进行调查、核实、取证。同时,进一步规范了促进母乳喂养的措施。幷举一反三,制定进一步加强产科、儿科管理和监督的具体规范。

天津市卫生局规范母乳喂养的措施包括:一严禁医疗机构及其人员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者、销售者为推销产品而给予的馈赠和赞助,严禁参与各种形式的母乳代用品推销和宣传;二是如新生儿需要配方奶喂养,医院要严格掌握指征,要有医生医嘱,幷在病程记录中写明医学指征。所需奶粉应参照药品采购流程,由医院集中采购。医院应提供三种品牌以上的奶粉,供家属知情选择;三是加强产儿科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母乳喂养相关规定,确保爱婴医院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天津市卫生局表示,鉴于商业贿赂的隐匿性,该局将进一步加大患者监督、媒体监督、社会监督的力度。幷于明日召开全市卫生系统领导干部专项会议,部署在全系统开展深入排查和自查自纠。同时,将以现实案例加大对该市医务人员的廉政和法律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进一步完善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完)

婴儿第一口奶“喂饱”大夫

大图为在天津医院的新生儿,家长称不知道医院喂的什么奶粉。小图为医院护士称奶粉一般不让家属准备。

婴儿第一口奶“喂饱”大夫

母乳的营养和珍贵众所周知,但一些医院的大夫护士却将初生婴儿的“第一口奶”留给行贿的奶粉品牌,甚至让孩子产生对这种奶粉的依赖,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昨天央视曝光了天津多家妇产医院医护人员收受乳企贿赂,揭开了“第一口奶”背后暗藏的金钱交易。

第一口奶医院强行包办

央视记者在天津的一家医院的妇产科了解到,给初生宝宝喝的奶粉都是医院给准备的,产妇和家属既不知道是什么品牌,也没有选择的余地,想自备奶粉也会被护士拒绝。问及医院使用的奶粉品牌,护士表示,得看孩子是在儿科还是新生儿护理区,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和楼层,给孩子喂不同的奶粉。

实际上,妇产医院的各个楼层都被不同的奶粉企业瓜分。央视记者几经周折联系到之前在多美滋奶粉公司工作过的一位销售主管。多次交流之后,她说出了这样一个骇人听闻的内幕—给钱。“每年跟医院都有合作,我们给她们送钱,每年几十万的钱。”如果钱没有“到位”,那很可能下个月就被别的奶粉品牌取代。

在这位前销售主管发来的一份打款明细中显示,多美滋公司给天津各家医院医生打款的“明细单”,其中记录着今年1到7月份这家公司打款的详细情况,包括医院的名字,被打款医生的姓名,以及银行卡号、打款金额。经粗略统计,多美滋奶粉给每个护士、医生的款项在几百元到10000元不等,而每个月的汇款总额大概都在30万左右。


赞助费决定第一口奶

这份打款明细中显示,多美滋公司每个月都会向一位“中心妇产科医院”名叫“戴丽蓉”的医生的银行卡里打钱。央视记者以奶粉厂家的名义,联系上了戴医生。戴医生在电话中显得很谨慎,且不愿意在医院见面。两周后在约定好的一家餐馆里,戴医生表示“不好说,要慢慢接触,接触一段时间。”

戴医生透露的“接触”的方式包括医院里的学术活动,有时需要1至2万元左右的“赞助费”。所谓的“学术活动”,就是奶粉厂家安排的国内外的交流活动,一般会请医院的专家、医生讲课,各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听课。“医生这块儿要给讲课费,听课的人要给车马费,要给礼品。”此外,有新医院开院,有的厂家“还会给装修什么的。”

此外,护士也可以“推荐”的方式来赚取奶粉厂家的“提成”。一位护士说:“护士工资很低,如果愿意挣外快的话,(推荐)一罐提成50元。”就连医院小卖部老板也都会享受厂家开出的优厚条件:奶粉五折价格,每月还会给老板1000元。

婴儿对奶粉上瘾排斥母乳

为了争夺新生儿的“第一口奶”,奶粉厂家“砸重金”使出浑身解数。曾经担任某品牌天津区销售总监的业内人士告诉央视记者,不做“第一口奶”宣传,奶粉就卖不动。不管产妇有没有奶,直接“顶”上奶粉,孩子的口感继而就会产生变化,排斥母乳,对某个品牌的奶粉“上瘾”。

卫生部2011年推出《母乳代用品管理办法》,办法明确规定,在婴儿出生0到6个月里,任何奶粉品牌都不得做销售宣传,只有在产妇有严重疾病等特殊情况下,才建议使用奶粉代替母乳。但这位业内人士坦言,宝宝一出生,不管同不同意,不管妈妈有没有奶,就直接给孩子顶上奶粉了。孩子吃上奶粉口感就会变化,对妈妈的母乳就会排斥,从而让宝宝养成吃这个品牌奶粉的习惯。

之后,奶粉厂家还会使用电话推销的方式把电话打到新生儿家中,这些奶粉厂家掌握的产妇电话等信息也全部来自医院。奶粉厂家的代表也会给负责登记孕妇电话的护士或者护士长一份“名单费”。

这位业内人士还向央视记者透露,仅天津区域用来“打点”的费用一年就是330万。“每个月都全部用光,现在目前我们的费用都有点超,这些钱都用在医院了,这还不算额外再拨款。”

晨报记者 王萍 肖丹

企业回应

多美滋称将立即展开调查

昨日,多美滋方面给记者发来回应,称对央视报道表示“非常震惊和重视”。多美滋方面表示,将立即就此事展开调查。在这则简短声明中,多美滋不忘强调自己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并设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如有违反,我们将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但对具体的惩罚措施,多美滋只字未提。晨报记者肖丹

新闻链接

第一口奶非母乳 影响孩子免疫力

为了销售奶粉,不惜和妈妈抢夺“第一口奶”,厂家可谓用尽了各种手段。而这样的做法对于新生儿来说却影响极大,很可能让孩子拒绝母乳,依赖奶粉,从而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发育。

“除非产妇是有一些医学原因不能喂奶,一般没有特殊情况,不会让她去喂奶粉的。”长期从事育婴研究的于莎莎对央视记者表示,除非万不得已,否则用奶粉代替母乳作为新生儿的“第一口奶”,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7天之内的母乳,能够帮助婴儿身体建立起天然的抗菌屏障,如果在这期间使用奶粉,就会错过母乳最营养的时机,一旦错过,就没法补救。

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高劲松说,给刚出生的孩子喂养奶粉,而不是母乳,也就是剥夺了婴儿在身体里建立免疫系统的机会,这样做会直接导致孩子出现腹泻等症状,孩子还可能会因此而养成习惯,从此抗拒远比奶粉更有营养的母乳。

另一方面,孩子如果不愿意吸食母乳,母亲也会因为乳头缺少刺激,导致奶水分泌越来越少,这又导致孩子吸食母乳更加费力,可以说是一个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就是婴儿完全不再接受母乳,而只能用奶粉喂养。

晨报记者 王萍 肖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