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视频| 福建| 时评| 台海| 娱乐| 体育| 国内| 国际| 专题| 网事|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宁德| 南平|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东南网泉州频道 > 泉州民生 > 拍案说法 > 正文

大量硬币恶意支付 “麻烦制造者”涉违法

2021-04-09 10:40:36  来源: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早报记者 许小程

故意用大量硬币支付,给对方或法院找麻烦,就能出自己的闷气?法律人士认为,如果被认定为恶意支付,将涉嫌违法。

案例一 年底催5万元尾款 收到8桶硬币

江西人程先生和妻子曹女士在厦门经营一家服装加工厂。2013年,他们通过熟人介绍,认识了石狮市一家服装厂的老板。该厂将一批货物交给他们加工,加工费17万元。可是,程先生交货后只拿到12万元,仍有5万元的尾款迟迟没有收到。时年12月底,程先生接到服装厂电话让他翌日到石狮取钱。

2013年12月30日,程先生夫妻赶到服装厂等待,但老板推说在银行办手续取现金拒绝见面,一直拖到当晚7点多,一名自称是老板表弟的男子领着程先生到公司8楼的一间员工宿舍,要把货款给他们。

一看到钱,程先生愣住了,房间内摆了8个塑料桶,每个桶里都装满各种硬币。对方还要求程先生当场点清才能搬走。程先生认为对方故意刁难,双方发生争吵,程先生也没把硬币带走。第二天,程先生夫妇再次来到服装厂,对方才说出故意刁难的原因。原来,程先生交货时间比较晚,让该服装厂损失了不少钱,老板一时生气,才想出这法子为难一下程先生。最终在商会的调解下,服装厂还是通过转账和现金支付的方式将货款交给程先生。

案例二 4袋硬币支付执行款 公司被罚5万元

2020年下半年,广西北海市的一家汽车服务公司因未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等行为被员工朱某告上法庭,当地法院一审判决该公司向朱某支付工资34340元。该案经二审维持原判。但裁判生效后,汽车服务公司拒不履行,当地法院在强制执行中扣押了该公司的一辆汽车。2020年12月29日下午,公司法定代表人叶某望等人拖着4个装满硬币的麻袋来到法院,称袋中有2万多元硬币,要用硬币清偿执行款。

对此,法院认为叶某消极对抗行为妨碍司法工作,对这家汽车服务公司做出罚款5万元的决定。据该法院人员介绍,认定叶某“消极对抗”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该公司完全有能力通过纸币、银行转账、移动支付等其他方式还款。二是硬币来源与该公司正常经营不存在正常关联,法院发现了该公司故意兑换硬币还款的行为。

案例三 500枚硬币支付交通违章 男子换来5日拘留

2016年5月份,上海金山区一男子因骑车闯红灯被民警拦下,执法民警对他进行教育后,处以50元罚款。该男子表示,要到附近的银行取款再来缴纳。一个小时后,男子从口袋里抓出大把的硬币扔在地上,随即又蹲在路边将散落一地的硬币叠成一堆一堆的,还要求民警自己去数。随后,民警准备将该男子带往派出所进行处理,预感大事不妙的男子马上从口袋内掏出一张一百元,表示要重新缴纳罚款,但民警依然将他带到派出所。

原来,该男子因多次交通违法被处罚而心存怨气,所以他故意到银行兑换了500个一角的硬币,趁机想整整民警,最终,该男子被处行政拘留5日并处罚款200元。

律师说法

恶意支付涉嫌违法

完全可以拒收

据福建建达(泉州)律师所张传江律师介绍,目前我国对货币支付方式没有明确的规定,硬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用于支付。但若人为制造麻烦,故意兑换大量硬币来支付赔偿款或其他款项,以此刁难或侮辱对方,其行为明显违反了民法典关于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其行为涉嫌违法。

如果在支付时,有封印完整的,上面还有银行的印记,而且当事人从事行业没有大量的货币需求时,就可判定当事人具有故意提供大量硬币为难对方的嫌疑,对此种行为有关部门应给予批评教育。若当事人还坚持其错误行为,对方完全可以拒收,并按照法定程序继续主张其权利。

记者从市区某银行获悉,银行有收取硬币和兑换硬币的义务,如果客户有兑换或者存款要求,银行都会予以办理,没有固定标准,也没有额度上限。不过在兑换时会考虑实际需要,非常大的需求量银行也不一定能够满足。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